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先生:漢語詩歌的構成及發展(下)

启功先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下)

启功先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下)

下篇來啦!我們來看看啟功先生是如何講解漢語詩歌的聲律句式、對偶、用典和押韻等問題的吧!

啟功先生:漢語詩歌的構成及發展(下)

启功先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下)启功先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下)

往期回顧:啟功先生:漢語詩歌的構成及發展(上)

對偶、用典和押韻

對偶也是漢語特有的修辭手法,漢語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對偶。什麼是對偶呢?它的特點是上句幾個字,下句還是幾個字。本世紀初胡適寫《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不對偶,還有不用典。《文學改良芻議》代表了當時許多學者的意見,得到人們擁護。大家多作白話文,是大勢所趨。可是古代文學裡對偶和用典,卻是普遍現象,不能不理它。而且作古體詩歌的人也不少,今天的報刊雜誌裡,也常見古體詩詞發表。研究一下對偶還是有必要的。

對偶在漢語詩歌裡出現,其實是很自然的。為什麼形成對偶,我也總是在想。對偶現象,人、自然界都有。人,一個鼻子兩隻眼睛,腦袋旁邊兩隻耳朵,軀幹邊上兩條腿、兩隻手;兩隻眼是對偶,兩隻耳朵、兩隻手、兩條腿,都是對偶。自然界,一根枝條上的葉子往往是兩兩相對,一片葉子的葉脈也是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可是這些都不能直接說明漢語裡為何有對偶。外國人、外國的自然界,也到處都存在著對稱,為什麼外國的語言、詩歌裡就沒有這種對偶現象呢?我的想法,首先是漢字有這個便利。單音節而且字的空間整齊,它就可以追求對稱的整齊效果。如果是拼音文字,多音節而且字母多少也不統一,就難說有這個條件了。其次,我們的口語裡有時說一句不夠,很自然地再加一句,為的是表達周到。如“你喝茶不喝?”“這茶是涼是熱?”“你是喝清茶還是喝綠茶?”表示是多方面地想到了。還有是叮嚀,說一句怕對方記不住。如說“明天有工夫就來,要是沒空兒我們就改日子”。這樣一來,很自然就形成對偶。對偶原來也不是那麼嚴格,後來到了文人作文章,就出現了很仔細的對偶。對偶在中國的詩歌、文章裡早就出現了。《詩經》、《周易》、《老子》、《論語》等典籍早就有。例如《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等等都是。自有漢語文章,就有了對偶。究竟是漢語的什麼特性決定了這情況的出現,雖然我上面也推測了一些,但還覺得不夠透徹,值得進一步思考。

启功先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下)

《紅樓夢》裡寫黛玉教香菱作詩,說“實字對虛字,虛字對實字”,這是書印錯了。應該是“實字對實字,虛字對虛字”。古代詞的分類,只有虛、實兩類,不像今天名詞、動詞、形容、介詞等分得那麼細。我曾在《漢語現象論叢》中舉過一個例子“鞦韆庭院人初下,春半園林酒正中”。“鞦韆”實際是個名詞,就是鞦韆,一種玩具。這裡用同音假借的辦法和“春半”相對,是以實作虛。古代因詞類只分虛、實,可以用這種靈活的手法。還有王維的詩句“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一夜”宋代的本子作“一半”。我們覺得“一夜”很自然,“一半”就不那麼自然,所以懷疑“一半”是版本錯誤,其實不見得。“一半”對“百重”都是數目,對得很巧,但不如“一夜”自然,到這時對偶就苛求得厲害了,也就開始妨礙內容的表達了。

古體格律詩一般八句,首尾兩句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中間四句必須是兩兩相對的偶句。這樣的句法分佈有人稱之為“宮燈體”,也有人叫它“烏龜體”。過去有一種燈,上邊一個提的繩,下面一個穗子,中間是四個柱裝上絹或玻璃,裡而點上蠟燭就是燈。格律詩首尾兩句不對偶,相當於上面的繩和下面的穗,中間兩兩相對的四句,就像那四根柱。說它像烏龜.也是說它們形狀上的相類。前面我曾說過口語中有對偶性的句子,進一步說,這種宮燈體的詩歌句法,在古代的駢文、散文中就大量地存在。例如《論語》裡這樣的句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在這幾個句子裡,前面兩句是單行句,後面的兩個句子“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一組,是對“任重”的具體解釋,“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一組則是對“道遠”的具體解釋。這解釋的兩組,實際就是偶句的上句和偶句的下句關係。進而劉禹錫的《陋室銘》中,一兩個單句後面跟的偶句上下句常常不是一對,而是兩對,就形成這樣的形式:

启功先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下)

更明瞭地表示就是:

启功先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下)

這也正好是格律詩的基本形式。由此看來,格律詩的宮燈體句法格式,也有它的根據,是從一般語言裡凝練出來的,不是文人們任意編排出來的。

下面說用典。在《文學改良芻議》裡,還提到要廢除用典。典故多了或生僻了,不好懂,廢除這樣的用典,作文章、寫詩絕對不用,這可以。不過有些典,卻不是這麼簡單。有的典是以往已成的故事,一件事情。再提到它時,它無形中就成了一個典。比如有人問我,今天你到哪兒去了?我說我到演播室。演播室是什麼?是個名稱,是演播的地方。這演播室誰也用不著解釋離主樓多遠,離宿舍多遠,它在哪裡,生活在師大校內的人,一說就明白,無形中就是一個典。這是廣義的典故,實際上典故的情況非常複雜、多樣。那麼從前的人,很長的一件故事,是一個典故,從一個角度加以概括,就是一個詞。這個詞,就是一個信號。這個信號可以幫助作詩作文的人省略許多話,用少量的字一說,讀者就知道了。所以文章、詩歌裡邊,常常用一些信號,增加表達的效力,這就是用典的來歷。特別是詩歌,它不像散文,篇章句子長短不受限制。它又要表達得豐富、完整,用典是壓縮語義必然結果,因為它能傳達許多信息。宋朝人有一首詩:“芳草西池路,柴荊三四家。偶然騎款段,隨意入桃花。”這首詩就用了典。“西池”是指宋朝汴梁的金明池,“款段”是指走得很慢的馬,是用的東漢馬援的典。馬援南征交趾立了功,有人毀謗他貪汙,他說還不如從前做個老百姓,騎一匹走不動的馬,隨意到哪兒。知道這個典故,就知道詩是什麼意見。有些詩經過傳唱也成了典故、信號。如王維的《渭城曲》,因為裡頭有“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也就成了送別的信號。明朝有一部戲叫《紫釵記》,其中有兩折,一折叫《折柳》,一折叫《陽關》。“陽關”就用的是王維詩句的典故。“折柳”也是一個常見的典故。這樣一看兩折戲的題目,就知道是要演送別了。其餘“渭城”、“一杯酒”都可做送別的典故,如“殷勤唱渭城”,“唱渭城”就是送別的信號。可見用典與詩歌語言的表達實在有很多的關係。我並不是說我堅決擁護用典,我愛用典,我肚子裡的典撐得沒辦法。問題是用典對錶達的確有幫助作用。李商隱有一首詩《錦瑟》,裡邊的用典讓文學改良的學者們深惡痛絕地反對。可這不一定要由作者負責,某些解釋者要負責。對這首詩歌穿鑿附會的解釋多極了。幾十年前我曾見一位教授作過一本書,長篇大論地說李商隱的詩都紀念的是他的戀愛。單“錦瑟”兩個字,就寫了很多。怎麼解釋的呢?說是有一位大官,他家一位丫環叫錦瑟,李商隱愛她。“錦瑟無端五十弦”,有人說這句不是說李商隱自己,因為他只活了四十九歲,應該指那個丫環,她五十歲了。都五十了還跟她戀愛,這不是笑話嗎?在拙作《古代詩歌、驕文的語法問題》(見《漢語現象論叢》)我曾說過,這首詩,實際只是說了“半輩子,夢,心,淚,熱,早已知道”幾個意思,是詩人對自己生活經歷的回顧。用莊子夢蝴蝶的典是說一生如夢,望帝杜鵑是表示自己的心,什麼樣的心呢?熱切的心,猶如藍田之玉,在太陽照耀下生煙。滄海明珠則表示淚。一生空懷熱心,空流熱淚,是早就想到了的。把那些典故說開了,就這麼簡單,可若沒有了那些典故,哪裡還成詩呢?可見典故具有裝飾效果,也就是修辭作用,它們能把作者的內心很有效力地表現出來。所以說這首詩難懂不能單由作者負責,解釋者們先存了個愛情的主見,再去穿鑿附會,解釋得亂七八糟。這樣的情形也不限於古詩的用典。比如《尚書·堯典》,一開始就寫著“曰若稽古帝堯”,分明表示是口耳相傳之說。可後代就有一些人,還要考證說它是假的,還有真古文等等。真如孟子所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我這裡不是替典故做廣告,說典故廢不得。我的意思是說典故原來也有它的用處。

启功先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下)

漢語詩歌構成還有一個問題是押韻、韻腳。韻腳本來是很自然的。《古彈歌》“斷竹,飛土,逐肉”。“竹”和“肉”古代同韻。《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鳩”、“洲”、“逑”都是押韻。押韻,北方人叫“合轍”,還有所謂十三道轍,另外也有幾個兒化的小轍。合轍、押韻,其實古書裡也有,叫“韻攝”。我很懷疑這“韻攝”的攝,就是北方的那個“轍”,轍就是韻攝。韻攝就是把許多相近的韻合在一起,其實北方的轍也是把一些韻合起來。詩歌有韻,為什麼?有作用,聽起來容易記,傳播上有好處。更早的不知道,清朝的告示,都是帶韻腳的,念起來合轍押韻,好記。最有意思的是幼兒園小朋友跳皮筋,邊跳邊唱:“小皮球,香蕉梨,馬蓮開花二十一。”好記好聽,老師叫他們跳皮筋就愛學愛跳。所以說押韻有一種幫助,幫助記憶,幫助流傳。《左傳》上有一句話,“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這個“文”字,不是“文言文”的那個文,文在古代是圖案的意思,說出來的話句子的長短,聲調的抑揚,都是“文”。說出來的話押韻,就好記,就流傳得遠,這也是“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不過我所說的韻,不是古人編成韻書的那個韻。古代的韻書,陸法言的《切韻》,後來又有《唐韻》,宋代的《廣韻》。《廣韻》共206部。後來有《禮部韻》是107部。到清代的《佩文韻》是106部。這些韻書都是考試用的,讓舉子們按照韻書的規定押韻。這就有奇怪的事情發生。比如韻書把一東、二冬分在兩部,可它們之間讀音究竟有什麼區別,就誰也說不清楚。韻書是那麼規定的,就得照著做。南宋的時候楊萬里就公開反對禮部韻。他說我們作詩應當像《詩經》、《楚辭》那樣,按當時口語裡的讀音去押韻。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研究楊萬里的詩歌是怎樣不合韻部。這位作者是沒看見楊萬里的主張,他本來就是不按那韻書的韻部做的。當然楊萬里的詩歌也有韻,他合的是自然的轍,押的是自然的韻。

启功先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下)

漢語詩歌的發展問題

現在談談漢語詩歌的發展問題。從唐詩到宋詞是發展,從宋詞到元曲也是發展,但要說大鼓書、皮簧戲的唱詞也是漢語詩歌的發展,可能就有意見不同。其實,唐代的七言絕句是唱的。薛用弱的筆記小說《集異記》,記載著“旗亭畫壁”的故事,說有歌女唱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雲間”。有人曾懷疑這詩不是王之渙作的,現在王之渙的墓誌銘出土了,銘文上說王之渙的詩“皎兮極關山明月之思,蕭兮得易水寒風之聲,傳之樂章,布在人口”。可證《集異記》所記不是沒有根據的,也可見當時七言絕句是唱的。後來,有小令的詞,到了元朝就有曲子,這曲子是一個牌子一個牌子的,也都是詞的變相。然後一直到明、清的傳奇,如《琵琶記》、《牡丹亭》和《長生殿》等,都有成套的唱詞。一直到民間的大鼓書、皮簧戲,乃至快板書、數來寶等等,都是有唱詞的,就都可以看作是漢語詩歌的發展。漢語的詩歌在唐詩、宋詞之後不是就定死了,而是又發展了若干次。清朝中葉以後有一種子弟書,很有詩的趣味。子弟書的作者沒有很深的文化素養,但很懂一點古典詩歌的特點。我曾寫過一篇講子弟書的文章,這東西現在沒人唱了,但歌詞還流傳。漢語詩歌不是沒變化,到現在還在變化。比如南方的評彈篇幅很長,一本一本的,都是南方話,唱法有彈弦子的,有彈琵琶的。這也都是詩的發展。

启功先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下)

談詩歌的發展,一般人們注意內容的變化,意境的變化。我這裡要談的發展,卻是詩歌構成要素、或說是形式的變化。看一看漢語詩歌在發展時,哪些要素是易變化的,哪些要素是相對穩定的。上述詩歌的多次變化,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都有韻轍。不論是唐詩、宋詞,還是大鼓書、皮簧戲,都合轍押韻。我在《詩文聲律論稿》中,曾指出過這樣的現象,不論是五言句還是七言句,在平仄的講究上,都有著上寬下嚴的特徵。在元曲、傳奇戲的唱詞裡,也有同樣的傾向。例如馬致遠《漢宮秋》,寫漢元帝思念王昭君:“不思量,除是鐵石心腸。鐵心腸,也愁淚滴千行。美人圖今夜掛昭陽,我那裡供養,便是我高燒銀燭照紅妝。”前面是散句,最後卻落在“高燒銀燭照紅妝”這樣一個押韻的律句上。更典型的是關漢卿那首《一枝花套·不伏老》:“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前面說了許多散句,最後落在“一粒銅豌豆”。第二句的結尾是“千層錦套頭”,也是押韻講平仄的句子。所以在子弟書裡,一般是以七言句為基幹,但前面可以加上一些字,使得句式舒捲自如。當然這方法也不是從子弟書開始,元曲就用了。看來押韻和適當地講究平仄,是漢語詩歌怎麼變也不放過的要素。這一點,是我們作新詩應當注意的。現代新詩人,北方有個郭小川,南方有個戈壁舟,郭小川的新詩,沒有忘掉押韻,戈壁舟的詩,注意到韻腳。再早,宗白華先生早年的“小詩”裡,是注意到韻腳的。當然這裡說的韻不是韻書裡規定的韻,而是人們語言裡的韻。這樣就可以南方人有南方的韻,北方人有北方人的韻。為什麼要有韻?“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有韻的詩歌好記,易於流傳。這是很值得發展新詩思考的一個問題。

(根據錄音整理,原刊於《文學遺產》2000年01期)

启功先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下)启功先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下)

啟功

啟功(1912-2005),曾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古代字體論稿》《詩文聲律論稿》《漢語現象論叢》等。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启功先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下)

章黃國學

有深度的大眾國學

有趣味的青春國學

有擔當的時代國學

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研究與現代應用實驗室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研究所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研究所

長按二維碼關注

微信號:zhanghuangguoxue

專欄畫家:黃亭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