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阅读课本有效地学习新知识?

十指点中考


这是许多学生、老师和家长最迫切想知道的问题,学生掌握了它可以得高分,老师洞悉了它可以展风采,家长懂得了它可以教子女。因此,我觉得这个问题的价值非常高,我也正好借这个题目总结一下我这么多年来语文教学的上做法和思考。

我手边正好有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每一套教材其实体例差不多,这里就随便拿一本说事儿),我就以它为例,谈谈如何通过阅读课本有效地学习新知识。

教材前面有篇短文《致同学》,有的教材叫“前言”,它是编者对整本书编辑宗旨,教学内容,学习重点进行的阐释,也有对学习方法的建议。这则短文写得文采斐然,极富诱惑力和感染力,作为一篇演讲稿范文也是当之无愧的。

撷取一段,供君一窥:

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你可以鉴赏它的“形象美”——外在的形象,精神形象,丰富的意象,多样的意境;你可以欣赏它的“语言美”——豪放飘逸,沉郁顿挫,清空骚雅,密丽质实;也可以赏析它的“技巧美”——象征比兴,渲染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相生……

你看,这一小节排比的句式整饬优美,学习的内容具体实在,学习的方法精确得当。读了这样的文字,我们大略可以知道这本书我们将学到什么,提升什么能力,纲张目举,一目了然,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然后就是目录。粗心的同学或者老师总会跳过去不看。其实会读书的同学一定认真研读目录,花的时间绝不应低于30分钟时间。

常言说,“题宽目明文半成”。“题”即是我们面部额头的部位,“目”,即是我们的眼睛,一个人是否有精气神全在眉眼之间,同样一篇文章的精华也凝聚在题目上,面对题目,我们进行揣想,这虽然会伤脑筋,却能给阅读带来无尽的享受。

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是读者和作者共同参与创造的,读者面对题目去揣想,这本身就是一各积极的参与方式,它有利于调动我们生活经验,提高我们的情感体验。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就有读目录法。他拿到一本书先不急于翻开内容去阅读,而是先揣摩题目,然后根据题目去揣想,如果自己作该怎么作。他的这种目录读书法总让他收益良多,也能提升对书本内容的鉴赏力。

读目录法,可以提高我们学习效率,可以“重点知识反复学”,可以吸取精华,唯我所用,实在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法。

目录之后就是一个单元的安排了。单元编排虽然各种课本体例不同,但总有一个标准,或者按文体,或者按内容,或者情感,先了解,才可以制定学习的策略和学习的重点。

比如这本教材,它的第一版块是《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它是按照时间顺序编辑的。选取了初唐几位杰出诗人,每个作者辑录了一首诗歌,编成一个单元。苏教版教材可取之处之一就是对于版块的阐释。它具有“文学史”的作用,我们通过阅读这则阐释的短文,大体可以了解诗人的风格,文学史的地位,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现技巧和时代背景,对于深入理解正文的内容有着直接的作用。

然后就是正文。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或者说是考试的根据地。因为是诗歌,所以必须看清字形便于默写,因为要赏析,所以要理解诗意。

每一首诗歌下面都有“注释”。它帮助我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些补充的注释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比如说杜审言《早春游望》这首诗,有一条注释援引《诗经》里的句子:“维叶萋萋,黄鸟于飞”。如果我们对这诗句感兴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者百度,查找整首诗歌,了解它的意义,丰富的自己的知识。

作为学生,我们知识储备有限,人生经验短缺,社会阅历浮浅,阅读诗歌还是有一定困难,不知如何下手,因此每一单元后面,都有一个阅读提示“品读与探讨”栏目。

这个栏目其实是语文教材把新课程标细化、具体化,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提升语文阅读能力,掌握语文学习方法,那是再好不过的帮助。这个栏目我们一定要深入思考,举一反三,它是我们阅读语文、解答问题应对考试的园地。

举例:

比如第4题:“《春夜别友人》是一首离别诗,诗人是如何通过空间和时间的景色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通过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明确一般离别的手法特征和情感内容,它一般都通过“时空转换”来表达对朋友的“离情别意”的。

时间的绵延,说明友情深厚不愿离别,空间的转换说明别后的挂念,这种离情别意中就包含着一种朋友之间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几乎所有送别诗表达技巧和表达情感大体如此,如果在今后学习过程中遇到有差异的诗歌,又丰富了我们对离别诗的鉴赏,以故知新,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

在每一单元的最后,教材还有一个板块叫“积累和运用”,它规定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和重点,要求学生强化训练,形成能力。“应用”即是对课本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尤其是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布置新了课外探究学习内容,这对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能力是十分有作用的。

这就是苏教版教材简单的介绍,针对每一栏目的要求,我们认真揣摩,深入思考,融会贯通,熟能生巧,定会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从而喜欢上语文。

祝大家喜欢上语文,能从语文课本通向辉煌壮丽的文学殿堂,登堂入室,如鱼得水。


乱语三千


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专门从英语角度来解答这个问题。书本应该是比较权威的知识范本了,但是,也有极少的瑕疵,但是不影响学习获取新知识。一,要课前预习,这个非常重要,预习其实就是一种自学,逐字逐句地看课本,不要走马观花,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和不理解的句子,对于你就是新知识了,首先要反反复复读几遍,有时就能理解了。实在还没有认识或搞懂,就查查词典,建议查阅柯林斯双解学习词典8,如果你还比较肯钻研,在电脑百度或头条搜索一下,基本都可以彻底弄明白。二,重视课堂老师的讲解。有的人会问,不是已经预习自学了吗,其实,预习一下未必都弄懂了或有的知识点只不过是想当然弄懂了其实还没有。课堂上要认真听讲,注意老师的轻重缓急和强调的地方,捕捉新知识点。三,课后复习不可少,要有一套系统的教辅材料如教材全解等也要逐字逐句看,其实预习应该看一遍了,但是这次回炒不能少,肯定会发现许多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四,课本上的习题要一个一个的精耕细作,对照答案,做错的就是你的新知识点。最好要上错题本,事后还要反复看一看。五,做到新单词会听写,课文会背,能口述或简写课文,如果想牛逼哄哄就默写吧。六,课本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好要配合点读机使用,这样不但练习了听力,也在听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解,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层的掌握。不建议使用带图像的点读机,实践证明,只注重耳朵听的点读机效果要好的多。通过这样的学习,英语想不考高分都难。


翅膀英语


你好,通过阅读课本有效的学习新知识,这个问题非常好。

首先,为了更好的回应你的问题,我想先梳理一下这句话里的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阅读课本,这个应该是指学校的语文课本以及课外阅读材料,包括所有的阅读资料;第二个关键词:有效,可以理解为产生效果以及学习的高效率;第三个关键词:学习新知识,可以理解为获得新知识以及提高学习者的能力水平。

根据你的问题及对问题中关键词的梳理,给你几个有效、高效的建议:

一、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包括:眼动扫描、视觉精细、符号辩识能力,这是阅读基础;

二、在具备阅读基础的前提下,让孩子朗读一篇文章后,合上课本进行转换,也就是用自己的话复述朗读内容,如果孩子复述的信息量不错,说明他的转换能力较强,如果大部分句子信息丢失,说明转换能力弱,则需要加强训练,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学科学习;

三、可以从阅读内容里,挑出几个关键词语,让孩子说填空或者写填空,这种方式能够迅速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转换及工作记忆能力,大幅提升孩子的全面阅读能力。

以上几个建议,是结合我本人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而来,非常有效,希望能帮到你。


王一惠注意力作者


这是语文老师的任务。可以一课一得,可以一课多得;初中三年,循环教学的语文老师可以自己设定。


自然人220527929


切记,!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毛泽东讲活学活用!


自然285589719


边读边想,活学活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