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剧毒郭襄身陷囹圄,神秘人现身及时救险

小说:中剧毒郭襄身陷囹圄,神秘人现身及时救险

郭襄虽然逃出不花的帅府,但她在使出那两招“弹指神通”之时,已是动了真气,自己也被那毒气侵入,只是她有“九阳功”护体,尚能支撑,没被迷倒,可她抱着风陵突围出逃,再次强行动用内力,毒气却已然深入体内。

这时不花帅府上空,突然燃起一支信号烟火,将整个帅府四周都照了一个通亮。郭襄在逃出帅府之后,躲入城中小巷中,扶着风陵勉强前行,听到声响,转头远望回去看到烟火,料定是不花看到她们逃走,放出信号,通知城中守军追捕她们,想加快脚步逃出生天,但一动用内力,那“催魂散”之毒却再深入一分,如此下去,即使没被成都城的守军搜到,只要毒气攻心,自己也必将功力尽失。郭襄为防毒气攻心,封住了自己的“膻中”、“灵墟”、“紫宫”等几处穴位,而风陵始终还在昏迷之中。

小说:中剧毒郭襄身陷囹圄,神秘人现身及时救险

两人刚刚转出一条窄巷,前去之路突然间却闪出了无数火把,两人显然已经再次陷入了官兵的包围。这对郭襄来说,当真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若在平时,这些官兵纵有万千之众,在她眼里,又有何惧?可她此时身中剧毒,有倚天剑护身,自保尚能,但风陵还在昏迷之中,又岂能置她于不顾,独自逃生,然而强行一战,师徒两人都必送命于此。郭襄生平多遇波折,那几年寻找杨过,漂泊江湖中,亦曾多遇险境,但纵是当年襄阳城破,家破人亡,自己又身负重伤之时,也没有过像今日这般的绝望。

她肩负父母遗命,抗元复国重任,当年弟弟郭破虏一死,自己已是独苗,这样死去,家仇国恨未报,实不甘心。然而情势危急,官兵一再合拢逼近,面前一排弯刀皑皑,后面更有无数缨枪高耸,一排排的红缨在火光中飘摇着更为血红,又岂能容得她再细想,面对元兵手上雪亮的弯刀,郭襄竟在此时,泛起了效仿当年父亲自戮以免受辱的想法。她抽出宝剑,那倚天剑焕出的寒光令人生畏,却又照映出了郭襄近乎苍白的脸色。她已是下定决心,以这倚天剑杀多一个元兵即多一个垫背,多发泄一口恶恨,最后便是引剑自戮,也绝不在胡人面前受辱。

围在她身前的一队官兵弯刀横锋于胸前,步步紧逼,其中两个争功贪赏的,先后正面举刀劈来,郭襄左手扶着风陵,右手长剑,应手迎击,那官兵的寻常兵刃又岂能奈何得了不世神兵的倚天剑,只听得“铛、铛”两声,那两名官兵的弯刀即被齐齐削去了一半,连火星都没丁点碰出,干净利落。郭襄不能动用内力,这一剑单纯就是依靠倚天剑的锋利,若在常时,她一剑开划,不说这两名最先出头之人,在他俩身后紧逼上前的一众官兵,都必为她的剑气所伤。不过这一下虽只断了两人兵刃,并未伤人,却已一时震慑住了这一众官兵,停止了他们紧逼上前的脚步。这些官兵收住了步伐,面面相觑,实在没想到郭襄手中的长剑竟是一把宝剑。

瞬间之后,那些官兵反应过来,所谓势众即能怂人胆,只听得后面跨马在上的一名千夫长一声号令:“上!夺她手中宝剑!再立一功!”那些官兵应令,一股蜂蛹而上,郭襄护住风陵,左右开划,上前的官兵刀断人亡,一个个在她面前倒了下来。但官兵毕竟势众,倚天剑虽是神兵,单以锋利,却如何能够诛之尽之,郭襄连续杀了二十名官兵之后,已是无心应战,再战也必将毒气攻心,后继官兵一经稍稍退缓,她即想引剑自刎。

谁知郭襄刚举剑向颈边之时,突然“唰!”的一声,一枚石子震开了她的宝剑,郭襄反应过来,只见一人从天而降,落地前一个旋腿似那圆规般弧形一扫,一股浑厚强劲的气力荡向四周,围捕在前的一批官兵纷纷倒向后面,撞倒后面的官兵,围捕圈顿时乱成一团。这人再一个后仰翻稳稳落地之后,只见他面蒙黑布,又拾起两支倒地官兵的缨枪,一前一后向左侧倒地起身的人墙迅速抛去。那两支缨枪力劲十足,携带着两股气流直串官兵人墙,那些官兵措防不及,也挡不住如此强劲的气力,两支缨枪从人墙身缝间直串而过,官兵人墙活生生就被扎出了一个破口。那人见机背起风陵,牵着郭襄,快步闯出了包围圈。

小说:中剧毒郭襄身陷囹圄,神秘人现身及时救险

这蒙面之人从他抛出石子震开郭襄宝剑,再到扔出飞枪,闯出人群,前后就在一瞬之间,速度之快,连那些围捕的官兵都未反应过来,等他们起身,那人已带着郭襄和风陵闯出了他们的包围圈。他们马上尾追上去,后面更是新来了一批弓箭手,想将三人一网打尽。

蒙面人背着风陵,手牵郭襄,迅速前行,郭襄此时少了风陵的牵绊,自己身行亦是轻快,她也不知这人究竟是谁,她看这人身段魁梧,出手利落,分明是一个壮年男子,但看他内功深厚,却多与自己所练有些相似,不过此时官兵紧追在后,应须尽快脱身才是,也容不得她再细想。谁知这时后面顷刻间箭雨飞来,他们前脚刚走,飞箭就落到了他们的后脚跟,猛地插入地上。郭襄长剑在手,只得劈划开来,边退边挡住飞来的长箭。随着她的宝剑开划,箭矢尽落在她的面前,但她回头再看那蒙面人和风陵之时,却不见了他的踪影。可还没容得她感到诧异,随即就被一条长索从天而降围束住了她,然后顺着拉力,就被拉上了街边房屋的屋顶 。

原来他们三人不经意间竟已逃到了城中的一处教武场,此时夜深人静,教武场上一片空寂,那蒙面人看到了教武场边的一排旗杆,一脚踢倒了其中一柱,那支旗杆倒向边上房屋,他飞跃而起,踏着旗杆,一个借力就串上了房顶,虽背着风陵,却身轻如燕。登上屋顶,他扯下旗杆长索,抛向郭襄,就把尚未反应过来的郭襄也一并拉上了屋顶。

三人刚上屋顶,官兵逼近,但他们已经奔过几处屋顶,翻下最末一间房屋之后,消失在了夜色之中。原来这教武场已是临近郊外,被周边房子围起,西北边翻过几座房屋,便是郊野密林。这蒙面人想来已是摸清了路径,不然官兵如此势众,哪能这么容易脱身。

再说三人一路到了郊外一处破庙,那人凝神定气,耳听八方,身后几里已是没有官兵追来,看这破庙能够暂时安身,于是进庙,安顿了下来。那些官兵,其实都是奉命行事,上头这时没再下达必捕令,一般都不敢将自己性命置之度外,见他们突围而去,并未强行再追,更何况上至不花,也不知道郭襄的真实身份,只当是汉人反动势力的漏网之鱼,这些情况历来有之,因而上下都并未存心决意追捕,反而让郭襄等人逃过一劫。

那人将风陵放下,让她靠着神案坐卧,郭襄马上从衣带中摸出一颗“九花玉露丸”,喂给昏迷的风陵,然后自己也服了一颗。此时的郭襄已是脸色苍白,力不从心,但她仍然向那蒙面人抱手作揖,言道:“多谢壮士相救,敢问壮士大名,好让我铭记恩情!”

郭襄话音未落,却见那蒙面人摘下面上黑布,十分欢喜的说道:“郭姐姐,是我!”

面上黑布一去,只见他形貌甚奇,额尖颈细、环眼大耳,虽是一个道士装束,也胡须满布,但郭襄仍能从他炽热的眼神中认出了这位故人,当真是又惊又喜地叫了一声:“君宝!”,没错,此人正是当年的张君宝,只是郭襄这一激动,却让她暂时昏厥了过去。

小说:中剧毒郭襄身陷囹圄,神秘人现身及时救险

张君宝抱住郭襄,一把脉,发现她封住的几处穴道已然冲开,毒气急串攻心,马上替她推宫过气,护住她的心脉。他们二人同练“九阳神功”,虽然所得篇章有异,理解未尽相同,但始终同出一经,根柢相承一脉,君宝以他的真气输入郭襄体内,发现绵绵而进,淳朴相融,未遇冲克,亦是大喜。当下运转神功,助她运转内息,先行逆转内息,反走经脉逐步排出她体内的毒气,再顺运走气,完成一次大小周天,郭襄根基牢固,很快苏醒过来。君宝见她复醒,让她自己运气调息,继续将体内毒气排出,自己则马上替风陵运功。

风陵虽吸入“催魂散”迷毒,但好在中毒之时,郭襄便马上封住了她的几处穴道,她一直在昏迷之中,未曾动用内力,所幸到了此时,毒气也未有攻心,不然哪里还有挽救的希望。君宝助她运功调息,东方逐步变白,直至过了响午,风陵才慢慢苏醒了过来,不过还是十分虚弱。君宝这时已是精力大耗,放下风陵之后,自己马上盘坐调息,很快入定,这是他结合自己在少林跟随觉远师傅坐禅时,悟出的调息之法,入定之后,能让他心中一片空明,断绝外界干扰,有迅速恢复功力之妙用。

郭襄经自己几个时辰的调息,已是恢复了些许气力,她见君宝入定,不想打搅他,于是向风陵点了点头,示意风陵各自再继续闭目养神,运功调息。她们两人虽保住了性命,却还是功力大损,纵是郭襄内力深厚,也让她顿时失去了四成功力,这一役,可谓损失太大。

也是在这荒野破庙,平时就人迹罕至,此时神州大地都经战乱,川府亦不曾躲过此劫,就更加没人会到这地方来,如此倒是让他们不受外界干扰,安心休养。等郭襄再次睁开双眼,天色又已变黑,环顾四周,却没见到张君宝,起身刚想出庙寻找,君宝却又已回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包裹,另提着一壶水,原来他是找吃喝去了。两人叫醒风陵,郭襄喂她吃了点馒头和水,然后自己也吃了些东西,一整天滴水未进,也当真是饥渴难忍了。饱食之后,她才问起了君宝,这些年他在何处潜修,又为何也到了成都。

君宝这次见到郭襄,可是十分的欢喜,两人十多年未见,此时皆已年过三十,早就脱去了当年的稚气,张君宝寻了郭襄也有好长时间,万千语言已是早堵于心,不吐不快,但还是慢慢跟她说起了这些年自己的际遇。他从怀中摸出一只金镯子,然后跟郭襄言道:“郭姐姐,你还记得这支镯子吗?”郭襄接过金镯子,她自然认得,这镯子是他们当年逃出少林,在觉远大师圆寂之后,两人分别之时,自己交给他,让君宝去襄阳投靠她父亲郭靖的信物,想到父亲,郭襄又双眼泛泪。

当年君宝在去往襄阳途中,经过武当山,听一对过路的年轻夫妻对话的言语,受其提醒,萌生了自立门户的想法,于是挑着觉远师傅留下的铁桶上了武当山。他在武当山潜心修习的十多年间,正值天下动乱之秋。到他功成之时,蒙元军队已经攻破了郭靖坚守了六年之久的襄阳城,然后顺势灭了南宋朝廷,此时的大宋河山已经是蒙元的天下。张三丰自小在少林隐世,又在武当山修行十余年,山下尘世之中的纷扰对他倒影响不大,反倒是对汉人江山落入胡人之手愤慨不已,又抱念郭襄安危,于是便想下山报国,寻迹郭襄。 但那时郭襄在襄阳城破之后,家破人亡,自己也身受重伤,为了躲避元兵追捕,只得隐身于山林养伤潜修,以图后计。

张三丰下山前两年,蒙元朝廷在“崖山海战”之后消除了南宋朝廷的最后势力,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南宋朝廷正式灭亡。此前一年,大宋丞相文天祥在五坡岭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后被解至元大都,自此在大都被囚禁了三年之久。中原武林志士皆以救出文丞相而多作努力,为了抗元大计,武林中更是掀起了一场“救文行动”。张三丰下山后结交了一帮抗元志士,获悉文丞相被俘之后,拒绝了蒙元朝廷高官厚禄的诱降,被囚禁于大都而屡不屈服,有感于文丞相的崇高气节,他也成为了“救文行动”中的一员。

小说:中剧毒郭襄身陷囹圄,神秘人现身及时救险

“救文”志士为了营救文天祥,各作争取,之前一批志士听闻屠龙宝刀落入不花手中,于是计划入川夺取宝刀,希望借助屠龙刀这柄不世神兵之威,到大都斩杀元帝,救出文丞相,再图复国。谁知却深陷不花所设的圈套,夺刀的志士伤亡惨重,张君宝闻讯,在与另一批志士先启程大都的途中,取道入川赶赴成都救援,等救出被困兄弟再往大都会合,却没想到竟然救下了郭襄师徒,今日外出找吃之时,又打听到陷入不花圈套被捕的志士,皆以命丧在元人的屠刀之下,当下之急,还是要赶赴大都,与众兄弟汇合为紧。

听到君宝大义之举措,与自己肩负的父母遗命不谋而合,郭襄既是欢喜亦是欣慰,她极力赞同君宝加入“救文行动”,但也为自己的鲁莽耽误了他的大义行程而感到愧疚,这时自己又是功力大损,不能够帮上大忙,于是便劝君宝赶紧动身,不要误了大事。张君宝见郭襄师徒已无性命之忧,功力复原也不在一时,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两年,也只能多靠她们自己勤修之功了。于是便与郭襄约道:“既然如此,等天色一明,我便动身前往元都,郭姐姐,你养好伤,我们日后自有再见之日!”

郭襄点头应好,然后两人一夜无眠,各自互诉多年经历,听郭襄谈及襄阳城破,父母之亡,张君宝也备受郭靖大义的感染,决心追随先烈遗风。直至天明破晓,野外雄鸡高唱,张君宝再次拜别郭襄师徒,踏上前往大都之路。待得君宝走远,郭襄方才醒悟尚有一事还未与之告知,但想着日后尚有见面之时,那时再说不迟,谁曾想,两人这一别却再未相见,近是永别。

郭襄功力受损,风陵虚弱,也不敢在成都多做停留,而是带着风陵再进深山潜修,这一去就到了峨眉山。两人在峨眉山再行修炼,以复功力,郭襄用了足足两年尚才复原。这期间她听闻蒙元天下已定,往大都解救文天祥的义士也尽被围剿,文丞相慷慨就义,她误以为张君宝同样难逃噩运,屠龙刀也下落不明。心灰意冷之下,每日里听得峨眉山上寺庙道观钟声,竟然萌生出家念头,不过却是带发修行,徒弟风陵也跟着她出家。不过郭襄虽然出家却还想为抗元培养后继之人,于是又开山立派,以峨嵋山为名,创下了峨嵋派,自此成为了峨嵋一派开山祖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