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很多書友認為:“真正的書法高手,應該無論寫什麼體,都應該是懸肘。”

類似沙孟海前輩這樣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說到書法高手,特別是草書高手,我們不得不提兩個人,一個是毛澤東主席,另一個便是當代草聖林散之。那麼,他們是用什麼姿勢呢?

我們來看下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林散之採用的是懸腕法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而通過毛主席大量的寫字照,可以看到他基本都是枕腕


雖然懸肘更能靈活的運筆,但是不採用此法好像也不錯。

那麼,我們學習以法度及精度森嚴的楷書時,應該怎麼做呢?我建議您採用以下姿勢,如圖: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枕腕—將左手掌背平墊於右手腕下


宋代之前,由於學書風氣及案牘等書寫條件的限制,所以是沒有枕腕之說。直到元代陳繹曾《翰林要訣》才首次提及“腕法”:“枕腕,以左手枕右手腕。

很多人誤以為採用枕腕的寫字方式,是一種陋習,是真的嗎?

答案:非也!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周總理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啟功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田蘊章老師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盧中南老師

盧中南老師甚至在枕腕基礎上,還增加了一個鎮尺!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田英章老師


這些名家為何採用此法?

其中“道不遠人”老師給出了一個很好的解釋

將左手(或者“臂擱”)置於右手腕下,其目的是為了擴大控筆範圍。手腕下墊了東西,則你執筆就必須稍微靠上一些。有些人寫字,執筆特別靠下。這樣的執筆,其最大的弊端,就是控筆範圍很小,而控筆範圍一小,則長的筆畫就受到一定的限制,最典型的筆畫就是戈鉤。


延伸閱讀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王羲之書扇圖

要知道,中國書法學習風氣集中高漲是在漢朝。漢朝開國之初,依蕭何所制律法,要想做官,必須識更多的字,必須學好書法。一時間,書法不僅僅是少數人的“癖好”,更成為了進入仕途的必修課!官越大,字也相對的越好!

可是,西漢沒有紙,到了東漢才有紙,但當時同紙和現在面積的百元大鈔價格無異,非常不利於漢字書法的普及。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觚”(gu一聲)

於是,當時聰明的漢人發明了一種叫“觚”(非商代酒杯)的工具。將木頭削成三稜、四稜、六稜、八稜等形制不一,代以練字草稿!且寫完可水洗或用刀颳去,反覆使用。

可以想象當時的練字場景:學生們左手握“觚”,右手執筆。這或許是“懸肘”的雛形。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夜宴圖》


還有一點,宋以前,當時是沒有高桌,我們從五代時期的《夜宴圖》中可窺一二。大家席地而坐,左手拿紙卷,右手拿筆,紙卷和地面有30-40度的夾角,然後筆和紙面垂直,無論字大小。

等到宋以後,逐漸有了高桌,才慢慢有了“懸肘”和“枕腕”之分。我們從《西園雅集圖卷》裡可以窺探出蘇軾既有枕腕又有懸肘。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蘇軾的枕腕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蘇軾的懸肘

我們從蘇軾大量的行書作品來看,他的字形大多左放右收,且呈右上昂的姿態很重,所以俠客推斷他大部分時候採用方式應該是:枕腕。

民國之前文人一輩子都在和筆墨打交道,且有系統刻苦的書法童子功,他們的控筆能力比現代人不知高出多少倍。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啟功寫扇面小楷時,採用的枕腕。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當寫大一點字的時候,則採用的懸腕。

田英章為何枕腕?“枕腕”都是初學者?原來……


當然,也有堅持懸肘的,比如民國才女張充合。


綜上,從歷代書法大家來看,“懸肘”與否並不影響字的好壞。主要還是根據書寫情況而定,俠客認為:

“五公分以下的字,可採用枕腕;以上的字可適當懸腕;當寫榜書或行草書時候,那就得采用懸肘了!”


最後,迴歸主題:“學書法必須 懸肘 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