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想给父母买保险说起,为什么要在年轻时买保险

从想给父母买保险说起,为什么要在年轻时买保险

很多人都想着给年老的父母买保险,现实中我也接到了不少类似的咨询。

主要原因是父母年纪大了之后,身体素质下降,更容易生病,更多跟医院打交道,花钱治病逐渐成常态了,自己就想着能不能找个方法,或者找个渠道,帮自己减轻点负担。

这样的情况,也经常会发生在年轻父母的身上,总愿意给自己的孩子去购买保险,而没想过给自己买保险,原因是孩子在小的时候,体质较弱,也会经常去门诊治疗。

一位在医院工作多年的医护人员说:“我见过那么多病人,他们都在后悔:一种人后悔没买保险,一种人后悔保险买少了……”

据说,马云也说过类似的话:

生了病的人想买保险,不是他认可保险了,是花自己的钱心疼了。

是否真的是马云说的,我们就不去核实了,这句话确实说出了部分人对于保险的真实想法。

花到自己辛苦赚的钱了,心疼了,就想着能不能有人义务帮一把,自己能省点钱。

既然已经生病了,保险肯定是买不到了,有人就会想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说:众筹。

网络上经常会爆出个人众筹看病骗局,一些个人众筹看病,结果病人本身就有条件支付与偿还的情况下,还是继续在网上通过煽情的文章来筹款。

人民日报官微把个人“网络筹钱看病”列为当今朋友圈八大骗局之一。

从想给父母买保险说起,为什么要在年轻时买保险

继续这样玩下去,真正没钱、有病的人得不到帮助。有钱的装没钱,拿到了本该给没钱人帮助的资金。

事情被曝光,众筹信誉体系被人质疑,大众对发布的众筹看病的文章也就不再相信。

就好像我们看到路边的乞丐在乞讨,总觉得他是早上刚从别墅开着宝马过来上班的。

在身体最好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不会跟医院打交道,未来的身体健康问题在当下显得非常抽象,总感觉现在买保险是在付出成本,也就忽略了自己将来可能要面对的医疗需求。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塞德希尔·穆莱纳森将这一种情况称为“管窥”,也叫“隧道视野”。

穆莱纳森说:稀缺迫使人们产生了权衡式思维,而管窥则会令人们目光短浅,忽略原本很重要的其他事物,并为此付出代价。

要知道,人总有一天会老的。

你现在不给自己做好规划,将来你拖累的是自己的孩子,因为老年人的保险需求虽大,但是可选择性却没那么大。

从想给父母买保险说起,为什么要在年轻时买保险

保险公司是一家需要盈利的企业,并不是慈善机构。

通俗点说:

保险是在大数法则下,通过精算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疾病发生概率,死亡概率,吸纳相应的保费,建立资金池,作为中转平台,以没有发生风险的大多数人的资金去救助发生风险的人。

结余出来的钱,保险公司可以拿去投资运营,这才是保险盈利的基础。

所以,理赔概率越高的人,保险公司越有可能设置更多的限制。

给父母购买保险,购买重疾险,很多情况下可能会倒挂,如果遇到不倒挂的保险,我的建议是,赶紧买,年龄越大,得重疾的概率越大。

从想给父母买保险说起,为什么要在年轻时买保险

我们看去年的理赔大数据,8种重疾+1种轻症(原位癌),已经占到了所有重疾险理赔的92.5%。

现在我们先不说癌症、脑中风、心肌梗塞这三大疾病,就说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是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疾其中之一,也就是说国内重疾险,只要重疾种类超过了25种,都会包含这种疾病。

虽然表面上前三种疾病理赔占比达到83%,阿尔茨海默症每年重疾理赔占比几乎都达不到披露的标准。

但是,全球平均每三秒就会有一个人得阿尔茨海默症,如此高的概率可不是瞎说的。

从想给父母买保险说起,为什么要在年轻时买保险

主要原因在于,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往往都会在65岁后才会有症状。

而这些症状早期的时候在中国一般会被称为“老糊涂”,认为是人变老后的正常现象。

等到严重了,就丢三落四,甚至把自己搞丢,最终失能,躺在床上需要长期占用一个家庭劳动力或者请专门的护工。

想想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儿,是不是在60岁前癌症、脑中风和急性心肌梗塞的人多?

而那些真的上了年纪的人,是不是很多都开始得“健忘症”了?是不是经常刚做完某件事儿,扭头就忘?

从想给父母买保险说起,为什么要在年轻时买保险

阿尔茨海默症临床表现

家里一旦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人手立刻变得紧缺,所有家庭成员的工作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正因为严重阿尔茨海默症后期需要的治疗和长期看护花费极高,所以也被称为“最昂贵的疾病”。

至2018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2.5亿,占总人口近18%。预计2050年左右,这个人数将接近5亿,占总人口35%左右。

中国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超过40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其中失能老人的人口数量相当于德国总人口的一半。

全国7%的家庭有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平均1名失能、半失能老人需要3名家庭成员照顾。

这些庞大的数据,不仅代表的是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其背后关乎的是一个个家庭及其亲属。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长期照护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特别突出的问题,

从想给父母买保险说起,为什么要在年轻时买保险

今年两会,“长期护理保险”第一次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里。报告指出,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

而我国商业人身保险业发展到现在,一共也才三十年左右,所以大多数老年人没有买过疾病保险,而买过疾病保险的人,还不到得阿尔茨海默症的年龄。

这也是为什么阿尔茨海默症理赔数据不高的原因。

随着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将来阿尔茨海默症的理赔比例一定会大幅攀升

因为如果在年轻的时候,没有被癌症、心肌梗塞和脑中风打倒,到了老年基本上也会被“老年痴呆”给打倒。

时间不一定会造就一位伟人,但一定会造就一位老人。

人这一辈子,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裕,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美貌还是丑陋,最终都要面对的一定是:衰老!

从想给父母买保险说起,为什么要在年轻时买保险

父母年老了,要用到保险了,终于想起来要去给父母买保险。

别忘了,在给父母寻找合适保险的同时,也给自己配置一个合适的保险。

否则,你的孩子也会在你年老的时候,问出你现在正问的问题:有什么保险适合给父母买?

年纪越轻投保,保费越便宜,因为年轻人的风险比较小,所以相对的保险比年长的人要便宜很多。

另外,年轻人的身体大都比较健康,体检时很容易通过核保,而年纪大一些后,很可能会被拒保或被要求加费。

所以说买保险要争取的不是价格,而是在和风险的到来抢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