餘飛做客《今日影評》評論《調音師》:短片改編電影或是捷徑

中新網4月12日電 印度電影《調音師》正在熱映中,但是票房和口碑稱不上亮眼。觀眾們津津樂道地還是法國一部14分鐘的同名短片被改編成類一部140分鐘的印度電影,這和當下潮流遙相呼應。而《調音師》能否成為一種將來電影工作制作的模式?短片改編電影能否成為一條捷徑?4月11日,《今日影評》特邀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餘飛,來暢聊電影《調音師》。

余飞做客《今日影评》评论《调音师》:短片改编电影或是捷径

短片改編電影是捷徑 故事拓展空間為關鍵

餘飛作為行業的觀察者,認為短片改編電影相比完全原創,的確是一條捷徑。短片《調音師》提供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人物關係和故事類型,留下了大量豐富和可拓展的細節,本身也具備了恐怖的氛圍和充分的道具。此外,短片IP由於有較好的創意已經被觀眾所熟知,因此附帶了一定的廣告效應,這使得投資人願意去將短片《調音師》改編成長片。

電影《調音師》在內容上進行了延展,它提供了豐富的人物關係,大致的初始事件,更為豐富的細節。短片原本描述了一個偽裝成盲人的調音師無意間撞入了兇殺現場的故事,劇情本身突兀,但也為後續的長片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餘飛舉例2017年澳大利亞電影《負重前行》,它雖然是根據2013年短片改編成的長片卻並不成功,因為故事本身的設計難以拓展。

余飞做客《今日影评》评论《调音师》:短片改编电影或是捷径

140分鐘設計過多 精簡注水部分更精彩

影片版的《調音師》有非常多的反轉。有觀眾認為前面一個小時很精彩但後半段各種垮掉,有衝突不合理的毛病。影片70分鐘後從警察到暗殺男主,男主跳出窗戶出逃後整個風格就開始跑偏。餘飛認為一部作品有統一的風格十分重要,不應該前面是戲劇、後面是鬧劇,劇情的割裂是影片《調音師》的第一大問題。

餘飛認為《調音師》中有諸多設計不夠紮實的問題,這也部分歸因於電影在140分鐘內試圖完成多個敘事任務。影片中的一個細節小男孩偷拍視頻,看似會有大反轉,但最後劇情卻被輕易消除了。而另外一個給男主下藥的戲份本來是為了測試男主,劇情本應該充滿爆點,最後卻變成很無力的劇情——在糖裡下毒。《調音師》在乾貨和反轉中來回跳躍,男主成長心歷路程也是缺失的。餘飛認為電影《調音師》的細節和設計已經非常豐富,如果能將140分鐘電影壓縮到90分鐘,刪掉注水的內容,整體觀影效果會更好。

因地制宜需合適 編劇對劇本二次加工很重要

餘飛作為專業的編劇進行了大膽暢想,如果由他來擔任編劇,很有可能會改編成女人拿著槍對著男主角,並與男主角走到一起。結尾應該是兩人聯合起來一起殺死掉了背後的男人,這樣一來,整個故事充斥了滿分的懸疑感。

短視頻已經成為潮流,且體量巨大,必然會湧現出可改編的作品。但餘飛也提醒道,對於短片類改編作品,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一個優秀的編劇。如果有一本好小說、一個好導演和一群好演員,但如果缺少了一個優秀的編劇,那麼作品依舊無法完成。電影改編需要將文本做完整,再交付給二度創造的導演和演員,這至關重要。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每週一至週五晚22:00檔於CCTV6電影頻道播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