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发布会上发布的方舟编译器国内别的手机厂商研究出来了么?

独自旅行的青小蛙


1,编译器是把软件源代码编译成可执行的程序的工具,各种应用开发可以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开发实现,比如JAVA,C,C++等,再通过IOS编译器编译成可在Iphone上运行的程序,通过安卓编译器编译成可在安卓手机上运行的程序。一般IOS和安卓的源代码是不样的,需要单独开发。方舟编译器编译的是安卓版本的应用程序的源代码,生成的程序可以在安卓系统上运行且比安卓编译器生成的程序更流畅。本质上,这个编译器没有对安卓本身做任何改变,而是改变了应用程序的形态。

2,阿里云OS实际上是安卓的一个分支,优化了安卓操作系统的一些性能,这也是谷歌非常反感的,所以有GSM协议,禁止厂商推出自己的安卓版本导致安卓系统碎片化。碎片化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应用程序在不同版本的安卓上可能不兼容了,只能在某些安卓版本上运行而在有些版本上不能运行,这样会给应用程序开发带来额外的工作量,非常不可取。

3,各个大的厂家有自己基于安卓的定制界面,比如华为的EMUI,小米的MIUI,魅族的Flyme,这个没有对安卓底层做修改,而是在操作界面上做了一些定制,把图标做得有自己特色的风格,把一些菜单的逻辑做了一些个性化定制,但是本质上还是安卓的底层系统,运行的效率和流畅度几乎没有差距。

4,华为的GPU Turbo,CPU Turbo涉及到了安卓底层的一些接口优化,但是也没有改变安卓系统本身,而是优化了安卓系统跟CPU与GPU一些调度逻辑,提升了效率。

5,Turbo,各种厂家的UI,包括编译器,都没有动安卓系统本身,但是都是在想办法解决安卓系统的效率与流畅性的问题,拉近与IOS体验的差距。目前为止仅有华为推出了编译器,且已经开源,其它厂家暂时没有看到动作,后续是不是愿意跟进,以及有没有实力跟进,有没有动力跟进,可以拭目以待。有个说法,世界上有能力对安卓系统底层动手术的工程师大概有300个,100个在谷歌,100个在华为,另外100个在其它各个组织。

6,华为为什么要推出方舟编译器,一方面提升安卓手机的体验,提升与苹果手机竞争时的产品竞争力,为整个安卓生态做贡献。另一方面,大胆推测,经过方舟编译器编译的应用程序,应该是可以运行在华为自研的操作系统上的,且在华为自研操作系统上有比在安卓系统上更流畅更好的体验,这样,当足够多的应用程序完成了方舟编译器的编译之后,华为顺势推出自研操作系统,也就有足够强大的应用生态支撑华为自研操作系统的流行了。

7,华为推出自研操作系统在技术上没有难度,目前形成的IOS与安卓两强的局面,主要还是因为生态(即移动应用程序数量和支持度)的原因,微软的Windows phone主要也是败在这个方面,目前移动应用大概400万+种,任何源代码级别的修改带来的工作量的增加都可能造成移动应用支持不够,方舟编译器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华为自研操作系统能形成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大。

8,谷歌不会坐等安卓份额的丧失,去年说计划在欧洲开始收费变现了。华为方舟编译器的发布可能会导致安卓收费的延迟甚至是取消。判断有两种可能,敌不动我不动,谷歌不收费或者美国不制裁,华为就不推出自研操作系统。谷歌一旦有伤害安卓手机厂商的举动,真到了那个时候,大胆预测,华为就会顺势推出自研操作系统并宣布永久免费甚至开源。到时候华为手机操作系统的生态就开始进入正式拓展阶段,能不能成,也需要时间去检验。


Mofi2018


阿里云么 阿里云OS 不也是基于安卓换了编译器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