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羅貫中要醜化曹操、美化劉備、神話諸葛亮?

中國鞋業那些事兒


這一點從羅貫中的個人經歷中可以做出推斷。

先說神話諸葛亮,其實可以說這是神話羅貫中自己。因為羅貫中也曾夢想做出一番大事業,有“圖王”(圖於王:為王做謀劃)之心。早年跟隨過張士誠,成為張士誠的幕府之賓。但是因為張士誠的一意孤行,導致羅貫中失去信心,離張士誠而去。

而呼風喚雨,知曉天文地理,助劉備建立蜀國的諸葛亮就成功了的羅貫中,也是他夢想中的樣子。

再說美化劉備。劉備放在當時可以看做是張士誠。一個賣草鞋的,一個賣鹽的,都是從一無所有崛起的;書中的劉備為了替二弟關羽報仇,不聽眾人勸阻,興兵伐吳,導致蜀漢國力大減;現實中的張士誠呢,因為弟弟被元軍俘虜,向元軍投降。元滅後,有不聽眾人之勸,再次稱王,同樣的一意孤行。

美化劉備可以說是對舊主張士誠的一種懷念吧,畢竟自己沒有像諸葛亮那樣鞠躬盡瘁。

最後說醜化曹操。曹操的話,個人認為對應者是陳友諒。陳友諒祖父原姓謝,入贅陳家,後代就姓陳了;曹操也是因為父親是曹騰的養子才姓曹的,本姓是夏侯。陳友諒生性強硬多疑,喜歡用權術控制屬下;曹操也是生性多疑之人。陳友諒是當時最強大的諸侯,曾經建漢稱帝;曹操也是當時最強大的諸侯,雖然沒有稱帝,但是也差不多了。

既然是自己舊主張士誠的老對手,醜化曹操即是醜化陳友諒,既然書中需要有個反面角色,正好一舉兩得了。

以上是成哥談歷史個人觀點,歡迎一起探討。


成哥談歷史


可以從血緣角度、社會背景角度、歷史發展角度來思考。

血緣角度——劉備是"帝室之裔",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漢朝一共有29位皇帝,劉恆生下了劉啟,劉啟也就是漢景帝,中山靖王劉勝就是漢景帝的庶子,所以劉備是與劉邦有血緣關係的。

劉備是劉勝這一支的後代,是劉勝的第十七代玄孫,景帝的第十八代玄孫,劉備的父親叫做劉弘,祖父劉弘曾經舉孝廉,做到了縣令一級。總之,多虧了劉備是劉的,多少和漢朝皇帝沾點親故關係。

曹操的血緣關係呢?《三國志》稱其為漢相曹參之後,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宦官集團十常侍中的一員,漢相國曹參的後人。但由於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所以曹操與曹參並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曹操的父親曹嵩,字巨高,沛國譙郡人氏。他的父親夏侯睿,母親顏氏,曹嵩是夏侯睿的次子。夏侯睿本是南陽縣令,為官清廉,家境甚貧,後因朝中黨爭被罷,到了顏氏生子嵩,竟不能養,只好留下長兄夏侯巍,把嵩送給朝中的朋友大宦官曹騰收養。於是夏侯嵩改姓為曹嵩。


孫權的父親叫做孫堅,是東漢末期軍閥將領,當時參加伐董聯軍以長沙太守來尊稱孫堅。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小說《三國演義》中稱孫堅為江東猛虎。中平一年加入討伐黃巾起義軍的戰鬥,後起兵討伐董卓。初平二年四月,孫堅在袁術命令下征伐劉表的荊州,黃祖敗走,逃到峴山之中,孫堅追擊之。黃祖伏兵從竹林間發射飛矢,孫堅中箭,腦漿逆流身亡,享年三十七歲。據三國志記載是軍事家孫武的後裔。

社會背景角度——宋元以來民族矛盾尖銳,人心思漢

唐宋到金元,民間的講唱文學中則從來都有尊劉貶曹的傾向。宋元以來民族矛盾尖銳的時候,"人心思漢""恢復漢室",正是當時漢族人民共同的心願,而劉備又從來以"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著稱,因而將劉備奉為正統仁君,是符合大眾的接受心理和願望的。

南北朝以來,遭受國家分裂、異族入侵的漢人希望天下統一,羅貫中根據眾多素材,用"擁曹反劉"的傾向來映射元代異族統治的不正統,元末明初,羅貫中把儒家的政治道德觀念和人民大眾對於明君賢臣的渴望心理結合,把劉備、諸葛亮等人視為美好理想的寄託。儒家的思維邏輯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上地下,惟有德者居之"。這種思想傾向是顯而易見的。

諸葛亮臨終前哀嘆:"吾本欲竭忠盡力,恢復中原,重興漢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將亡矣"。作者無可奈何的將這一場歷史悲劇歸結為"天意"或者"天數"。所謂"天數",與其說是肯定了客觀歷史進展的理則,還不如說是流露了對於理想的幻滅、道德的失落、價值的顛倒所感到的一種困惑和痛苦。

歷史發展角度——自朱熹《通鑑綱目》起,奉蜀國為正統

曹劉孰為正統的問題,從來就有不同的看法。在正統的史學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 《通鑑綱目》起,一般都奉蜀國為正統,以魏、吳為僭國。明末清初,毛宗崗在修訂《三國演義》時又加重了"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其以擁劉反曹的思想來表達"還我大漢"的故國之思和民族情緒,在作品中是顯而易見的。

至於在民間流傳的故事中,自唐宋到金元,"擁劉反曹"的傾向完全一致,這與南北朝以來人們遭受異族入侵,漢人希望天下統一,"人心思漢"等原因有關。

朱熹的《通鑑綱目》對元明兩代的史學影響非常之大,元代漢儒主要通過研討朱熹《通鑑綱目》的書法旨意,來闡發"夷夏之辨"思想。

《通鑑綱目》中所講述的思想、觀點和內容,完全符合歷代統治者的要求,是一部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教科書,非常有利於封建國 家的統治,因此,一直受到歷代封建統治者的重視、推崇和提倡。而作為此書的著作者朱熹,後來,在整個封建社會後期,也就理所當然的被推上了僅次於孔子的神聖寶座,享受到僅次於孔子的崇高榮譽。

事實上,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還是有一定的客觀角度存在的,比如前期寫曹操的時候,並沒有醜化曹操,而毛家崗修訂《三國演義》強化了"尊劉貶曹"的傾向,是為了迎合清代統治者的需要。

至於《三國演義》為什麼要神話諸葛亮,向來有幾種不同的聲音。有民間傳說羅貫中曾是張士誠手下謀士,後張被朱元璋打敗,羅貫中的建功立業夢想失敗,轉而做了小說家,他的經歷和內心情緒與諸葛亮極其相似,所以借神話諸葛亮來表達自己有才而未成大業的遺憾。

古代亦有以貌取人的傳統,史書有載:"亮身長八尺,容貌甚偉。"他又學富五車,人怎麼可能有完美?但孔明就是一個接近完美的人,他有如此形象、氣度、談吐,以至孫權第一次見到孔明就想得到他。如此才思敏捷又忠心耿耿的人,作者寫小說時未免會多一些偏愛。

諸葛亮在歷史上其實是個政績赫赫的人物,但是小說能這麼寫他管理國家、治理田桑、發展鹽鐵嗎?顯然是不能夠的,考慮到小說的接受群體,你講一些特別高端的治國方略肯定沒有多少人會感興趣,反而講些神招、奇招,可以引起大眾的興趣,所以諸葛亮的形象才會被神化,甚至是到了妖魔化的程度。


一往文學


曹操是東漢末最偉大的政治家、強人,有巧取豪奪的能力,橫衝直闖的勇氣,抑強扶弱的智慧,治理天下的雄才大略。又有所有政治家表面以天下蒼生為念,實則為權利之爭,不惜犧牲天下人性命、心狠手辣的一面。從道德層面上講,曹操不遜於同期袁氏兄弟以及劉備、孫權,大家都是亂世梟雄,但能力確強於這幾位。竊以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之評價對於曹操而言比較貼切。早在羅貫中寫三國演義之前,就有許多的三國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包括醜化曹操,美化劉備,神化諸葛亮。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只是將這些散在民間的話本、傳說、故事等等用劉備諸葛亮這一條線給串了起來而已。因此嚴格意義上講,醜化曹操、美化劉備、神話諸葛亮,體現的是民意。漢武帝以後,對於人和事物是非曲直的評判是以儒家價值體系為標準的。曹操的霸業建立在愛惜人才並知人善用,但其看重的是真才實學,對於誇誇其談、華而不實的儒生極不以為然甚至鄙視,有悖於當時的主流價值觀。其次曹操相對於劉備真實些,敢於袒露自己的內心,譬如曹操原話"寧我負人,休教人負我\

shaollin


三國演義並沒有醜化曹操,更沒有美化劉備,而是相反,相反三國演義對曹操更多的是美化,開篇就虛構曹操矯詔召集十八路諸侯反董卓,以表現曹操為國為民的英雄氣概與強大的號召力,又虛構曹操刺殺董卓,表現曹操的忠勇與機敏,而曹操的很多汙點,比於夢中殺人,好色,殺皇后,殺貴妃等等,本來就是歷史事實,談不上是醜化,對於曹操屠城,殺降的殘忍行為,三國演義也是淡化與迴避,總之,三國演義對曹操是美化,而不是醜化。

再說劉備,歷史上的劉備性格剛毅,武力出眾,仁義愛民,到了三國演義裡成了只會哭鼻子的窩囊廢,軍事才能全給了諸葛亮,武勇給了關羽張飛,劉備識人用人的優點也有意淡化,只是借他人之口誇劉備仁義,但沒有具體的事蹟來表現,反而讓人覺得劉備虛偽,這樣一個空洞的劉備的形像,只是用於突出諸葛亮等人的陪襯而已。難道這樣也是美化劉備?


纖末


明明是醜化劉備好不好...把劉備寫成只會跑著哭的偽君子.....



豐臣秀吉W


為什麼曹操被醜化,我曾經也研究過,因為從歷史看曹操屬於法家的變革家,他走了一條新的法家改革路線,那為什麼同樣身為法家的變革家諸葛亮就不被醜化,而被神化呢?因為曹操是宦官出身,被士族看不起,他從此與儒家士族產生了仇恨,他殺了許多儒家的名士,向孔融.崔琰,等等,當時他勢力很大呀,士族不敢說他,而士族代表袁紹又被他幹掉,所以當時他的名聲還不算臭,自唐朝以後,尤其是宋朝,文化來了發達,儒家又當了道,於是開始醜化他,把他弄成了白臉,他與中國文化作對,所以被醜化了,把它變成了小人。

易中天老師說的對,當曹丕稱帝后,曹操的這張白臉就必當不可了……


閒的蛋痛來研究三國




《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漢人受蒙古人殘酷統治中,民族矛盾日益尖銳,做為社會底層的漢人迫切希望恢復漢人政權,紛紛起義開始反抗。《三國演義》是在這個環境下產生的。\n 劉備做為漢朝的嫡系傳人做為正面角色是正常的,也是當時社會環境和老百姓的需要。曹操做為篡權者,給與抹黑也是正常的。好在沒有過分矮化曹操,把曹操寫成奸雄,這是小說成功之處。



中國人喜歡造神,劉備要以弱勝強,需要個無所不能的,神一樣的人物輔佐,諸葛亮就此產生。



任何創作都離不開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是創作者內心世界的真實反映。


黃金濤7


讀了幾遍三國演義。也沒見神話諸葛亮。說神話哪些地方了?你得指出來啊。最照眼熟的無非是借東風。當時劉備和東吳聯盟,孔明設臺祭風只不過是脫身之計,陸遜追殺劉備遇到亂石灘的八陣圖,是諸葛一生成名作,會八陣圖的兵家沒幾個。八陣圖不是神話。其他事情看著也很正常。


燕尚羽


導演:我愛怎麼拍就怎麼拍,愛怎麼吹黑就怎麼吹黑,你沒有資格yy我的電視劇,除非你讓你媽來給我玩一晚上,我就讓劉備統一宇宙


整容臉最美


首先我覺得應該是作者羅貫中的個人經歷的問題。因為羅貫中是元末明初起義軍張士誠的謀士,地位相當於諸葛亮。諸葛亮是謀士中最被器重的,美化諸葛亮,就是美化羅貫中自己。然而羅貫中沒有諸葛亮的能力,也沒有諸葛亮的主子,張士誠被朱元璋滅了,只好回家寫小說。

至於曹操為什麼別醜化,曹操一直以來名聲就不好,並不是從《三國演義》開始的。還有一點,在作者和歷朝統治者眼裡劉備、諸葛亮所領導的“蜀漢政權”是皇權正統,代表東漢政權的延續。而曹操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株之的人。僅僅只為了神化諸葛亮的看法顯得蒼白無力。 曹操在中國歷史上並非一開始就是“白臉奸臣”。西晉陸機在《吊魏武帝文》中稱曹操“建元功於九有,故舉世之所推”。 唐太宗李世民在《吊魏太祖文》中稱讚曹操“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樑之任當乎曩時,匡正之功異於德代”。可謂評價甚高。 曹操形象的根本性的轉變出現在宋代。蘇軾《東坡志林》就提到:“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即快。”這說明這一時期的曹操的形象在廣大百姓的心中已經有了明顯的轉變。

元代民間藝人的講史話本《三國志平話》中對於曹操的醜化,則更加說明曹操在廣大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已經被大大貶低。羅貫中最後來了個集大成,他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對於曹操的塑造,更是令曹操的奸臣形象活靈活現,深入人心。 以上是三國演義誕生的背景。 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這主要是由於民族矛盾引起的。 從宋代到元末的幾百年間,漢族屢遭外族的殘酷壓迫和統治,使得漢族人民不得不奮起反抗,有了“還我河山”的願望。

而當時的作家又以當時最為流行的三國故事作為題材來體現“人心思漢”,把劉備、諸葛亮的蜀漢政權當做自己的民族英雄來懷念,所以也得美化劉備咯。而把董卓、曹操之流看成是殘暴的統治者而仇恨,加上在歷史上曹操也的確有過類似的劣跡,因此,曹操也終於由一個有本事的人、一個英雄變成了一個花臉奸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