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鱉和食指引發的血案,居然殺了一代國君

緊挨大拇指的手指叫“食指”,其實,“食指”的命名名副其實,真的與吃有關。很早的時候,人們習慣用這個手指試試食物的味道或者冷熱,手指當然嘗不出味道來,是需要放在嘴裡吮一下的——很早的時候,人類還沒有發明那麼多的器皿,吃東西也是直接用手的。

說到食指,歷史上有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鄭國,具體時間是魯宣公四年的春天。鄭國的兩位大臣——公子宋、公子家——相約朝拜鄭國的最高領導鄭靈公。走在路上的時候,公子宋的食指忽然不自覺地抖動起來,他興高采烈地讓公子家看,把公子家弄得莫名其妙:“不就是手指抖動幾下嗎,有啥稀奇的,有啥高興的呢?”公子宋說:“這你就不明白了。只要我的食指處於抖動狀態,這就說明一定會有美味,已經很多次這樣了,屢試不爽。看樣子,今天有好吃的在等著我們呢。”

公子家對此將信將疑,只等著看公子宋是不是信口開河。結果,二人進宮,就有新發現——御廚正在殺一隻大鱉。這隻大鱉是楚國人進獻給鄭靈公的。鄭靈公讓御廚殺了準備犒賞大臣。這下公子家對公子宋食指的“特異功能”是徹底信服了。要在其他地方,他一定會對公子宋發表一下他當時的感想:真是太神了。但這是在朝堂之上,在他們的最高領導鄭靈公面前。他管住了嘴巴,但沒管住動作,沒管住表情。他看著公子宋,兩個人會心地相視一笑。

沒想到的是,這兩個人的動作落入了鄭靈公的眼中。鄭靈公不高興了:“朝堂之上,你們搞什麼小動作?”公子家只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地彙報了一遍。史書並沒有記載鄭靈公聽完之後的反應。估計鄭靈公是在想:食指一動,就有好吃的,能這麼靈驗嗎?給不給你吃,還不是我說了算!

果不其然。大鱉蒸熟後,每個人都有份兒,唯獨沒有公子宋的,這顯然是鄭靈公的有意安排。對於公子宋而言,要是這件事只有他和公子家知道,可能也就罷了。問題是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知道了,他公子宋的臉往哪兒擱?公子宋就生氣了,頭腦一衝動就短路了,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在眾目睽睽之下,他穩穩地走向煮鱉的大鼎,用他那根具備“特異功能”的手指,伸到鼎中蘸了一下,然後放到口中,吮吸乾淨,轉身而出,就這樣大搖大擺地走了。

這次輪到鄭靈公的臉上掛不住了,這是對他最高權威赤裸裸的挑釁。鄭靈公是一國之君,手握生殺大權,所以他就起了殺心,想將公子宋殺之而後快。

公子宋估計也預感到了不祥,為保全性命,決定鋌而走險,先下手為強。他與公子家商量,決定將鄭靈公除掉。這件事本與公子家無關,或者說關係不大,所以他很猶豫,說:“畜生大了,宰殺的時候,還心存忌憚,何況是一國之君呢!萬萬使不得。”公子宋知道自己的處境,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怎麼也不能把自己當作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啊。你公子家不是不跟我合夥嗎?那我就陷害你,看你答應不答應。膽小的公子家終於上了公子宋的賊船,在這一年的夏天,殺害了鄭靈公。

鄭靈公從登上君位到一命嗚呼,不足一年的時間。這段歷史可以概括為一句話:一個玩笑引發的血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