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閻良區”概況

閻良區位於關中中部偏東,介於北緯34°35′11″~34°44′37″,東經109°08′54″~109°25′37″之間。東與渭南市臨渭區相鄰;西與三原縣接壤;南以清河為界,與臨潼區相望;北倚荊山塬,與富平縣毗連。南北寬約12公里,東西長約25公里。閻良區平面輪廓略呈東西長方形,轄境面積244.4平方公里。

自然氣候

西安“閻良區”概況

閻良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

閻良區境位於中緯度內陸地帶,南受秦嶺山脈影響,故屬大陸性溫帶半乾旱、半溼潤氣候區。閻良區境氣溫北低南高,東西差異不大。氣溫季變化比較明顯,呈春暖、夏熱、秋涼、冬寒的特點。氣溫日變化是白天溫度高、夜間溫度低。一般最高溫度出現在13時至15時,最低溫度出現在日出前,春、秋兩季為6時,夏季為5時,冬季為7時。年平均氣溫13.6℃。每年7月最熱,平均36.9℃。1月最冷,平均-1.2℃。1949至1995年46年中,年極端最高日氣溫是1966年6月21日的41.9℃,年極端最低氣溫是1955年1月10日的-20.6℃。區境內受冷暖制約而四季劃分比較明顯:習慣上人們稱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為冬季。全年平均無霜期為215天,霜期一般自10月31日至次年3月27日。閻良區四季乾溼冷暖分明,春季溫和多風,回暖早,升溫快,易出現大風、浮塵、春旱、寒潮降溫天氣;夏季炎熱,氣溫高、日照足,雨量集中兼伏旱;秋季降溫快,較涼爽、溼潤,多連陰雨;冬季寒冷,乾燥、少雨雪。

地質地貌

西安“閻良區”概況

閻良區地質屬距今約250萬年前至今的第四系地層。巖性為砂卵礫石為主的粗粒沉積和以黃土為主的土狀堆積,以風積、沖積、洪積為主要來源;也有冰川、滑坡重力堆積作用所致。沉積厚度由東南向西北漸增,平均厚度840米。閻良區境內的地貌主要有平原、黃土臺塬兩種基本形態。

閻良區境內主要有3條過境河流,即石川河、清河、葦子河,都發源於渭北山地,由西北向東南流經境內平原區注入渭河,均屬黃河水系。境內自然土壤屬褐土,是我國華北廣大褐土帶向西北的延伸。由於境內農業歷史悠久,在人類長期耕作熟化過程中,特別是在施加土糞堆積覆蓋下,原來的褐土漸漸演變為壚土。地貌類型的差異和水文地質條件不同,耕作歷史的長短形成了境內以壚土為主的還有黃土性土、淤土等土壤類型結構。閻良區土壤面積267788.4畝,佔全區總面積的73%。

5000年前,閻良區內已有氏族部落的先民定居在石川河、葦子河兩岸的臺地上,從事農耕和漁獵活動,這從區內義和、菩星等文化遺址所發掘的器物可得到證實。

建國後,閻良區內社會安定,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自然增長率提高。由1949年的56406人增至1995年的224021人,46年間人口增長了2.97倍。1979年在全區推行“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活動。1983年計劃生育率85%,人口出生率14.5‰,人口自然增長率9.6‰,獨生子女領證率95%。1984年西安飛機制造公司被命名為省級計劃生育先進單位,飛行試驗研究院出席全國計劃生育表彰大會。1987年成立各級計劃生育協會64個,會員1500多人,計劃生育中心戶496戶。1987~1988年,閻良區連續兩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評為計劃生育先進區。1987年區劃擴大後,農業人口由14810人猛增到151570人。1990年全區計劃生育率70.7%,人口出生率18.33‰,人口自然增長率13.58‰。

閻良區常住人口28萬人,其中在城區居住和生活的居民約10萬人。全區有民族16個,除漢族外,還有回、滿、蒙古、土家、壯、朝鮮、苗、錫伯、布依、瑤、羌、彝、仡佬、藏、維吾爾13個少數民族。漢族佔總人口的99.54%;其他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0.46%。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城區,佔全區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98.43%,其他鄉鎮僅佔1.57%。

據《西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2],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閻良區人口278604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