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讲究“清明食叶”,这不仅是食俗,还包含独特的养生理念!

大家好,我是老吴,一个永远嘴馋的潮汕人。

正值春天,万物复苏之际,在这个季节,人很容易感到疲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春困了,而春天的进补,就应该围绕着解决春困这个问题。潮汕人认为,春天最适合的就是多吃些酸、涩、苦味的食物,不但能缓解春困,还能起到护肝的功效,所以,潮汕人的春天,这三种味道的食物占比是很大的。清明节快到了,最符合潮汕人的这种养生理念的莫过于潮汕清明的传统美食朴籽粿了。

潮汕人讲究“清明食叶”,这不仅是食俗,还包含独特的养生理念!

春风吹过,被滋润的各种植物纷纷生出了嫩芽,虽然南方四季常青,但此等景象也会让人不由得感叹春天的勃勃生机。在这春风的沐浴中,潮汕地区的朴籽树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嫩芽换旧叶,向人们展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朴籽树属于榆科落叶乔木,又叫朴丁树,其果实很像绿豆,潮汕人认为,朴籽叶性辛、凉,入肝经,有消痰下气、清热解毒之功效,春天正是它叶子最嫩的时候,非常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以调理身体。

潮汕人讲究“清明食叶”,这不仅是食俗,还包含独特的养生理念!

潮汕地区最出名的莫过于各种小吃,而各类粿品又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潮汕人讲究“时节做时粿”,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节,潮汕人会对应做不同的粿品,比如春节做鼠曲粿,元宵节的“三笼齐”(甜粿、酵粿、菜头粿)、端午的栀粿等等,还会将当季对人体最为有益的食材融入粿品中,以达到养生的目的,比如鼠曲粿,还有即将即将到来的清明节要吃到的朴籽粿。

潮汕人讲究“清明食叶”,这不仅是食俗,还包含独特的养生理念!

每年的清明节前,不少潮汕人会带上工具到外面采摘朴籽叶,采回家之后,将嫩叶与籽一起打成浆,再加入粳米粉与酵母混合搅拌成翠绿色的米浆,静置发酵一个多钟之后就能倒入模具中上锅蒸了。传统的朴籽粿用的是陶制模具,有梅花形与桃形两种,在蒸笼中用猛火蒸15分钟左右,一个个翠绿色、令人垂涎欲滴的朴籽粿便呈现在眼前。朴籽粿上面因膨胀而裂开的裂痕潮汕人称之为“笑”,是吉祥的寓意,“笑”是潮汕地区所有发酵膨胀类粿品的最重要的特征,只有“笑”了的朴籽粿,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制作成功。

潮汕人讲究“清明食叶”,这不仅是食俗,还包含独特的养生理念!

潮汕地区四季常青,朴籽叶什么时候都有,那么为什么潮汕人只在清明节前后蒸制朴籽粿呢?首先,潮汕地区春季湿气重,人很容易湿热上火,从而无精打采,而朴籽叶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很适合春季养生食用;其次,因为朴籽叶最嫩的时候在春季,经过春风的沐浴,朴籽树嫩芽换旧叶,在清明节前后,是叶子最嫩的时期,这个时候采摘的叶子,气味最清新,而且打碎成汁后也无需过滤,全部都能用。清明节制作朴籽粿,在潮汕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说起来这朴籽粿中还包含着潮汕地区的一段辛酸的往事呢。

潮汕人讲究“清明食叶”,这不仅是食俗,还包含独特的养生理念!

相传当年元兵入侵的时候,那真的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啊,他们到哪里,哪里就一片狼藉、死伤无数,所以当时的很多老百姓一听说元兵要来,马上举家逃难,生怕遭殃。当时的潮州府也是如此,先人为了逃避元兵,全都逃到了深山中避难,在没确认安全之前,谁都不敢出来。躲进深山,虽然躲过了危险,但是很多问题也随之出现,首当其冲的就是粮食了,人们饥饿难耐,但是又不敢出去,没办法只能采摘随处可见的朴籽树叶当成野菜煮来充饥。就这样,朴籽叶帮助潮汕先人成功躲过了杀身之祸,后人为了不忘深仇大恨,就在清明节的时候用朴籽叶和果实做成朴籽粿,用以祭拜祖先,铭记那段辛酸历史。后来,清明节做朴籽粿就成了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朴籽粿也称了潮汕地区非常有特色的一种地方小吃。

潮汕人讲究“清明食叶”,这不仅是食俗,还包含独特的养生理念!

刚出笼的朴籽粿,颜色翠绿,散发着诱人的植物清香,就好像是潮汕版的抹茶蛋糕。在以前,长辈做好了之后,小孩总会寻着香味凑过来,而长辈也会第一时间拿出一两个给小孩子尝尝鲜,其余的都会在上面用红曲水点上红点,寓意吉祥,这些就是用来祭拜祖先的,只有拜完祖先才能吃。朴籽粿松软可口,朴籽叶的苦涩味早已被白糖所化解,只留下清香的味道,甜而不腻,并且它除了清热解毒外,它还有消积食、通便的功效,实在是潮汕地区春季里不可多得的养生食品啊!

潮汕人讲究“清明食叶”,这不仅是食俗,还包含独特的养生理念!

潮汕人平时说的“清明食叶”,指的就是朴籽粿,普普通通的朴籽叶,在潮汕人的手中,几经转变,就变成了美味与养生并存的经典美食,而这其中所蕴含的,是潮汕人对于食材的独到见解!

本文由每天都在郁闷的老吴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务必通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