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有什么区别?

用户来自星星


盐酸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对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而对革兰阳性菌活性较低。这两种药物在用法上有哪些区别呢?



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有什么区别?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氟哌酸)主要用于泌尿系统和胃肠道感染。而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增强了对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和嗜肺军团菌等呼吸道病原菌的抗菌作用,因此又被称之为“呼吸喹诺酮”,也可用于呼吸道感染。但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莫西沙星是第四代,总体上莫西沙星的抗菌作用要强于左氧氟沙星,抗菌谱更广,耐药率也更低。另外,莫西沙星属于长效药物,每天只需服用一次,而左氧氟沙星属于短效药物,每天需服用多次。需要注意的是,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而莫西沙星无效,所有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建议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因为可能造成关节软骨损害。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汪医生小课堂


盐酸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都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盐酸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它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相比与氧氟沙星的右旋体以及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活性要高很多,但是不良反应比氧氟沙星以及右旋体低。



而且盐酸左氧氟沙星水溶性强,易于溶解吸收,所以目前在临床上大多数都使用左氧氟沙星较多。


左氧氟沙星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菌,比如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克雷伯杆菌。对一些阳性菌如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也是有抗菌活性的。临床上主要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盆腔感染。



莫西沙星是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1999批准用于临床,它的口服利用度90%以上,所以其口服剂型与注射剂性效果相当。

莫西沙星相比左氧氟沙星抗菌谱更广,除了阳性球菌、阴性杆菌,它对非典型病原体如支原体、军团菌以及厌氧菌作用效果要强于左氧氟沙星。临床主要用于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医院获得性肺炎。


从临床效果来看,莫西沙星要优于左氧氟沙星。主要原因是莫西沙星抗菌谱广,而且由于左氧氟沙星上市时间已久,使用时间长,使用范围广,有些细菌已经对其出现了严重的耐药现象,如大肠杆菌耐药率超过了60%,莫西沙星上市晚,使用时间短,目前细菌对其耐药率还是比较低的。

另外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都被称之为呼吸喹诺酮类,这是因为该类药物在肺组织中浓度高,相比而言莫西沙星在肺泡组织中浓度高于左氧氟沙星。

也有一些关于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对比等文献研究显示,莫西沙星对细菌清除率和总疗效要高于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方面两者都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以及神经系统症状,还可能导致肌腱炎。另外可能引起血糖异常,所以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特别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临床上是选择莫西沙星还是盐酸左氧氟沙星需要根据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对药物是否耐受,是否耐药等情况综合考虑,由医生决策,患者不要自行选用。


我是无名药师,点击关注,我会与您分享更多的药物知识。

无名药师


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两者都有着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口服生物利用度好、肺组织浓度高等共同特点,但两药在药动学、药效学、适应证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同,下面就介绍一下两者的区别。


药动学不同

左氧氟沙星生物利用度高达99%,也就是说对于胃肠道吸收良好的患者来讲,口服给药几乎等同于注射。左氧氟沙星几乎不经肝脏代谢,主要以原形从尿液排出(48小时87%)。莫西沙星生物利用度为91%,和左氧氟沙星不同,莫西沙星通过肝肾双通道代谢,仅有20%以原形从尿中排泄。


肾功能减退患者用法用量不同

由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药动学的不同,对于肾功能减退患者,左氧氟沙星需要减量,而莫西沙星通过肝肾双通道代谢,故肾功能减退患者和正常人一样,剂量不变,每日一次,每次0.4g。


抗菌谱不同

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是三个典型代表,在抗菌谱方面,环丙沙星对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有着较好的抗菌效果(氟喹诺酮类中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但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肺炎链球菌效果较差。而莫西沙星保留了环丙沙星对大部分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无临床应用价值),还增强了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和厌氧菌的抗菌效能。而左氧氟沙星就像是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的孩子,继承了两者的优秀基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都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也有活性,但弱于环丙沙星,对肺炎链球菌也有活性,但弱于莫西沙星),但对厌氧菌没有抗菌活性。


适应证不同

莫西沙星说明书批准的适应证只有三种: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复杂腹腔感染。而左氧氟沙星除了上述三种适应证,还可以用于复杂性尿路感染(可能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等。这是因为左氧氟沙星大部分从肾脏排泄,尿中浓度高,并且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抗菌活性,而莫西沙星尿中浓度低,且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治疗作用决定的。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方面,莫西沙星主要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因为致病菌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和肺炎支原体引起,莫西沙星抗菌活性强;而左氧氟沙星除了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外,也可以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而莫西沙星却不能。另外,莫西沙星可以用于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而左氧氟沙星则需要联合甲硝唑。


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

(1)心脏方面

氟喹诺酮类可以引起QT间期延长和心律失常,这可能和抑制心脏钾通道有关。莫西沙星对钾通道抑制作用中等,而左氧氟沙星只有轻微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左氧氟沙星似乎不会增加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2)血糖方面

在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中,似乎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莫西沙星时出现高血糖和低血糖的风险均最高。


贮藏条件不同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拜复乐)除了遮光,密闭外,需要在15℃以上保存,否则容易出现沉淀。而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仅要求遮光,密闭保存,对温度无特殊要求。


总之,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都是临床常用的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两者各有所长,需要根据患者生理病理状况及感染疾病特点个体化选用。


刘药师话用药


根据题主的疑问盐酸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有什么区别?这边主要通关两个问题来展开解答;

1.盐酸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共同点

2.从结构/功效/药物相互作用/用药监护来区别

盐酸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共同点

盐酸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都是属于氟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它们俩的抗菌谱广(简单说就是抗菌的种类范围很广),对需氧格兰阳性菌/格兰阴性菌均具有良好的作用,特别是对格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两药的血浆半衰期较长,使用比较方便可以减少给药次数。两药的给药途径有口服也有注射液等共同点就不加赘述了。

从结构/适应症/用药监护来区别

在结构上:

盐酸左氧氟沙星属于第三代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1,4-二氢-4-氧-3-喹啉羧酸为基本结构,它的特点是在母核6位碳上引入氟原子,并在侧了脸上引入哌嗪环或甲基噁唑环。

而莫西沙星母核:1-环丙基-6,7-二氟-1,4-二氢-8-甲氧基-4-氧代-3-喹啉羧酸(乙酯),侧键::(S,S)-2,8-二氮杂双环[4,3,0]壬烷,它的抗菌谱广及抗菌作用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既保留了前三代抗格兰阴性菌的活性,又增强了抗格兰阳性菌的活性。临床上既用于需氧菌的感染也可以用于厌氧菌的感染。

或许你看到这就想,既然抗菌谱越来越广谱那么多优势,那我就用四代不用三代咯。其实不然。他们在适应症及药物相互作用及用药监护上也是有所不同的。请往下看。


在适应症上:

盐酸左氧氟沙星主要用于敏感菌感染所致的中/重度感染;莫西沙星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比如急性窦炎/社区获得性肺炎等。


用药监护:

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应避免光毒性,使用该药物期间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如果出现皮肤损伤或光敏反应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并停药。特别是本来就有光敏反应的朋友在使用该药物之前药告知医生。

使用莫西沙星常见γ谷氨酰氨转肽酶增高,应关注相关数据;警惕心脏毒性,应监护用药的剂量;注意监测血糖。

看到这或许你有再担忧,这样又监护那样又监护,那还不如不用。其实不管用什么药都有相应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怎么样去针对性使用需要经过正规医院专业医生进行指导使用。

如果我的解答对你有所帮助,欢迎点赞支持,若你有其他的见解也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交流。

风药师说药


盐酸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均是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呼吸道常见病原菌有良好的杀菌作用。药物吸收后迅速分布于体液及组织中,在血浆、支气管黏膜、肺泡巨噬体中均有足够浓度,因此常用于呼吸道感染尤其社区获得性肺炎等下呼吸道疾病。再者它们都是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抗菌活性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强,具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口服生物利用度高90%以上。

盐酸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有什么区别?首先莫西沙星为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通过抑制细菌DNA拓扑异构酶发挥抗菌作用。结构中引入8-甲氧基,增强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其C-7位上的氮双环结构加强了抗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莫西沙星抗菌谱更广,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更强,且对厌氧菌有抗菌活性。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具强大抗菌作用,对特殊病原体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结核分枝杆菌等亦有良好作用。体内分布广,组织体液中药物浓度比左氧氟沙星高。且半衰期延长,使用方便,不良反应较左氧氟沙星轻。莫西沙星对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耐药的细菌亦有效。用于有误吸风险者以及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青霉素耐药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慢阻肺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中重度感染的治疗。也可用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再看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属于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通过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而发挥杀菌作用。对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具较强抗菌活性(而莫西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差),对革兰氏阳性菌球菌仅具中等活性。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近年来细菌的耐药率显著增高,要依据当地药敏结果和流行趋势谨慎选择。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以及骨、关节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它们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光敏反应、心脏毒性导致的QT间期延长、关节损害与肌腱断裂、腱鞘炎、神经系统反应(抽搐、癫痫、神志改变)、肝毒性、干扰糖代谢、溶血反应等。18岁以下避免使用。


药事健康


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都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此类药物通过干扰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拓扑异构酶而影响细菌遗传物质的复制修复和转录,从而令细菌的繁殖受阻,起到杀菌作用。

在抗菌谱上,二者在上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都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对非典型致病菌如肺炎支原体也能很好的覆盖,因此被称为呼吸奎诺酮。可用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治疗。在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上。莫西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低,不如左氧氟沙星,因此在容易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如支气管扩张的病人,应选择左氧氟沙星而不是莫西沙星。在对腹腔盆腔感染等存在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感染的情况下,莫西沙星对此类细菌的抗菌活性高于左氧氟沙星,对肺炎支原体以及肺炎链球菌的活性,莫西沙星的抗菌活性高于左氧氟沙星。因此总体来说,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要好于左氧氟沙星 。

在药代动力学方面,左氧氟沙星80%以原型在尿路中排泄,而莫西沙星在尿中排泄率仅为20%,因此 左氧氟沙星更适合治疗泌尿系感染尤其是下尿路感染,而莫西沙星并不适用于尿路感染,但是当存在肾盂肾炎并发全身感染时,由于存在细菌入血的情况,在治疗上需要一定的血药浓度而不仅仅是高的尿药浓度,此时可以选择莫西沙星。但是由于某些复杂性尿路感染如同时存在尿路结石,梗阻,手术,糖尿病等合并症,会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风险,因此,莫西沙星在泌尿系感染的治疗地位低,各大指南不推荐首选莫西沙星,其说明书的适应症也没有泌尿系感染的推荐。

在不良反应方面,此类药物均有神经系统的毒性如头痛,失眠,震颤等,有癫痫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患者避免使用,心脏毒性包括剂量依赖性的QT间期延长,有心脏疾患的患者以及在使用胺碘酮,索他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奎诺酮类药物对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引起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波动,相对而言,莫西沙星对血糖无显著影响。


药师日志


左氧氟沙星是三代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是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

两者的作用大体相同,只是对于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莫西沙星作用更强大一些,但价格也相对更高一些。


医心雕龙


首先盐酸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都属于喹诺酮类的抗生素药物,喹诺酮药物主要是作用于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结构,阻止细菌分裂喹诺酮药物目前有四代,左氧氟沙星属于第三代,而莫西沙星属于第四代,第一代效果欠佳以被淘汰,而第二代和第三代主要是针对于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


盐酸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左右,它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主要适用于呼吸系统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肺炎、扁桃体炎); 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 生殖系统感染(急性前列腺炎、急性附睾炎、宫腔感染、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合用甲硝唑);皮肤软组织感染(脓疱病、淋巴管(结)炎、皮下脓肿、肛周脓肿等); 肠道感染: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肠炎、粒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和各种感染。

莫西沙星属于一种人工合成类抗生素,这种药与也是目前比较新的药物,本药物抗菌作用强,抗菌范围广,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莫西沙星在体外显示出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酸菌和非典型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有广谱抗菌活性。抗菌机制为干扰Ⅱ、Ⅳ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是控制DNA拓扑和DNA复制、修复和转录中的关键酶。

但是总的来说莫西沙星作用要强于盐酸左氧氟沙星,因为莫西沙星是新一代药物,抗菌作用及抗菌谱都比较好,而且副作用也是小于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因此临床对于这两种药物的应用还是要具体根据病情而定。

关注小克,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