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 古蹟 古老傳說盡在……仙霞嶺 白鶴嶺 孰名孰峻?

古道 古迹 古老传说尽在……仙霞岭 白鹤岭 孰名孰峻?

圖/文 李劍平

古道 古迹 古老传说尽在……仙霞岭 白鹤岭 孰名孰峻?
古道 古迹 古老传说尽在……仙霞岭 白鹤岭 孰名孰峻?

去年的一次旅途中,在榕城偶得《五雜俎》一書,是閩中詩人謝肇淛的著作。雖對於詩人謝肇淛不盡瞭解,卻感到親切,只因謝公曾為寧德白鶴嶺古官道寫過《白鶴嶺》和《界首嶺遇雨》二首詩。此時的心情倍感欣慰,覺得在漫長的旅程裡,有一本書可解途中的寂寞與勞頓了。那曾想到此書《五雜俎》讀來令人難以釋手,更叫我一陣驚喜的是,居然提到古道白鶴嶺,而且還與“仙霞嶺”作一番比較。

古道 古迹 古老传说尽在……仙霞岭 白鹤岭 孰名孰峻?
古道 古迹 古老传说尽在……仙霞岭 白鹤岭 孰名孰峻?古道 古迹 古老传说尽在……仙霞岭 白鹤岭 孰名孰峻?

寧德白鶴山

寧德為古邑,城區西部有主峰海拔近千米的白鶴山,其山源於閩浙贛鷲峰山脈南麓。離城西二里的白鶴山起於白巖鼻,“逶迤數里,秀拔千仞,南連飛鸞嶺,北接蓮花峰,縣治之山此最高大,舊志雲:有白鶴來集”。白鶴山諸峰中,著名的有白鶴峰、南峰和玉女峰。

由時任寧德縣主簿的丁大全,主持開闢於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年)的白鶴嶺古驛道,位於縣城西南群山的懷抱中,在白鶴峰與南峰兩峰交接處的層巒疊嶂、懸崖峭壁處。舊志稱白鶴嶺“道通羅源,石磴崎嶇,紆廻百折”,近八百年來一直是福(州)溫(州)古道的重要而聞名的地段,是一條南來北往於福州、江浙、京城之間重要又峻美且至今保存完好的已故官道。古道白鶴嶺,古時不僅承載著農耕經濟的重擔,更是歷朝達官貴人公務往來、眾多文人雅士吟詩留墨的自然勝地。

古道 古迹 古老传说尽在……仙霞岭 白鹤岭 孰名孰峻?

江山市仙霞關

素有“一足踏三省”之稱的仙霞嶺,聞名於江南一帶,始建於唐末。據說是農民起義軍黃巢部隊入閩時,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而修成的古道。原是土路,後逐步修建為石階嶺。

之後的仙霞嶺古道,共有六個關口,起點位於浙江衢州地區江山市清湖鄉,向南經峽口、保安,仙霞關至廿八都,再越楓嶺關至福建境的五顯嶺,經九牧、仙陽到浦城縣城南浦鎮結束。如今留下的仙霞嶺共有四個關口“長二十里,為級三百六十,為曲二十有八,重崖峭壁,因勢成關。”其中仙霞關最為險峻,“當閩浙之衝,最為險要”。

古道 古迹 古老传说尽在……仙霞岭 白鹤岭 孰名孰峻?

黃巢石像

但是一些歷史人物,如:

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謝肇淛,吳航(今福建長樂)人。明隆慶二年(1566年)出生於錢塘,故其父為之取名肇淛,字在杭,別號武林,少時後隨父回福州定居。入仕後初為湖州司裡,隆慶三十三年(1605年)提拔為南京刑部山西司主事、兵部主事。三十九年(1611年)補工部都水司郎中,督治北河,成效顯著。後升雲南布政使司左參政兼僉事。天啟元年(1621年)起,再升任廣西按察使、右布政使、左布政使。天啟四年(1624年)帶病返京途中於江西萍鄉官邸逝世,享年五十八歲。

謝肇淛,博學多才,是閩地明末的詩人、文學家、方誌學家,是閩中“興公詩壇”領軍人物之一。一生勤勉從政,關心民生疾苦,為宦之餘,喜遊山水,賦詩著書,著作頗豐。其詩、文、記多達七十餘卷。其中《五雜俎》一書最為著名,包括“天部、地部、人部、物部和事部”等共十六卷。這本由謝肇淛以方誌學家的學識編輯“內容宏富,包羅萬象”的史籍筆記,讀來讓人廣博見聞。

古道 古迹 古老传说尽在……仙霞岭 白鹤岭 孰名孰峻?

寧德古道白鶴嶺

謝肇淛在他的《五雜俎》中有一段記述古道白鶴嶺的險峻之說,閱後讓人為之驚喜。書中說:“閩中自浙之江山入度仙霞嶺,亦自險絕,北人度,汗津津下矣。餘己丑夏下第,適天欲雨,暝雲四合,與徐惟和自絕頂直趨至平地,而後雨作。要其險豈能敵白鶴嶺之半乎?若登山遊眺,險尚有什(十)百於此者。韓昌黎慟哭不足為奇也。”

現存“仙霞嶺”作為“遠足文化”,現在被浙江省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開發為閩浙贛一帶的特色生態旅遊。位於自古為兵家必爭之軍事要地的衢州地域,其仙霞關,由於地理位置重要、歷史地位顯著,加之時下宣傳、開發力度大,顯得名氣之盛不足為奇!

然而謝肇淛居然說,仙霞嶺“其險豈能敵白鶴嶺之半乎?”又進一步說,白鶴嶺“險尚有十百(倍)於”仙霞嶺!

謝肇淛還在他的《長溪瑣語》一書中,對古道白鶴嶺及其山川勝地有一段精闢描述:“白鶴嶺,距寧德可十里,高數十仞。自羅源來者,初不覺峻,既選其嶺,下視茫然一氣,海色際天,孤城如鬥,四面群峰,俯而無敢實者。其北有懸崖,空洞容百餘人,察有龍湫焉。”

古道 古迹 古老传说尽在……仙霞岭 白鹤岭 孰名孰峻?

白鶴嶺摩崖石刻

為此,謝肇淛二次上古道白鶴嶺時均為寧德留下珍貴的詩篇。

明·謝肇淛詩:

《界首嶺遇雨》

界首嵯峨鳥不翔,金垂渡口海茫茫。

商帆遠探蛟龍窟,越島中分瘴癘鄉。

萬疊雲山人鶴髮,滿天風雨路羊腸。

子規夜夜啼林杪,不管遊人別恨長。

《白鶴嶺》

鳥道垂空宵漢邊,罡風吹散萬峰煙。

山回白鶴千盤下,瀑卷蒼龍百道懸。

野色春歸青匝地,海門雲盡碧連天。

步虛試把瑤笙奏,緱嶺何須問列仙。

曾在閩地客住的歷史人物——徐祚永,清乾隆時雲間人,號散樵,又號佘山山人,曾歷五年之久客居閩地,與閩人深入交往,對閩地風情民俗、風流人傑有著詳盡又深入的瞭解。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徐祚永在他自輯的《閩遊詩草》一書中,提到白鶴嶺的險峻時有一生動的敘述:“言閩地者,動稱仙霞嶺,然閩山險峻,更有什(即十)倍於仙霞者。即如福州至福寧(今霞浦縣),一路崇山峻嶺,其北嶺、白鶴嶺俱視仙霞嶺過之。”

在徐祚永《閩遊詩草》中還特別提起另一歷史人物黃痦堂。黃痦堂,其名黃之雋(1668~1748)清詩人、藏書家。原籍休寧,遷居華亭(今屬上海)。康熙六十年(1721)進士,歷任庶堂、編修、日講起居注官。雍正時,曾參加《明史》重修工作,升提督福建學政。後被罷官,以撰述、藏書為業。他也分別為仙霞嶺、白鶴嶺賦詩。

黃痦堂在他的《重過仙霞嶺》詩中雲:

重過雄關心膽麤,縱攜藜杖不須扶。

誰言此嶺嶔崎甚,曾見閩山險處無?

黃痦堂過仙霞嶺時,對“閩山險處”之古道白鶴嶺還難以忘懷!又作五言律詩《自羅源至福寧道中作》二首。詩云:

不復履平陸,驅車行半空。

天低千嶺外,人落萬山中。

避暍何方駐,摩雲有路通。

頗聞傔僕語,辛苦此從公 。

車馬下平麓,僕伕憂樹梢。

乍行三里外,又入萬峰交。

雲過補山(獻),林來藏路坳。

翩翩有飛鳥,何處得棲巢。

古道 古迹 古老传说尽在……仙霞岭 白鹤岭 孰名孰峻?

“下視茫然一氣”

不久前,筆者專程去了一趟江山市,全程登過仙霞嶺四個關口,感慨頗多。

在仙霞嶺時曾經讀到趙汝騰為古道仙霞嶺寫的一首詩。

趙汝騰是古福州府古田縣人、南宋寶慶二年(1226年)進士。曾為籍田縣令的趙汝騰,其詩云:

《仙霞嶺》

雞鳴秣馬度仙霞,鳥道迢遙望去賒。

暗水盡從荒澗落,好山剛被冷雲遮。

但是,趙汝騰更為古道白鶴嶺留詩一首:

《鶴嶺寨》

斤斧丁丁木石間,縣家設險在茲山。

何時白鶴來名嶺,此日青牛亟入關。

只尺滄溟堪傲睨,分明霄漢易躋攀。

傳聞更有雙巖峻,略為行人露一斑。

古道 古迹 古老传说尽在……仙霞岭 白鹤岭 孰名孰峻?

鶴嶺寨遺址

從諸多歷史人物的話語詩意中,不難看出,就嶺道自然風物的景觀、地理環境的險峻而言,所謂“當閩浙之衝,最為險要”的仙霞嶺無法與白鶴嶺相提並論蓋因相去甚遠。古道白鶴嶺,有巍峨壯觀的白鶴界首嶺,有“其高摩天,其險立壁,負者股慄,乘者心憚”的白鶴嶺(有恐高症的詩聖陸游語)。若是屹立在嶺頭丫門之巔仰觀俯察,還有“下視茫然一氣,海色際天”的大東湖。更有至今仍舊錈刻在懸崖絕壁上的諸多摩崖石刻與詩篇,在默默無聞地見證古道白鶴嶺的滄桑歷史。

若能攀登在古道白鶴嶺上,親臨其景,展望“天低千嶺外,人落萬山中”的閩山險處,怎能不為蕉城區有著一條如此備受古今名流所青睞的古道白鶴嶺而倍感到驕傲!

如今白鶴嶺古官道在2018年9月已被福建省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寧德的古道白鶴嶺,需要政府和廣大市民宣傳、保護,鼓勵有關部門和民間文史人士,對白鶴嶺文化進一步的探索、整理,對古道白鶴嶺、其摩崖石刻、烽火臺等文物古蹟的常態保護,將《省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立石碑予以公示,應時開發!

值得慶幸的是,在寧德市有關部門的策劃下,蕉城區委、區政府、人代和政協的重視和關注下,蕉城區有關職能部門對古道白鶴嶺的“文保”、宣傳等工作,正在及時而有效運作之中。

古道 古迹 古老传说尽在……仙霞岭 白鹤岭 孰名孰峻?

白鶴嶺丫門古石碑

古道 古迹 古老传说尽在……仙霞岭 白鹤岭 孰名孰峻?

·End·

值班主任丨池惟強

值班副主編丨顏湊

古道 古迹 古老传说尽在……仙霞岭 白鹤岭 孰名孰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