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挑战:如何从经济大省转变为民富强省

山东的挑战:如何从经济大省转变为民富强省?山东的第二产业占比较高,发展较快,意味着投入较高,由此带来的就是资产负债和折旧率较高,从而导致劳动者报酬的比例相对较低,这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所有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的省份基本都是如此。

山东的挑战:如何从经济大省转变为民富强省

山东


另外,与广东、江苏相比,山东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业人口比例较高,这些都是山东相对广东经济活力不足的原因。工业是山东Gdp的基础,产值什么的数字很漂亮,但问题也是明显存在的,过剩的产能还在上,企业大而不强。比如石油行业,不少两三百亿的企业能不亏就很好了,员工收入也就可想而知。因此个人认为,山东是大省,但省不够强,民不够富,路途还很远。

从产业上就可以看出,山东重心多在重工业等传统行业,虽然gdp高,但是居民支出能力极低。重工业产值再大,体系里的人收入也不会高,低于大部分第三产业,更不要说和金融、互联网等产业相比了,何况山东与其它省份相比,人们自己当老板的比例偏低,收入自然也偏低了。为什么山东人不愿自己当老板自己去创业?我想这和山东人孔孟之思想影响深重,墨守成规有一定原因。

亲身经历,一次从喀什坐飞机到西安,一位山东朋友带着女儿坐我旁边,问起工作,然后把我这个南方人震惊到了,首先是对他的职位属性感到诚惶诚恐,因为从他的谈话来看,如果不是中石油一类国内顶级国企大佬,起码也是世界500强。然后由于我的观念“不靠谱”被狠狠的,语重心长地谈话教育了一顿:因为人这一辈子啊,终究还是求稳,必须要进体制,最好是当官,要不然像他一样进入国企也是好的。当时才刚高中毕业,对此我深以为然。直到后来到了北方,到了山东才知道,原来他也就一普通中产阶级……

山东的挑战:如何从经济大省转变为民富强省

山东


在苏南和浙北,市区里有房有车的手头还有个50万是很正常的,他们都是很普通的人家,这些普通人的富足,感觉不比上海差,上海人主要是房子太值钱,问题在于又不能卖掉,过得其实和他们差不多。山东整体经济水平较高,但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吸引力比不上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普通人家也是囊中羞涩的居多。

当然,富不富是相对江浙等地而言,山东的总体实力还是较强的,不懂得营销,吃亏在没有一线城市这张名片也是一个原因,人们讨论最多的往往是那几个热门城市和他所熟知的城市。包括媒体,包括个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在媒体上的热门程度误导了所有人的感官,导致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山东,也不了解济南潍坊威海。

今年山东第三产占比已经超过50%,但依然主要是传统第三产业带动增长,能提供的高收入岗位非常有限。必须正视,山东跟长三角、珠三角的差距是全方位的。GDP跟老百姓有没有钱没多大关系,像浙江,GDP看着一般,人均收入(整个省,包括大量农村和山区)直追北上广。主要还是看民间资本活不活跃,资本控制在国资手里和在民间手里,搞出来的GDP完全是两回事。

山东的挑战:如何从经济大省转变为民富强省

山东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