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由盲目併購引發的危機,上市公司已債務逾期,實控人脫身未果

併購重組是資本市場中常見的一種資產運作方式,很多優秀的企業也多會通過資產併購的方式來擴大市場規模,可以說合理恰當的併購重組是可以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但並不是所有的併購重組對於上市公司來說都是利好消息,如果併購交易溢價過高,甚至被併購的資產質量欠佳,那麼不但不會提升公司的競爭力,甚至會為公司未來的運營埋下隱患。

一場由盲目併購引發的危機,上市公司已債務逾期,實控人脫身未果

在A股中,有一家名叫“天海防務”的公司就是因為一場“不理性”的併購重組而陷入危機。在2017年12月份,“天海防務”以7.8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大津重工”100%的股權,分別將向“佳船企業”和“創東方長騰”支付4.29億元和3.51億元。

之所以說這項收購很“不理性”,主要的原因在於“天海防務”對於“大津重工”的收購其實並不十分迫切,同時“大津重工”的大股東“佳船企業”是“天海防務”的第三大股東,公司董事長劉楠先生為“佳船企業”的實際控制人,因此這項交易實際是一場關聯交易。

這場“不理性”的關聯交易讓上市公司的資金鍊捉襟見肘,合計7.8億元的收購款讓公司的債務壓力陡增。根據“天海防務”收購前2017年第三季度的財報,當時公司的流動資產僅為19.66億元,其中存貨高達11.52億元,現金資產僅為3.94億元,同時還存在4億元的短期債務,可以說債務壓力已經極大。

一場由盲目併購引發的危機,上市公司已債務逾期,實控人脫身未果

根據“天海防務”收購“大津重工”時的條款,“天海防務”應該分三個階段向“佳船企業”和“創東方長騰”支付收購款,其中最主要的收購款在第三階段,也就是收購協議簽署的3個月之內支付,分別應該向“佳船企業”和“創東方長騰”支付3.19億元和2.61億元。而引發“天海防務”債務危機的,也正是這第三階段收購款的支付。

在遲遲沒有收到收購款後,“創東方長騰”已經將“天海防務”告上法院,而“天海防務”的債務危機也正式全面爆發。除拖欠“創東方長騰”的收購款外,“天海防務”的實控人劉楠還被爆出拖欠“國泰君安”和“國元證券”近3億元的股權質押款,以及過億元的民間借貸糾紛。

目前,劉楠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早已經被全部凍結,同時“天海防務”及其子公司的多個銀行賬戶也已經被法院凍結。在多項債務的重壓之下,“天海防務”的資金鍊已經捉襟見肘,此外再加上公司2018年悲觀的年報預報,使得公司的股價連續暴跌,最低的時候曾經一度跌至2.21元/股,股價較收購“大津重工”之前下跌了近八成。

一場由盲目併購引發的危機,上市公司已債務逾期,實控人脫身未果

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在爆發債務危機之前,“天海防務”的實控人劉楠曾經希望以轉讓股權的方式從公司“脫身”。在2018年中,劉楠先後三次籌劃公司股權轉讓,但無一例外都以“失敗”告終,脫身未果的劉楠的股份如今已經被全部凍結。

此前,“天海防務”已經以1950萬元的價格出售了所持有的“天津智海”19%的股權,但與數億元的債務相比,顯然出售子公司獲得的資金顯得杯水車薪。業績驟降,債務逾期、大股東股權有被強制拍賣的風險,多重利空之下,不知道“天海防務”將如何來化解目前的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