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有些人寧願領著3000元的月薪也不知上進,這是怎麼回事?你怎麼看?

教育這回事兒


拿著一點工資還不急不躁的上班,這可是大有人在。在不少地方,我就見過有些人月薪不到2000元乾的還很嗨的。我從理性與感性兩方面回答。


理性分析:這個問題涉及三個要素,分別是3000元月薪、個人上進心和某人。

月薪角度:

如上圖,月薪、某人和他的奮鬥目標組成了我們思考的要素。

1.關於月薪3000

A.月薪3000是什麼?

是企業根據某人的能力、崗位和整體績效輸出給出的待遇。換言之,3000元是某人崗位價值與其個人貢獻的水準體現。

有多大能力賺多少錢,對企業來講是最現實的。3000元的月薪對應3000元的貢獻。

B.3000元月薪與某人的奮鬥目標或者上進心有關係嗎?

有也沒有。如果某人對於3000元不滿足或者對於目前自己的崗位和職業等級不滿意,就有上進心,有追求更高目標的願望

C.3000元的其他決定因素

3000元在發達地區是不怎樣的收入,但是在欠發達地區很有可能是不錯的收入;試想在貧困地區的小縣城裡,3000元的收入可能已經很不錯了。

3000元是一個沒有落地的數字,因為決定個人財富水平的是他的家庭總收入,而不是這3000元,如果他的財富值已經很高,那他對於3000元可就無所謂了。

如上圖,3000元不同的財富佔比,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

2.關於月薪3000對某人上進心的影響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A.決定某人上進心不只是月薪,月薪3000元對不同人有不同的意義,滿足感也不一樣。比較滿足的不容易上進,不滿足的容易上進

B.上進心並不完全取決於3000元的月薪。

上進心角度

上進心是指一個人追求更高目標以便滿足自己理想追求與更好生活狀態的心理狀態。一個人的上進心取決於什麼呢?

1.現實的生活水準與利益狀況

如果對現有的收入不滿會追求上進

2.個人的理想抱負

真正有理想抱負的人一個月100萬照樣積極上進,沒有理想報復的人一個月100塊照樣沒有上進心。所謂的理想抱負在職場角度來說就是你的職業規劃和職業目標

3.上進心還和自己的能力有關。

如果個人的知識及技能儲備遇到瓶頸或者長期沒有施展的環境,自然很難有上進心。

4.上進心還與環境有關

在蜜水長大的孩子衣食無憂,不知道什麼是上進心;在困難面前一敗塗地的人已經徹底害怕和困難,也不可能有什麼上進心。

所以上進心不但依賴於收入的水平和現狀而且與某人及其身處的環境密切相關。

某人的角度

其實人才是決定上進心的關鍵。

1.人的滿足感和生活狀態

我認識一個人事經理,月薪2500元,上班沒有什麼上進心。為什麼,她自己說,上班就是覺得人多了熱鬧,在家裡很冷清。她老公是公務員,家裡有些產業,孩子不用管。剩下的就是打發自己的時光了。

2.人的閱歷和成長視野決定了他的上進心

有不少相對傳統地區的員工,月薪2000多點,一家人上班,房子是老人幫著買的。掙的錢貸款買個車,沒事找朋友喝喝酒、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這樣的人也沒有上進心。他懶得想上進的意義。

3.有些員工是從一些國企基層崗位走過來的,養成了老黃牛的習慣。

這裡我不得不說一些國企的老黃牛式的員工,尤其是下過崗的員工,他們一輩子勤勤懇懇,能夠有份正常收入,能夠安安穩穩的上班已經很不錯了。他們不敢有過多的奢望。

4

.巨嬰心態大有人在

長期的依賴心理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滿足感,任性的做事態度在很多人的身上都有體現。巨嬰心態的人如何有什麼上進心?

所以,還是人的自身原因,導致了上進心的存在或者不存在。

感性分析:

1.月薪3000,不求上進就兩樣人,一是不愁吃喝,沒後事業心的X二代。混日子。

2.月薪3000不求上進,還有一類就是怎麼都託不到牆上去的人,這類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

上進心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心態,畢竟人往高處走。但是要注意兩個方面,一個人的上進心不是我們能夠靠肉眼簡單判斷出來的,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他的對手不也是麼有看出他的上進心嗎?另一方面,一個職場人的上進心不一定體現在職場上,有可能在工作上鬆鬆垮垮,離開工作單位就生龍活虎呢?

社會複雜,人心複雜,有些東西不是靠一丁點跡象可以判斷的,你說呢?


回答不當之處見諒


指尖視野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覺,當你在一個職位做久了之後,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沒有親近的動力,就此停滯不前,因為你的生活或者說是基本的生活需求已經滿足,所以你覺得無需再努力和上進。特別是看到周圍的人也已經停滯不前,這種停滯和懶惰不知不覺就會傳染給自己,最終消磨了自己的鬥志,陷入一種得過且過的狀態。

3000元錢在大城市來說是無法支撐一個月的基本開銷的,但是如果是在一些小的城市,溫飽剛夠,也是解決生活的基本問題。但是除此之外在小城市,除了這3000元應該家裡已經為他提供好了其他基礎設施,比如車房,比如結婚的行頭等等,這些人生大事會用的資產,家裡通通提供出來,那麼3000塊完全可以讓自己過得很滋潤。

我有一個朋友,家庭條件陰蝨,並且在家裡有一份穩定的公務員工作,除了每天朝九晚五上班之外,他的生活就是在家裡跟家人做做飯,時不時組織老同學一起去郊遊。生活十分輕鬆和愜意。

還有一個朋友在北京,因為是從農村出來的,所以在各個方面都非常有危機意識。在互聯網自媒體爆發起來的時候,他能跟上風頭,現在也是百萬存款應該是有的。

這兩個例子告訴我們的是兩種生活狀態,我們不能簡單評論哪種生活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但是能肯定的是,不管哪一種生活,都是個人的選擇,沒有對錯或者是高低之分。

3000元在不同的城市,會有不同的價值和意義,在不同的家庭也發揮著和不同的作用,在每個人的選擇面前,只有自己的心態是最核心的因素。只要自己覺得幸福,別人無權也干涉不著你的生活。這個和錢的多少沒有太大的關係。

點擊“關注”,即可訂閱【閃電慢時光】!私信回覆關鍵詞“時間秘籍”送你一本時間葵花寶典。


閃電慢時光


一個混跡於招聘領域的人說說自己的看法

其實一個人拿多少工資和上進沒有關係,重點問題在於不同的人的心態不同。

可能這就是職場溫水煮青蛙的結果吧!

因為自我感覺安全,其實不安全。因為覺得大家都一個樣子,其實高手是回家努力罷了。

舉例,

對待一個難點工作,通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如半夜三更上級發一條工作信息過來,大家都看到了

1,月薪三千的。麻痺的,這麼晚還說工作,明天說會死啊!不管它,睡覺,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包括明天

2,月薪八千的。我靠,這麼晚還在說工作,難道他的興趣就是工作。沒辦法,我說我知道了吧!

3,月薪過萬的。咦,居然出現這樣的問題,什麼情況,我問問。這麼晚他還發信息,應該還沒有睡覺,我直接問問。

4月薪兩萬+。啊?出現這樣的事情啊!解決了嗎?誰解決的,應急預案是什麼。未來如何預防。因為制度問題還是?


職業規劃師的視角


我引用前陣子竊格瓦拉話來回復3000薪水不上進的同志:

廣西南寧的“竊格瓦拉”入獄前接受南京電視臺採訪:“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會,靠偷車才能維持生活這樣子,進去感覺就像回家一樣,裡面的帥哥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在裡面的!

志向遠大的竊格瓦拉,3000薪水呵呵呵!



渾河邊的貓叔


這人啊,很奇怪,總愛去指點別人應該怎樣。

工資就一定代表了別人上進與否了嗎?

我有朋友現在還在大山裡面支教,別人就愛當老師,就想做這行。我們同學都很佩服他的勇氣,他也是很有理想抱負的一個人。換做是我們,還真做不到像他那樣的精神。當然可能這算個例,只是為了說明不要以金錢去衡量他人的工作,有些崗位註定薪資沒那麼好,但是別人也是在堅守著自己崗位。

然後,我們又說回來,如果真的是沒上進心。這個其實比較少,誰不想拿高薪。但是有的時候,人會有天花板擋著,使不出力,找不到方向,所以內心其實並不想這樣。

最後就是確實沒得上進心的人,那別人沒得就沒得啊,說明能生存的下去,難不成一定活成隨大眾的樣子。

做好自己即可,隨緣答題,睡覺了



成都白領


這個都是看需求來定的,比如一個男人30歲了未結婚,房子車子都沒有,父母也在務農,無零錢來源,3000塊對於他來說,不夠塞牙縫,不努力能行嗎?壓力在那,也是環境被逼。

另,一個男人,父母都是有工資且工資不低,有房有車,這樣的男人3000塊對於他來說就是零花錢,什麼都不用愁,有吃有穿有喝,不求上進這就很正常了,過上了小康生活,只求生活安逸舒服,也是一種追求。

求不求上進,這個不能按工資多少來決定,如果在一個生活安逸的家庭,這是沒有動力去促使的,富二代,拆二代家庭特別明顯。

當今中國正缺少上進心的人,現在00後都是父母的寶貝,哪裡捨得讓他們出去吃苦嘛。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希望這個社會更多正能量的人出現吧!


是個川巴漢子



正義歡笑使者


從提問者提問的這個問題可以看出,提問者也是被進步論洗腦的一員。覺得上進心,才是好的。進步才是好的。

你有沒有想一下,為什麼要進步,為什麼要有上進心?

為什麼要追求成為那鶴立雞群的那隻鶴?

是什麼在操控你在操控這個社會?

你都沒想過,只是隨波逐流,覺得不上進就不好,是異類,跟原來的封建迷信沒有任何區別!

一切的根源都是為了生存,而慾望最初是為了滿足生存的。比如,身體會產生飢餓、口渴這種感覺,然後會有吃飯、喝水的慾望。原來是為了滿足生存的!

但是,任何東西都會分化,慾望也是。分化衍化的慾望不在是滿足生存,造成了痛苦。

達爾文說了進化衍化論,然而真正的現在是越是看起來高級的生物,生存條件越惡劣,生存時效越短。比如原始單細胞生物存在了幾十億年,中等動物恐龍存在了1億多年,而到直立人只有300萬年,到我們現代智人,存在了20萬年就岌岌可危了。


㐗怪


面子:

小生意,比如開麻辣燙、地鐵口擺地攤,很多人看不起。有多人誤以為自己的身價=有逼格的寫字樓+正裝+辦公室。其實,在服務業越發中堅力量的當下,在辦公室的普通文員往往變相的成為社會底層而自己卻不知道。但是他們卻願意繼續當鴕鳥,畢竟跨出這一步很難。

風險:

做賺錢的小生意,首先是做小生意,其次是賺錢。沒人知道小生意是不是賺錢,而做生意,要自己投入,精力、時間和成本。本身工資少存款少,時間可能也不多,還要去做小生意,不甘心啊,風險大啊。

內心懶:

很多時候可能自己也做過一些夢,自己可能是路邊任何一家生意爆棚的小餐館老闆,這個狀態真的也不錯。但要自己真的從0開始,真的難,自己手可能不懶,但心是懶的。不願意跨出這一步,錢是掣肘,自己的意志更是阻礙,面子、風險、身體力行,經驗謀略,資金規劃,客戶、成本、供貨,全盤考慮太累。

沒有職業規劃:

所以正確且正常的規劃,除了自己職業路線以外,還應該考慮非職業線路規劃,比如我在某寫字樓上班,除了正常的職業升遷以外,我是否可以在樓下或其他地方開家奶茶店?我是否可以考慮兼職參與某些培訓?我是否可以考慮把自己的繼續投資到我非常喜歡的一家餛飩店中。這都屬於全面職業規劃領域。


簡歷牛


這是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應該考慮的問題。職場中類似這種人很多,與其花時間瞭解他為什麼,不如花時間琢磨下怎麼規避這種人帶來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