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紅的公司就是差公司嗎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2017年一季度報告顯示,格力賬上有1093億貨幣現金,同期總資產1987億。也就是說,現金佔總資產的比例54.9%。我們再看看歷史數據,2013年為28.8%,2014年34.9%,2015年54.9%,2016年52.4%。也就是說格力每年把盈利的錢大部分沒有分紅,而是留在賬上。

不分紅的公司就是差公司嗎

那麼格力為什麼不把這些錢分紅,而是留在賬上呢?

我們看A股市場上的中國建築,2016年3209億現金留在賬上,佔1.37萬億總資產23%。這是建築行業特性所決定的,前期需要大量墊資,因此賬上留了非常多的現金。格力主要做空調,留那麼多現金做什麼呢?同比做空調的美的,2015年貨幣資金佔比9.2%;2016年10.1%。顯然美的的現金佔比要比格力低的多。

那麼我們再看看,是不是因為有債務到期的原因,所以要留那麼多現金還債。2016年底,格力的短期借款107億,應付票據91億,應付賬款295億。可以說非常健康,幾乎沒有長期債務。而且從2013年起,資金淨流入都在100億以上,到2017年達到400多億。也就是說格力的資產中,有一大半是現金。

不分紅的公司就是差公司嗎

我們可以從公司管理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格力電器是個國企,珠海格力集團佔股18.2%,是第一大股東,河北京海擔保投資公司持股超過5%以外,其餘股東持股都沒有超過5%,由於沒有一家的持股比超過三分之一,所以,也就沒有股東有一言而決的獨斷權,公司的持股結構非常分散。

格力董事會里有5位董事,僅一人有珠海市國資委背景,其餘都是職業經理人,甚至董小姐持股只佔1%,看以看的出來,格力是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

不分紅的公司就是差公司嗎

由於格力最大的股東是國資委,那麼管理層的薪酬就不會太高,董明珠稅前薪酬大概600多萬,其餘副總在200多萬,如果是一般工薪階層當然很高,但是對於一個上千億、淨利潤百億的公司,薪酬是偏低的。

因此這些高管能動用的資源就是公司的現金,也因此你能看到近些年,格力利用自有資金大量進入新興行業,智能製造,新能源電動車等等。分紅意味著什麼呢?分紅意味著資金上交給國家,這是哪個經營者都不願意的。因此你也能看到貴州茅臺總資產1129億,其賬上貨幣資金有669億,佔比接近60%。

不分紅的公司就是差公司嗎

不分紅就不是好公司嗎?

我們來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從1967年到2017年,巴菲特把它的年化收益率做到19%,總收益翻了10880倍,要比標準普爾高出70多倍,這麼牛的一家公司,歷史上只分過一次紅,而且股東都沒有抱怨。

很簡單巴菲特拿這些錢再投資了,這可要比分紅掙錢的多,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目前是美股A類最高的,達到30萬美元。同樣,我們看微軟,在2003年前,它也不分紅,因為公司處於上升期,最需要的就是現金。而到了03年,公司處於穩定期的時候,微軟開始保持每年穩定比例的現金分紅。

不分紅的公司就是差公司嗎

所以,分紅回饋股東和投資讓企業增值之間尋找平衡。而這個平衡點,和企業的生命週期有很大關係。

2013年證監會出臺的《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中規定:上市公司應當根據自身情況提出現金分紅政策,如果公司發展屬成熟期且無重大資金支出安排的,現金分紅在本次利潤分配中所佔比例最低應達到80%。

所以不分紅就不一定差的公司,分紅也不一定就是好公司。不分紅是因為企業處在快速發展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當公司處於成熟期的時候,收割市場,淨利潤就非常高,這個時候你到要小心,公司開始減速了,可能要下坡了。

不分紅的公司就是差公司嗎

但是任性的董小姐也頂不過中國的股民,在2017年停止分紅後,股價應聲下跌9%。看了上文你就能理解,格力為什麼不分紅,可是中國股票市場是以散戶為主,非理性占主導地位,即使不分紅也要做做樣子。

虧損企業為什麼要分紅

剛才講到格力不願意分紅,也被迫必須分紅,那麼有沒有企業虧損了還要分紅呢?

證監會曾經為了鼓勵上市公司分紅,相繼4次出臺了關於上市公司再融資資格與分紅水平掛鉤的“半強制分紅”政策。也就是說,上市公司只有分紅了,才能獲得再次融資的資格。因此我們看到,陝國投從2002-2007年7年間沒有分紅,08年開始分紅,而且非常土豪,4年間分紅比例佔淨利潤的30%以上。

不分紅的公司就是差公司嗎

所以陝國投這次分紅不是為了股民著想,而是為了大規模再融資。通過現金分紅的方式,先向市場投資者發送一個魚餌,讓廣大投資者認為自己是個高質量,為股東著想的公司,是為了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再融資。這等於是先花一筆小錢,目的是為了在資本市場套一筆大錢。

因此我們看一個公司好與壞,不能憑藉分不分紅來看,而是去看看這家公司的分紅能力和分紅意願之間是否匹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