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花呗,是我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前提

经常看到有不少听友在后台给我们留言,比如:

“月薪三千的我过的像狗屎”“月入2W却仍然负债一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最难赚”

我们知道,以上这些听友的留言绝对不是个案,而是代表了时下许多年轻人的心声。

为了帮助大家迈开自己理财道路上的关键一环,我们特意采访了一下身边的一些朋友,看一看,他们是如何理财的。


01

月薪3000的我,

认识到“开源”比“节流”更重要


受访者:李颖(女),现年26岁,居深圳,职业:编辑

我在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就给自己定下一个财务目标:一年之后赚到10万元。

但是刚毕业那会,我的工资很不尽人意,每个月到手工资才3000出头。每个月除去房租和吃饭等必要开支,基本所剩无几。

为了努力实现自己的第一个财务目标,我找到了两个最直接的方式:“开源”和“节流”。

先来说下“节流”。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开支,我开始有意识地去拒绝一些无效的社交活动,除非对我工作能力和人脉拓展有帮助的活动。

另外,我也不再凑“双十一”的购物热闹,吃饭也开始拒绝外卖,大多数时间是下班回家自己煮饭,包括把第二天的饭菜也提前准备出来。

这样不但省钱,而且还吃的健康。

但3000的工资,要实现十万的目标,光靠“节流”还远远不够,于是我便开始进行“开源”。

因为上学时英语基础还不错,于是我开始利用下班以后和周末的时间,找寻一些英语翻译方面的工作。

翻译一份文件可以赚到500元,就这样,我通过日积月累的翻译工作,终于在一年后实现了第一个财务目标:赚到了10万元。

远离花呗,是我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前提


02

想攒钱

先从学会拒绝盲目使用信用卡和花呗做起


受访者:刘珂(女),现年28岁,居上海,职业:银行职员

因为我大学学的就是经济方面专业,所以对于理财,我一毕业就有这方面的意识。

从我自身的经验出发,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存下一笔钱,就要正视自己的欲望值与自身消费实力的匹配度。

我身边有很多工资不少挣,但却攒不到钱的朋友。因为他们每月工资一到手,立马就先拿去还了信用卡或花呗。然后下个月的支出再进行新一轮的透支消费。

所以,我建议那些有心想为自己存下一笔钱的朋友们,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拒绝透支信用卡、使用花呗、白条这些超前消费的模式。

因为透支信用卡、花呗等会给我们带来“消费低痛点”,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幻觉:

再贵的东西我们只要一花,也就不觉得贵了;而等到下个月还款时,才会惊觉:原来上个月的花费竟然是这么大一笔开支?


针对那些心痛的同学们,

我的第二个建议是大家可以选择进行财务记账。

把自己的每笔花费做一个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后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消费开支。

每当我控制不住自己买买买的欲望时,一看自己的账本,瞬间我的消费欲望就没了。

远离花呗,是我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前提


03

很多人穷一辈子

其实穷的是他们的思维


受访者:姜浩(男),现年30岁,居北京,职业:程序员

我自己的理财,其实没有那么多花哨的做法。我毕业后攒下自己第一笔10万元存款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靠我的工资收入。

当然,我们这个行业普遍收入情况可能会好一点,但是这也是靠我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我刚毕业的第一年,几乎从来就没有在晚上11点之前下过班。

现在很多年轻人心浮气躁,渴望赚快钱,不能静下心来磨炼自己的专业能力,这山望着那山高。

但是我倒是真没有看到过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频繁换工作的人最后能有什么大的成就。

相反,我身边那些早早就实现财务自由的行业大佬们,都是在一个行业领域里深耕十年以上的。

有句话说的好:“跳槽穷半年,改行穷三年”。

所以,这也是我想给大家分享的经验:

如果你现在还不懂那么多理财知识,也没有那么多可供你发展副业收入的“斜杠能力”,那你唯一可以做的,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找到一份适合你自己的工作,然后努力工作,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你的职场能力和自身价值。


而当你成为行业大拿的时候,自然有更加专业的机构和理财师,会主动联系你。不然你看看人家阿里老马和京东老刘,你知道是有专门的私人银行为人家管理财富,而根本不需要人家自己来操心的好么?

远离花呗,是我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前提


04

增值自己

就是最大的投资


受访者:Lisa(女),现年28岁,居广州,职业:市场运营

关于“延迟消费欲望满足”这件事,我认为,也要因人而异或者是因工作的行业而异。

比如像我所在的行业,需要时不时地对接一些重要客户。

谈客户时我们的穿着举止同时也代表着公司的形象。所以,我们是需要给自己添置一些外在的行头来“武装”自己的。

但是落实在具体的消费上,我的观点是:

衣服,大方得体就好;手包,质量上乘实用就好;没必要执着于奢侈品大牌。


而且我认为,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逛淘宝去选择那些几十元低质量的打折服饰上,我更愿意用省下来的钱去专柜购买一到两件做工精致的高品质服装,耐穿有质感也永不过时。

我更加相信,比起外在武装,内在的专业度和自身的修养更加重要。

所以,工作之后大部分的周末时间,我会用来学习。

因为大学时学的是中文专业,所以很多职场技能需要在工作以后补上来。

我报班学习商务英语,还学完了一套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课程,感觉受益很多。

而令我比较欣慰的是,因为我在同事中脱颖而出的英语表达能力,年初的时候我们领导把一个和外商品牌合作的项目完全交给了我独立负责,并且还拨了一个团队来辅助我。

我的工资也随着新项目的落成翻了一翻,这就是前期我对自己的投资获得了回报。

说实话,刚毕业时我的工资收入水平在我的同学中并不算很高,甚至属于中下水平。

但是我通过对自己的不断投入和提高,终于在一年以后工资收入逐渐超过了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并且也有了自己的一笔小存款。如今,我计划着把这笔钱重新规划一下,拿去做理财,利用钱来生钱。

我特别赞同的一句话:毕业后能让我们与同龄人拉开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持续的学习能力。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那些能够笑到最后的人,也许并不是起跑时领先的那一个,而是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那一个。


远离花呗,是我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前提



05

谁能在财商意识上觉醒的早

谁就有更大的概率获得人生的成功


看完这些例子,大家有没有发现,往往那些能积攒下钱的人,都不是最能赚钱的人,而是有正确理财意识的人。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建议大家,如果想要迈出理财的第一步,要先从给自己定下第一个财务目标开始呢?

因为在通过实现第一个财务目标的过程中,你可以对自己的潜在能力、自律性、对于财务的规划能力、以及对自己的消费欲望的控制能力,进行一次系统的锻炼。

我们文中采访的四位朋友,他们给出的方法和建议,不仅实用,而且操作性比较强。但是真正要发挥效用,还需要大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而当我们完成了第一个阶段的财务目标,手上有了一些储蓄时,我们便可以利用钱来生钱;相对来说,赚钱也会比第一个财务阶段更加轻松和容易。

我们可以把10万元的存款资金进行重新的规划:

20%的资金比例可以给自己入一份保障类保险,以防“天有不测风云”;30%的资金比例,我们可以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帮助我们依靠资本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40%的资金比例,我们可以做一些长期的稳健型的投资,从而帮助我们实现资产长期的稳健增值;而剩下的10%的资金比例,我们可以放进余额宝或者货币基金里,确保能够随用随取,以应付我们日常生活中临时用钱的情况。


我一直认为,人在年轻的时候,为了赚钱,辛苦一些,多付出一些,节制一下自己的消费欲望,其实并不丢人;

真正丢人的是,等到人老了,想赚钱而赚不动,并且还没人可以依靠的时候,这样的境遇才叫真的悲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