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袭珍珠港成功,为什么日本人没有乘胜追击进攻美国本土呢?

秦皇见汉武


美国大陆本土。日本的确梦寐以求踏入的地方,整个战争期间,日本也就仅仅侵入过一次,扔了41颗炸弹,一个美国人也没有炸死,却创下三个可笑的记录。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日本海军就计划进一步进攻美国本土,胃口看上去很大,具体做法就非常“小儿科”了,堂堂大日本皇军竟只能用潜艇潜入美国西海岸,用潜水艇上安装的火炮炮击洛杉矶、圣地亚哥、蒙特雷、欧斯托卡、阿斯托里等8个城市。

【“伊-17”潜艇】

就这样低级的“侵略”计划还因为燃料不足的原因一再推迟,直到1942年2月23日,日本才动了一次“真格”。日本海军一艘最大规格级别的“伊-17”潜艇,秘密潜入美国加州圣巴巴拉以北12英里处海面,偷偷浮出海面后用安装在潜水艇上的一门140mm主炮向艾尔务德油田一连打了20发炮弹。第二天美国各大报纸纷纷刊登新闻,称美国大陆自独立战争后第一次遭受了外国入侵,并公布了这次入侵造成的“损失”:20发炮弹炮弹只是炸了几个小坑,打坏了一个油井架,一个人间接受了轻伤,造成了500美元的损失。第一次入侵美国就这样不痛不痒的结束(这艘伊-17潜艇1943年8月被美军飞机击沉)。

又过了四个月,另一艘日本潜艇伊-25侵入美国,6月21日夜,伊-25潜艇在美国俄勒冈州哥伦比亚川河口浮出水面。舰长把岸边的伏尔特·施思第陆军基地误认为潜艇基地,决定炮击这个目标。伊-25打了17发炮弹就下潜溜掉(太吝啬了,大老远来还可惜炮弹)。美军基地不明真相,命令灯火管制,保持防御态势,这次炮击同样不痛不痒:大部分炮弹落在棒球场和沼泽地,只有一发切断了电话线,造成一会功夫通信中断,还有一个美军士兵奔跑时摔伤。这次炮击又创下第二个记录,这成为美国本土上第一个被外军攻击的军事基地。

【伊-25 】

【“金鱼儿”】

【藤田信雄】

9月,这艘潜艇又靠近美国西海岸,这次不打炮了,改派飞机轰炸了。

伊型潜艇是日本大型潜水艇,不仅安装大炮,而且很运载有水上起降的小型飞机。这种飞机实在太袖珍了,以至于日本人都给它起了个外号:“金鱼儿”。 9月9日清晨,“金鱼”小飞机起飞执行轰炸美国大陆的任务,看上去好可怕,实际情况相当搞笑,飞机上只有驾驶员藤田信雄和侦察员奥田省三,用来轰炸美国的只有两枚76公斤重的燃烧弹。这架小不点飞机根本没有被发现,一直飞到俄勒冈州森林地带,飞行员匆匆扔下燃烧弹飞回去了。原想引发森林大火,可是还没有烧起来,就被美国的森林警察扑灭了。

【这又成为美国大陆唯一被外军飞机轰炸的地方。】

伊25潜水艇就这样结束了它入侵美国本土的任务,第二年它受到惩罚,被美军一艘驱逐舰击沉。

  说点题外话,这个驾机空袭美国本土的历史第一人的日军飞行员藤田信雄,战后还被俄勒冈州布鲁金斯市请去,被作为“唯一空袭美国本土的敌国英雄”而受到热情款待。羞愧难当的藤田将自家祖传武士刀赠给了布鲁金斯市,余生致力于美日友好,他还嘱咐死后要将自己骨灰的一部分撒在在当年轰炸过的美国森林里。

参考文章:日本唯一一次轰炸美国本土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战争史


1941年12月7日,历史上发生了一件令世人惊叹的事情,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这场突然袭击,让美国猝不及防,也使得自己的太平洋舰队遭到重创,日本获得了暂时的胜利。但是为什么日本不趁此机会继续进攻美国本土呢?这其中的前因后果就请听笔者娓娓道来

从地图上来看,珍珠港地处瓦胡岛南岸的科劳山脉和怀阿奈山脉之间平原的最低处,是美国海军的军事基地和造船基地,北太平洋岛屿中最大最好最安全的港口之一,也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母港。

<strong>

如此优异的地理位置不仅美国十分重视,日本也是垂涎已久。在放弃北上侵略苏联的计划后,日本为了掠夺东南亚的丰富的资源准备展开南下作战,而珍珠港就是它南下途中最大的一个阻碍。美国对日本的资源封锁和日军的野心促成了这一荒唐的袭击,凭借着现有的实力拿下珍珠港在当时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日军看似威风八面,到处点燃侵略的战火,可殊不知这场偷袭珍珠港的战役,虽然表面上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实际上在偷袭完珍珠港之后,日本已经不可能再进攻美国本土了。原因如下:


首先,日本与美国的实力相差悬殊,偷袭珍珠港后,日本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都消耗严重,再进攻美国本土还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所以日本根本就不具备再进攻美国本土的实力基础了,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拿下东南亚,把紧缺的资源攥在手里。

其次,每发动一场战争必然有它的目的所在。而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主要目标是东南亚,而不是美国本土。珍珠港与美国本土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日本在达成自己的目的之后,当然不希望再继续招惹美国,这样受到的影响必定让自己损失惨重。

这样并不符合日军当时的根本利益,所以也就没有必要让有限的兵力远赴美洲再开辟新的战场

上述所谈的影响是从国家之间的实际来分析的,而再反观日本内部,继续进攻美国国土这件事情也是受到本国实际情况所限制的

日本的陆地面积狭小,总面积约38万多平方公里,资源贫乏,人口拥挤,而且国家内部三军各自为政,独立帮派,意见都不统一,无法形成明确严谨的战略谋划。这样的国内形势,根本就不适合进行长期的作战。而一旦日本进攻美国本土,势必要进行长期的僵持作战。所以说相比较而言,日本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它的主攻战场,中国和东南亚上,

通过掠夺资源来让自己更强大,为以后的作战积蓄能量。<strong>

倘若最后日本在偷袭珍珠港之后,继续进攻美国本土。那么美国将会依靠着强大的军事力量让日本人为他们的罪行付出沉重的代价,那时候日本再想完成自己的大业已经是前途渺茫了。如此看来,当年日本在是否进攻美国本土的问题上的选择无疑是符合当时日本国情的

综上所述,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根本没有任何理由继续攻击美国本土。


邓海春


日军偷袭珍珠港是为了占领东南亚,而不是要进攻美国本土,日本人再疯狂也不敢进攻美国本土。

日军偷袭珍珠港是日本长期推行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对于美国来讲,这也是他长期援助日本战略物资的罪有应得。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国力很小,但野心很大的国家。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就积极对外扩张,不仅要独霸中国,还要征服整个亚洲,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中明确提出“欲征服支那,比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对于日军的侵华,美国作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反感。

1931年,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美国国务卿曾在此时与日本达成秘密协议,承诺不干涉日本在东北的行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美国依旧没有制裁日本的想法,反而将日军视为在远东的反共力量。

从九一八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军战略物资,诸如石油、钢铁、汽车、飞机等几乎全部从美国进口。因为缺少物资,日军在中国就牛逼了两年,从1939年开始一直龟缩在铁路沿线。

因为烧不起汽油、打不起子弹,日本正规军在中国被当成治安部队用,天天上山打游击,下乡搞扫荡。即便有大战,日军也很少离开铁路超过200公里。

中国当时的基础设施基本为零,日军卡车又很少,有卡车也舍不得烧油,一旦超过200公里,后勤补给就非常困难,很容易被中国军队围困。

尽管报纸不断传来日军在中国节节胜利的消息,但由于已经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难以展开有效的进攻,日本很快被战争拖垮。

1940年后,日本高档餐厅也仅能供应进口的廉价大米和土豆。1941年4月后,日本在主要城市实行配给制,即只有拿着配给券才能买大米、买火柴。当年12月,日本99%的百姓被纳入配给范畴。

1941年时,德国情报人员给希特勒发了一封重要的电报,日本外汇已经枯竭,随时有可能退出战争。同时日本也在积极游说美国,希望能租借美国物资。

二战中,美国一直在发战争财,他们并不排斥贷款、借钱给日本,但是日本与德国、意大利勾结在一起,让美国国内很多人不满意,尤其是日本的扩张已经威胁到美国在菲律宾的利益了。

美国表示可以借物资给日本,但要求日军必须退回到七七事变前的势力范围,离东南亚远一点。美国的条件是日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美日关系因此迅速降温,但美国始终不认为日本有胆量同美军开战。

石油、橡胶是工业革命后最重要的两种物资。东南亚橡胶产量全球第一,仅荷属东印度每年石油产量就800万吨,而日军一年的消耗才500万吨。当德国的节节胜利,吸引了欧洲大量兵力时,日本认为东南亚已经成了真空地带,拼死一搏还是有机会的。

日本最初的计划用集中海军全部力量进攻美军在菲律宾的基地,迫使太平洋上的美军前来救援,然后日本海军“以逸待劳、近海决战”。不过日本海军认为这种传统战法已经跟不上新武器的发展了,而且很容易将战争拖入持久战。

山本五十六给日军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偷袭美军在珍珠港的军事基地,然后同时发动“东南亚战役”。珍珠港是太平洋的重要枢纽,日军空袭得手后,菲律宾的美军整整四个月都没有得到援助,所以日军才能用五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就吞并东南亚。


史料不辑


日本的目标是东南亚,不是美国本土。偷袭珍珠港,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也是为了日军突袭东南亚而服务。突袭美国本土,并不符合日本当时的利益。并且以日军当时的能力,也不可能打到美国本土。



在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就制定了清晰的扩张政策。

第一、轰炸珍珠港的美军太平洋舰队以及港内的美国空军,使美军在半年之内无法形成战斗力。

第二、日军趁美军无力反击之际,迅速南下东南亚,夺取英国、荷兰、美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

第三、消灭东南亚的欧美军队后,掠夺东南亚的石油橡胶资源,并以太平洋为战场与美军决战。

第四、试图将战争拖入持久战,能消灭美国最好,即便消灭不了,也可以利用东南亚与美国谈判。迫使美国承认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霸主地位。

由此可见,日本当时的目的很清晰,偷袭珍珠港就是为了把美军干瘫痪即可。日本真正的吞并目标是东南亚。

这里可以做一个猜想,如果当时日本在偷袭珍珠港后没有集中兵力攻打东南亚,而是继续攻打夏威夷,继而攻击美国的西海岸,后果会如何?

后果必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日本会败的更快。



首先,日本当时的远洋攻击能力不行。看上面的地图便可得知,红线是当时日本军力所能达到的最远势力范围,最右边中间的红点就是夏威夷。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成功之处在于闪击,如果把闪击变成强攻,那么偷袭珍珠港就会变成一场持久战。日军后期的物资投送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毕竟夏威夷离日本太远,日军养着这么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太平洋孤岛,是个沉重的负担。

其次,分兵攻击是兵家大忌。当时东南亚也有大量的英美军队,日军一意孤行的强攻美国本土,投送的兵力少了,没有用;投送多了,日军又会陷入挨打的境地。

因为,夏威夷作为美军在太平洋的总港,兵力并不少。当时夏威夷驻防部队有两个正规陆军步兵师,辖六个步兵团,将近两万人左右;除此之外,夏威夷还有八个海岸炮兵团。再加上驻守的海军陆战队,美军在夏威夷的总兵力约为五万人左右。

这么强大的兵力,以日本当时的远洋投送能力来看,吃掉夏威夷的美军,都是个很困难的任务。如果吃不到夏威夷的美军,届时东南亚的英美军队从后面夹击日军,日本岂不是要陷入东西被夹击的境地?

如果连夏威夷都吃不掉,日军哪有能力攻击美国本土?

第三,日军没有那么多的战争物资。日军偷袭珍珠港前,国内经济就已经要崩盘了。偷袭珍珠港的目的就是尽快拿下东南亚,利用东南亚的资源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如果日军一意孤行的打美国本土。日军就算是砸锅卖铁,恐怕也打不到美国本土。

但是如果先先拿下东南亚,以东南亚为后方资源基地,倒是有可能进一步扩张,打到美国本土。(虽然这也是一种幻想,可能性几乎为零)


因此,偷袭珍珠港后,如果日军不趁势攻打东南亚,而是攻击美国的西海岸,这无疑是找死啊。如果日本敢这么干,太平洋战争可能两年就结束了。


Mer86


那个时候的日本也算是胆大包天了。

偷袭珍珠港前,日本还进攻了苏联

要知道他在偷袭珍珠港之前,还先行的进攻了苏联,而且中国战场也是僵持已久,之后他们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偷袭了珍珠港,可见他们的赌徒心理。



当时,因为中国战场的长久牵制,致使日本的计划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长期的战争消耗了他们太多的资源,然而从中国战场上获得的远不足以补充,所以他们就不得不再另寻它法了。

所以他们就首先盯上了苏联,妄图占领了西伯利亚,从而获取足够的石油,从而缓解他们的危机,但是苏联又岂是他们可以随便就侵犯的,短短几个月,日方就遭受了重大的打击,最后不得不退了回去。


危机没有解决,苏联又实在打不过。又怎么办呢?

美国触角太长,挡了日方的财路

就这么一来,触角就伸到了美国身上了,于是就有了偷袭珍珠港这一幕,后来美国的一部电影《虎,虎,虎》描述的就是这一事件。这一战美国损失巨大,自然也惹怒了美国,之后太平洋战场也就更加的活跃了起来。

那么为什么日本他们要去惹美国呢?

其实他们当时的目标并不是美国,而是东南亚的菲律宾。只是美国恰好堵在了他们占领菲侓宾的道路上,所以才对美国动的手。而且日本当时也是十分的了解美国,几次都不敢动手,但是终究还是没憋住。

后来也是众所周知的了,美国虽然在太平洋战场上短暂的失利,终究日本还是自食苦果了。

各位点开这篇文章的条友们,想必都是很高的颜值吧,我们真的是很有缘哦,小编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文章资讯,如果对小编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么,有什么一些意见的话欢迎在下方积极评论哦,小编每条都会认真看的。


围知历史



这个问题也是想当然了。问题是说,日本成功偷袭了珍珠港,40多艘的军舰,265架的战机,4000多人的伤亡,看到这样的数据,有人认为为何日本不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攻下珍珠港,进攻美国本土。这样的想法是不知道当时美国与日本的实力差距,日本偷袭珍珠港就是靠突然袭击,才对实力雄厚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重创。


但是当时并没有报道,美国在夏威夷驻札有30000左右的军队,并且都是美国的精锐部队。而日本联合舰队,只有空军以及舰载人员,本来没有准备登陆作战,按照美军的人数,如果日本军要登陆,最起码配备10万人的登陆部队,以及运送大量的坦克,装甲车,日军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日本偷袭珍珠港就是要击沉美国航母,让美国海军在2年内不能进攻日本海军,在这两年内,日本占领东南亚,在这里以战养战,最终与美国决胜。所以日军的基本目标达成,日军是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登陆作战,


同样如果日本要进攻美国本土,不仅需要有大量的军舰掩护,还要有大量运输船队,运载10-20万的日军前往美国本土。并且还要进行海陆空的立体登陆作战,日本军队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就算东条英机想进攻,也是心有余,力不足。结论就是,日本偷袭已经是倾日本全部的力量,再要面对强大的美国陆军进行登陆作战,完全是天方夜谭,所以实力不济才是日本不进攻美国本土的原因。


桥本看日本


日本偷袭珍珠港成攻后为何不乘胜进攻美国本土:

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了美国在珍珠港的大平洋舰队基地。虽然美国太平洋舰队受到了重创,日本海军在太平洋占据了一时的海上优势,但美国另一大舰队,大西洋舰队是完好无损的,而美国当时的军事实力是超越日本的,美国对日宣战动员令一出,就很快的集结动员了一千多万的武装力量,再加上美国的武器装备要比日本先进很多,所以日本是没有胆量冒险进攻美国本土。

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很快的修复了遭受重创的舰艇,并全力开通战争机器,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受到重创的太平洋舰队的元气。所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只不过是想通过战争来迫使美国政府对日本为经济压力,原因就是美国政府停止了对日本的石油、钢铁等资源的供应,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以日本总理大臣为首的代表团正在美国进行防问,其目的就是想通过此行劝说美国政府放开对日本的物资及能源禁运,而日本海军的此次行动也是为配合谈判而冒险做出的军事压力,他更本就没有想到去进攻美国本土,而在谈判的同时日本海军也以悄悄逼进珍珠港,而美国人确完全没有查觉,当日本代表团离开后,日本海军就开始了对珍珠港的偷袭,当大批日本舰载机扑向海军基地时,美国海军还以为那是从大陆过来的美国机群,所以也没在意,可当炸弹从天而降整个海军基地一片火海之时,它们才意识到舰队遭受了攻击,所以才造到了重创。

日本海军是才想借此举来逼破美国政府就范,可他们也没想想此时的目标并非甲午海战的清政府,而是一个工业和军事都高度发达近代资本工业化的强国,这一次是日本选错了目标,美国政府在珍珠港事件的快速反应也飞验证了日本战败的开始,美国海军从开战一路直逼日本本土,几场海战就把日本海军给打废了,从中就可以看出美国的实力及能力。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就算日本有进攻美国本土的打算,他也没有多余的兵源,因为日本军队几乎全部被拖在了中国战场上,也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抽调了部分中国战场上的部队南下奥大利亚及东南亚一带参加了太平洋战争,这也是日本最后能参与远距离作战的军事力量,就这点兵力打打英国人还行,要是进攻美国本土就连美国民间武装他都打不过,再一个就是海上运兵能力也更本不足,所以说日本只是想逼美国政府取消对日本的禁令,也就是日本海军冒了个险,不过也好,假如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美国也不会重视东方战场的,那样的话可能我们还得要多坚持数年抗战了。


与风互语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目的就不是要进攻美国本土,这一点不用质疑,日本甚至对这场偷袭能否成功都没有把握。可以说偷袭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并不是说日本有挑战美国的足够势力。



日本偷袭珍珠港示意图

理由如下:双方的综合国力相差太大,不在一个数量层级上。

从经济上说,美国在1894年后已经是第一经济大国,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头羊作用,把别的国家远远抛在后面,希特勒挑起二战后,欧洲的大批科技精英,尤其是犹太人(爱因斯坦)纷纷迁到美国,让美国如虎添翼。在珍珠港事件前,美国的国民总收入是日本的7倍,几乎是英苏德意日的综合,美国钢铁产量是日本的10倍,石油产量更是日本的五六十倍。

从人口上和资源上说,二战前美国人口1亿三千万,而日本只有七千多万,美国人口几乎两倍于日本。美国国土937万平方公里,而日本不到38万平方公里,而在战略资源上,钢铁,石油,煤炭等主要物资,美国能自给,而日本全部要进口。

从军事势力来说,虽然二战前美国军事力量并不突出,太平洋战争前,陆军还有10万,但海军力量很强,日本在最盛时海军力量也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七十,而且占全世界百分之四十的工业生产能力,一旦在战时全部转为军事生产能力,你想想有多吓人。据统计,在二战时,美国就生产了100艘航空母舰。

那日本为啥敢偷袭呢?

一、日本的“南下”战略所决定的。30年代,日本国内就南下还是北进形成两派,北进战略在对苏的诺门坎战役惨败后被取消,日本最终确定“南下”战略,而南下不可能不与美国发生冲突。

二、日本挑起大规模侵华战争后,被陷在中国战场,极力想摆脱困境,同时被东南亚丰富的物资所吸引,而东南亚是英、美、荷兰等的势力范围,偷袭珍珠港可以为日本争取一定时间的战略优势(山本五十六估计的是一年以上的优势)。


三、在太平洋战场,日本当时军事力量暂时占优。美国要维护两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利益,必然力量分散,而日本30年代就转入了战时经济,集中国力造军舰,珍珠港事件前,拥有了10艘航空母舰和2艘大和级战列舰,在太平洋战场处于优势。



这些原因,成为日本“蛇吞象”,挑起珍珠港事件主要理由。近年来,一些学者研究认为,日本挑起事端,从战略上说,是错误的愚蠢行为。因为它惊醒了熟睡的老虎,把美国逼入了战争轨道,日本的好日子到头了。


灯下话史


首先是实力的巨大差异,用山本五十六的话说:你们去看一看底特律的汽车生产,就知道美国的实力了。所以,日本海军“南下”的做法是“阻遏”美国,让其短期内无法大规模出战,日本迅速占领南洋,充分利用、整合南洋的资源,“以战养战”,回过头来,再与美国相峙,通过其“三段击”、“六段击”乃至于“九段击”击败美国,独霸太平洋,称霸于世界的目的。可惜,美国的“底牌”太硬,没等日本人开建“王道乐土”,就已经天翻地覆了。


大卫思想


方圆论坛观点!

日本偷袭珍珠港并不是为了要进攻美国。而是为了能源为了原材料。日本初衷也不是全面对美国宣战。而是要给美国一个教训。顺便保证日本的海上航线的安全性。


战争初期,美国不论是在德国还是在日本。都一直在进行了贸易。而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根本支撑不起长期的战争。即使日本在战争前期疯狂的储备战备物资。但是当战争开始之后,日本储备的那点战备物资还是在短时间内消耗一空。而日本一个岛国资源匮乏,所以日本所需要的石油,钢铁等全部都需要向外采购。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相信。二战时期日本的最大供货商就是美国。美国通过在战争中倒买倒卖确确实实发了一笔大财。但美国发战争财也有个度。他是不会坐视日本吞并中国的。尤其是当时的民国政府展现出了抵抗的决心之后。所以美国开始对日本的原材料供应开始减少。


随着战争的推进,日本的消耗越来越大,而美国也适时的减少甚至断绝了日本的原材料供应。这下的话日本就慌了。原材料一断了日本也不用打了直接等投降就可以了。而且后期美国也准备参战,再加上盟国的要求,美国干脆就断了日本的原材料供应。而美国断了日本的原材料供应之后,日本开始寻找新的原材料供应地。这个时候进攻东南亚计划也就搬上了日本的作战计划之上。但是进攻东南亚之前必须先给美国一个教训,另外也是担心美国会袭击他们的海上运货渠道。索性先打美国一下让他们不敢来断日本的海上航线。


而美国断货的举动也着实激怒了日本的一些军国主义者,他们也不顾美国有多么强大,工业实力多么雄厚,坚决的就要进攻美国珍珠港给美国一个教训。甚至当时狂妄的日本海军甚至还声称美国的工业只能制作玩具。最后毅然决然的袭击了珍珠港。但进攻之后才发现其实美国基本上就没有多大的损失。看上好像日本打了个大胜仗,但是美国的损耗基本等于无。因为珍珠港当时主力舰队都不在港口内。而且当时的日本已经是多线作战了。又是中国主战场,又是苏联远东地区,又是东南亚战场。日本本身根本承受不住多线作战压力。所以他们也明智的没有再去招惹美国。但是他们也错误的估计了美国,在珍珠港被袭击之后美国果断宣战。而日本也因为袭击珍珠港开始了自己的悲催之旅。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