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閩西農村原來都是種植水稻,一年兩季,早稻和晚稻,早稻農曆六月收成後馬上就種植晚稻,但是近年來由於種植水稻帶來的收益微博,說難聽點除了能解決飽的問題,解決溫都成問題,於是很多人選擇向其他的行業發展。

雖然改革開放後,職業自主選擇,但由於農民朋友水平有限,手中掌握的各方面資源也不足,很多的農民選擇離開土地到城裡務工,畢竟城裡的機遇比鄉下要多得多,於是親戚攜親戚,朋友帶朋友,都蜂蛹而往城裡跑。

那麼不願離開,或者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離開農村的農民都選擇了做什麼?

種植當然成了他們的首選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杉木,這是剛改革開放的時候,第一代被釋放了自由的農民,當時年紀正年輕,還在生產隊大集體的時候就有想法的人,改革開放後,拿起斧頭鋸了就往山裡跑,大面積種起了杉木,造起了人工杉木林,到現在有些年頭了,早已產出了第一代的杉木,得到了一些勞動成果,現在已是第二代的杉木又見成林。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蘆柑,橙子。蘆柑,橙子種植是最初政府扶持,由政府出資買苗,分發給各農戶,農民自己開山種植,很多的農民朋友要來了苗木後,經過自己的精心培植,管理,小有收益,但由於蘆柑橙子的管理要比較精細,物侯期掌握的要比較到位,病蟲害多,防治困難,蘆柑在閩西地區種植盛果幾年以後就日見衰亡,現在還在種植的比較少。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李,奈,李子和柰子,很多的農民朋友由於擔心荒蕪的土地,把比較難耕耘的土地種李子和奈子,每年除草,施肥,除蟲花工不多,也是比較早就上市的水果,四五月份就能成熟採摘,給農民朋友帶來的是一年的第一次收成,農民朋友還是比較喜歡種植的。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紅柿子,紅柿子是閩西的特產,記得還小的時候,只有幾家房前屋後種植一兩珠,成熟的時候像紅紅的燈籠掛在樹上,很誘人,改革開放後,很多農民朋友也大面積種植,由於有的地方的小氣候條件不允許,品質難以達到要求,很多人笑話像勞改犯,天天辛苦勞作,付出沒有回報,但還是有很多的地方給農民朋友帶來了好的收成,深加工以後,更是給農民朋友帶來了更多的效益。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蜜柚,蜜柚的種植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蜜柚有紅肉,白肉,黃肉,紅肉是種植面積最廣,也是價位最高的,這幾年也讓很多種植戶嚐到了甜頭。

養殖也是他們的選擇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豬,以前每家每戶都用米糠等飼料都養上幾頭,墊補一點家用,但現在很少有散養,只有幾戶大的養殖戶,由於基礎設施的建設要有比較充裕的資本,大規模養殖豬的人不多,對於豬的養殖戶,近幾年來有喜也有憂,早期養殖的都賺了錢,造就了一批暴發戶,也有人血本無歸,現在由於國家對環保的重視,很多養殖場達不到環保要求的養殖戶已經退出了豬的養殖。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蜜蜂,憑藉著閩西獨特的背靠大山的地理優勢,蜜源豐富,養蜂人也在這條道上摸索前行。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雞,鴨,鵝,雞鴨鵝的養殖,在閩西農民朋友的興趣不高,應該是受地域品種的制約,有人涉足,但大都很快就退出,小部分人還在養殖。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魚,大規模養魚的人很少,只有幾個應該是習慣自由自在的人挖塘養殖。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運輸物流,由於農產品要通過物流運輸才能到達各個地方,也造就了一批從事物流的司機師傅,很多年輕的農民朋友通過培訓考取駕駛資格,抓住機會從事物流這個行業,加上近幾年來的自建房的增多,建築材料的運輸也要用車輛,從事這個行業的人越來越多。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餐飲,現在鄉下不管是紅白喜事,都要請上親朋好友,大家濟濟一堂,移動廚房便變得尤為吃香,農民朋友對食材有研究的都走上這個生財之道。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泥瓦匠,泥瓦匠,現在從事這個行業的是最多的,或師承,或自學的建築師們都沒有閒著,農村的自建房方興未艾,勞動力密集,雖然政府一再強調建築施工的資格,但農民朋友認的是他們的資歷,建築師又分為主體師傅,只負責房子的主體建造,而房子的粉刷得交給另外的粉刷匠。但是,由於這個行業的勞累辛苦,很多年輕人都不做這個行業,出現了斷代。

閩西農村現在的農民都在做啥?

木匠,原來的老藝人,現在也加入到自建房的建設上了,搭模板變成了他們的職業。

閩西的農民為了生存和發展,順應形勢,與時俱進,或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或憑藉自己的努力付出,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一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