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第一股,股价跌至3元后,一路飙升,年初至今涨幅高达274%

2019年的中国猪年一开始,所有与猪有关的东西一齐飞上了天,这其中既包括生猪的价格,也包括以养猪为主业的公司的股票价格,还包括以猪饲料为主业的公司股票价格。

所有与猪相关的价格一起上涨,其逻辑基础是今年春季以来,生猪的价格快速上涨。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猪周期”或将来临,生猪价格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上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新五丰走出一波持续上涨行情,从去年年底的3.09元每股上涨到最高15.72元每股,涨幅高达274%。

但在新五丰股票大涨之后,公司的二股东毫不留情的抛出了大额的减持计划!那么,新五丰的基本面到底如何呢,二股东就这么不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股价表现吗?

养殖业第一股,股价跌至3元后,一路飙升,年初至今涨幅高达274%


与新五丰在不到半年时间里股价大涨259%不同的是,新五丰2018年的业绩很有可能亏损而不是盈利。根据《新五丰2018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经上市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核算,2018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3000万-4500万,而扣非净利润亏损数额为3670万-5170万。

新五丰在解释预亏原因时提到,2018年受到猪价持续下滑和当年10-12月湖南出现非洲猪瘟的影响,活猪调运受到较大影响,产区和销区之间差异扩大,上市公司生猪产地猪价回落较快,造成亏损。

受到周期性影响,2018年业绩有下滑并不奇怪,但是直接下滑到亏损的程度,则意味着新五丰经营风险或许要大于同类公司。

笔者比照了一些同样以养猪为主业的公司,看看他们的业绩预告是否也像新五丰一样的出现亏损。

牧原股份业绩快报显示,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20亿元;

正邦科技业绩快报显示,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5亿元;

天邦股份业绩快报显示,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52亿元;

温氏股份业绩快报显示,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39.62亿元;

这么看,除了本身需要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天邦股份,大部分养猪的股票2018年虽然业绩都有不同程度下滑,但起码都保持了盈亏平衡,新五丰与他们相比,在对抗猪价下跌风险方面,明显不如同类企业做的好。

新五丰在业绩快报中说,因为公司地处湖南,湖南2018年10-12月收到瘟猪影响,调运猪变得不方便,从而影响了公司的业绩。但是笔者查阅财报发现,新五丰的管理层有推脱责任的嫌疑。

首先根据2018年分季度财务报表,新五丰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99亿元、7.47亿元和12.1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67%、13.58%和6.28%,而这个时候湖南地区还不存在猪瘟。

另一方面,笔者查阅新五丰历年财报发现,在上一个猪周期的起点(2014年),新五丰也出现了亏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2018年为业绩预亏公告利润上限和下限的平均值):

养殖业第一股,股价跌至3元后,一路飙升,年初至今涨幅高达274%


猪价在2010年、2014是低点,上述表格也显示在2014年新五丰亏损4900万元,扣非净利亏损5400万元;而在2010年上市公司扣非净利润只有790万元,刚刚达到盈亏平衡。这说明就最近10年情况看,只要猪价下跌,新五丰就缺乏盈利能力,这与管理层所说的“猪瘟”说法并不符合。

而从估值方面来说,新五丰目前的股价也偏高。目前新五丰市值大约60亿元,而最近10年只有2016年扣非净利达到九位数,为1.88亿元。即便用目前的市值除以新五丰2016年的盈利数,新五丰的估值倍数仍然高达32倍,虽然不离谱但也并不便宜。

除了2016年外,新五丰最近12年的第二大单年盈利为2011年的6170万元。2018年新五丰是亏损的,我们无法用市盈率进行估值。那么如果新五丰2019年能够恢复到最近12年第二大盈利年份的业绩,也就是6170万元会怎么样呢?那么依照目前的市值,市盈率将接近100倍,这个市盈率显然过高。

换句话说,新五丰目前的估值水平意味着市场认为新五丰在下一个猪周期内,盈利能力将会回到甚至超过2016年峰值附近,这对于一个正在亏损的公司来说,可能包含了过多的期望。

二股东撤离的背后

就在新五丰股价节节攀升之际,新五丰的二股东于3月12日宣布了减持计划。新五丰的二股东为湖南高新创投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共持有股份1.04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15.96%。

高新创投最开始的想法是将手中持有的1.04亿股全部清仓,但是到了3月13日,新五丰又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补充公告》。公告称,高新财富为避免对新五丰股价和正常经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因此将减持计划修改为:

自减持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股票数量不超过1300万股,自上述减持公告披露起的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股票数量不超过2600万股,合计减持不超过3900万股,或者占比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

乍听上去,似乎公司的大股东变得更有良心了,为的是公司和散户着想。但是仔细分析公告,则会觉得多少有点言不由衷。首先,非控股股东是否变更,一般不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经营”;其次,笔者深度怀疑,高新创投缩减减持数额的原因是,找到对手盘并不容易。

风停过后,养猪概念股何去何从

2018年生猪的价格滑落到最低点,此后猪价反弹,给养猪的企业带来利好,也因为如此所有与养猪有关系的股票都飞涨,而不管业绩好坏,这也导致部分股票的涨幅脱离了基本面。

股价快速上涨的结果,导致与养猪相关的很多上市公司高管或者控股股东都发布了减持计划,而同时很多机构都开始抛售养猪概念股。

比如温氏股份的高管陈瑞爱在今年2月底和三月初,以32.29元/股-34.80元/股的股价区间减持6万股,并计划继续减持4万股。而温氏股份3月12日发布公告称,何维光、罗旭芳等6名董监高人员计划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765万股。

天邦股份2月21日披露持股5%以上股东吴天星减持不超过2319万股;唐人神3月8日披露,控股股东唐人神控股投资有限公司拟减持不超过7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88%。

从龙虎榜数据看,进入3月以来,新希望在龙虎榜上上榜3次,均在卖出席位中出现机构身影,且卖出数额较大。而另一个养猪公司正邦科技在3月的龙虎榜中也出现卖出的机构席位。

各个与养猪上市公司有关的大股东、高管或者投资这些公司的机构不会仅因为资金需求就在同一时间卖出所持公司的股票。而他们在这个时间点选择卖出,侧面也说明整个板块涨的似乎有些高了。

笔者相信,生猪价格上涨,会使得所有的养猪公司获益,但是决定公司股价的还是公司的业绩。有些公司可能会借此机会再上一层楼,而另外一些公司,等到风停了,这些猪还是会落到地面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