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到4S店做保養 先從配件來說一說

每當我們的愛車受損,開著車去4S店保養,這時服務顧問都會告訴我們:“我們店用的都是原廠原配件,絕1對不會出現副廠件和拆車件的,請放心。” 對於絕大部分的車主來說,當然覺得原廠件一定是最好最適配原車的零配件了,主要還是因為不懂其中的區別,所以出於保守估計,自然選擇最保守的選項。那原廠件、正廠件、副廠件、品牌件到底有些什麼區別呢? 價格上能差多少呢?我們又該怎麼選擇呢?


為什麼要到4S店做保養 先從配件來說一說


原廠件就是廠方使用的零配件,與車主原車是一模一樣的。除了原車出廠時使用原廠件,4S店的備件也是原廠件,從廠方直接訂購的。其實原廠件並非是汽車製造商自己生產,而是由供應商根據廠方的要求加工生產的。當然,廠方在選擇備件供貨商時都會有比較嚴格的要求,畢竟備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車輛的質量,最終受損的還是車企本身。

認證配件商=原廠件。渠道:代工廠家→主機廠→4S店→汽配市場。

主機廠在造車前會根據手上零配件商戶來選購或者訂製配件,然後再把所有的零配件拼起來做成一臺車,然後各種測試找毛病,等到問題都解決的差不多了,那一臺新車也就造好了。 這些給主機廠直接供貨的配件商允許在零件上打上車輛品牌的標籤,這就是原廠件了。這就和買電腦一樣,雖然寫的都是戴爾惠普什麼的,但實際上芯片都是英特爾AMD的各種E版,其實只不過貼了個牌換個殼子而已。

認證失效的配件商=正廠件。渠道:代工廠家→汽配市場。

如果一款車做了改款,鈑金配件什麼的都需要做改動時配件商沒法上新的生產線;又或者是配件商生產的產品出現了什麼問題被主機廠發現記了小本子的,這種情況下就容易被“解約”。那當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配件還是能生產的,但是不能掛上品牌認證的標籤了,只能打上自己品牌的商標,這就叫做正廠件。

盜版產品=副廠件。渠道:小作坊→模仿原車件→汽配市場。

其實副廠件的概念主要還是在於一個開模資質和製造工藝上的區別,一般的副廠件在材料上和做工上和上面兩家配件廠有著巨大的差距。這是因為副廠件沒有主機廠的規格標準,也沒有原廠正廠件的生產標準,只能自己去翻模製作或者做一些朋友交易將所有規格買到手生產銷售,就是徹徹底底的盜版。

通用標準產品=品牌件。渠道:正規廠家→配件市場。

車主們在4S店裡做保養的時候一直會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這個機油和濾芯都是原廠的。然後拿過來一看,根本沒有任何原車標識,就是一個無關品牌的產品。這是因為品牌件一般來自專門生產汽車配件的大型公司,例如博士(Bosch),曼牌,法雷奧,海拉等。品牌件無論是製作工藝,還是質量,甚至不輸原廠,只是沒有給廠家供貨而已!比如EBC的剎車片哪家原廠會用?

報廢再利用——拆車件。渠道:報廢車零件→配件市場。

拆車件就是原車上拆下來的備件。其實這些拆車件質量上是沒有問題的,我們需要擔心的是它的來源,如果是從某些事故車上的備件拆下來,而恰好這些拆下來的備件也在事故中受損,那這些拆車件是萬萬不能用的。另外的一些還不錯的拆車件,就是車齡或使用時間很短的國內報廢車拆下來的原車配件,這類配件物美價廉,比起那些副廠件,高仿件來說,就好的多。一般來講拆車件相當於二手備件,價格很便宜,如果該備件以前磨損較低,使用頻率較小,是可以用的。但這些拆車件一般沒有質保。

殘次品的原廠件——下線件。渠道:報廢工廠→配件市場。

下線件就是汽車組裝生產線上下來的配件,有的是在裝車前檢驗不合格的配件,也有在生產過程中或運輸中損壞的配件,也有配套廠生產不合格的次品,這類產品一般是不能與汽車適配的,這類產品的主要特點就是價格超級低,因為低價,市場中也有流通著一些下線件,當然,如果你非得用一些下線件,建議是這些配件僅僅用在汽車外觀上,比如有點瑕疵的保險槓,或者有點漆點的門把手等。

從汽配城渠道流出的原廠件通常不提供質保,也就是說一旦你買回家拆封後,安裝時發現是壞的話,那對不起了,不退不換。所以車主們想省錢去汽配城修車的話一定不能抱著4S的那種心態,在旁邊看著學著是最安全也是最有收穫的方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