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易中天写的《中华史》?全面吗?可读性怎么样?

倚井盼归


“就是要创作一部我个人风格的中国史,当时野心勃勃,定了36卷,现在看来是牛皮吹大了,不可能有那么长,身体各方面的原因也不允许有那么大的规模了。”

这是最近易中天在媒体上说的。(2019年2月14日《南方周末》)



2013年5月,易中天决心以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用五到八年时间,创作六部共三十六卷历史巨著《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先秦》,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第三部《隋唐》,第四部《宋元》,第五部《明清》,第六部《近现代》。 2018年12月,《易中天中华史》第21卷《朱明王朝》面世。

当时的易中天豪气冲天,激情饱满,自认为:“不敢说对大家有什么意义,但对我自己的意义,就是完成一个重新写一部别样的中华史。”

易中天:这当然是一部历史著作。我自己的定位,这不是一部私人史,也不是通史,而是一部轻松好读、引人入胜、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中华史诗。这是我没写过的,别人也没有写过。



很早就有学者表示,易中天36卷写到后来会很难,“易中天的知识背景没办法和范文澜那一代比”。对此,易中天坦言:“我承认,在知识背景方面,我肯定不能跟他们那一代学者相比。但是,我有我的优势啊,在思想方法,我是超过他们的啊。我有德国古典哲学系统训练的根基啊。我是受康德、黑格尔哲学训练出来的啊。这些是他们那一代史学家所没有的。”

32卷本的《易中天中华史》被定义为私人通史,计划于2020年完成,后续11卷的写作很多都是“硬骨头”。“越是晚近,读者的代入感越强,关注度越高,也越难写。”写历史不是说评书写散文,自由散漫任意发挥,越写越有难度,越写越会感到力不从心。

今天71岁的易中天终于承认“看来是牛皮吹大了”。易中天的野心撑不住《中华史》。

被称为“文化超男”的易中天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从“百家讲坛”开讲到著书立说,在机构媒体“刷脸降频”、在社交媒体刷爆款文章,一直都是一个文化热点存在。



王朔当年也是很狂,宣称“一不小心写出《红楼梦》,最次也是一《飘》”,结果就是现在文坛上他都已经快销声匿迹了。

易中天也很牛,万人崇拜粉丝无数,发誓要写一部别人没有写过的中华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似乎要和司马迁迁比一下高低。 只是易中天的学识境界史学储备怎么能驾驭《二十四史》呢?

司马迁写《史记》,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一直写到武帝元狩元年,三千年历史。可是易中天上来就中国历史的头部给阉割了,说什么“三千七百年来,我们的命运和选择”。



易中天的观点不新鲜,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的观点,否认夏朝的存在,从3700年前的商朝开始写起。 在历史学界,多数观点认为中华文明从夏王朝开始,距今4000年左右。

而在国外,如果按照有文字出现的标准,中华文明的起点应该是在商代晚期。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国内标准,中华历史有较多证据的可以追溯到距今4088年的夏朝,另外,还有部分证据能够追溯到5018年前的五帝时代!

中国历史的起源一直都在探索研究之中,轻言中国只有3700年历史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这不是一个历史学者的治学态度。 一个学者哗众取宠很容易,流芳百世却很难。一部著作最终要接受历史的考验和洗礼,《易中天中华史》还没有写完,最终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非常道毕延河


早期看过易中天出版的《祖先》等几部作品,感觉主观意识太强,并有牵强附会之嫌,后来购买了两本电子书,也一直未看,闲置app里,总觉得有时间去耗磨这些一家之“言”,个人史观,没有岁月沉淀的新书,不如去看看前四史,譬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总而言之,不管哪位作者的书籍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主观倾向,有的痕迹明显,有的隐匿其中,而历史却是客观的,我们无法穿越回去亲历历朝历代的生活,只能通过不同作者的解读来感知,这使得主观与客观之间亦接近又遥远,历史的真相越发地扑簌迷离,躲臧在脸谱的后面,任由个人喜好厌恶去妆点,于是乎,开国皆为明主,强命必为中兴,亡国暴虐桀纣。因此,喜欢就看看吧,也不必当真。





司马庵中


他在视频里列举了日本人的温良恭俭让是儒家思想,列举了日本武士道精神是孟家思想。那么,儒家思想为什么没有束缚日本的科学发展呢?(原因愚人拙记有文章专门论述此事,在此不做赘述),易先生一面说儒家思想思想如何不好,却另一方面说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思想的日本又是如何的好,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难圆其说。因此其书不看也罢。


日本事美国说


中华史必须尊重历史真相,不能带有任何感情,只能是一种公正历史写生,那样书才有意义。不过本人还是挺喜欢易老师的,他对孔孟认识还是一种正确思考!


宋朝茶楼一伙计


仅就他认为中华文明史为三千七百年,我就不会看他写的史书。


直心1


为钱,老易早己沦为钱奴?历史怎可一天写就,你有几个脑袋?传青史的哪个不是耗一生心血?哈哈,今天_人轻松一抺几+本,这样的书不读也罢!说今天中国人不读书?试问,今天都如" 易大师 "一年几+本的书,你读?中国砖夹已没了灵魂,毁灭的何止一代,二代。。。


天縱神姿


易中天最好还是从小处着眼,写些有关历史的阅读随笔等,你还不具备写这么大部头的著作的能力。毕竟历史学家里的旗手和学术巨擘是范文澜先生。你还没有那样的阅历和功底。更木有纵览全局高瞻远瞩大气魄大智慧。一个老是在百家讲坛胡说八道的卖狗皮膏药的人能写出什么好的文章!把自己往低处看,或许还能出点成绩。


洛阳老董1


历史是客观的,真相只有一个,所有人只能复述而不能重写。倘若在没有严谨科学的考证之下(易中天俨然不具备史学家的条件和能力),只是主观地加入自已的观点来写历史,对历史就是歪曲,对观者就是欺骗,这样的历史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谁高谁低谁对谁错,看似高大上说白了就是拿愚民来娱乐,作者在这场根本不可能产生结论的娱乐游戏中再次成功炒作了自已,赚得盆满钵满。实在想看就像戏说乾隆一样消遣一下可以,谣言止于智者,当真你就上当了!


涛哥说画


我看过两本,说实话,写的真不咋地!首先如果你以前对书里的内容基本都了解,建议不要看,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如果你对那段历史不了解,也别看了,真的会让你莫名其妙,云里雾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且现在易中天已经成了美国政府收买的公知,每天都在宣扬美国优越论,讽刺和贬低中国,很让人恶心!


该账号不用了


记录历史客观史实的书籍,造就存在。现代人再写历史,如果也是记录历史客观事实,那就是直接抄袭史籍文献就行了。做这件事,一文不值。既然现代人要写史,一定要写个人的认知,评价。否则谁会出版,直接出版史记,三国志等就行了。如果是要考证史实的范稠,那就是需要考古学家来证实了。

易老师写的中国史,基于已有的史实,结合个人的见解,很多观点独到犀利。读后深受启发。个人认为,是值得用心参读的好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