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那些擊中痛點的成長教訓,30年前的小虎隊早已寫下。

去年《偶像練習生》《創造101》開播,很多人或許沒看,但記住了一些大火的名字。

今年三檔大型男團選秀齊飛,短短几個月又送來300個偶像,或許未來回看這是歷史長河裡超神奇的一年。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別使勁瞅了,一不小心愛了誰負責#

偶像突然遍地開花,可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硬核偶像?昨天我們提供了偶像範本,今天是第二期:實戰篇——一個男團會經歷的所有挑戰,小虎隊手把手帶你渡劫。

Ps.寫到最後我們發現:不只是男團可以學習,普通人要是能學會,簡直開掛。

正當紅,迷失定位

許多練習生上了選秀節目會困擾——之前在小圈子裡,明明是TOP,換了個池子發現自己沒任何優勢,更別提定位。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成團後,甚至還會擔心找不到存在感,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似乎大多人在職場裡也是這樣?#

誰能想到這些問題,30年前的小虎隊就給出過兩個經典示例。

小虎隊最火的時候,從臺北巡演到高雄,粉絲們跨城市騎著自行車追蹤,這種現象被當時的報紙稱為“追星” ,是的,“追星”一詞起源於小虎隊。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越是當紅,人氣越會被拿來比較,倍感壓力的就有陳志朋。

拉個表看一下三人當時的情況: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陳志朋本是三人中最有才藝的,芭蕾、爵士、踢踏樣樣精通,也是三人中從小就有明星夢的那個。

出道後,他評價自己歌曲或是舞蹈雖然八十分以上,然而「武不過吳奇隆,文有蘇有朋」,沒有一項特殊個人特色=沒有存在感。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陳志朋自傳#

而已身在團中的陳志朋選擇——

做一個神助攻,成為凝聚團魂的存在。

當時,小虎隊總被拿來和草蜢隊對比,相對於吳奇隆對競爭的大大咧咧,蘇有朋忙於學業,那時的陳志朋是最在意團隊榮辱的,他會關注報道如何對比兩個團隊,發現草蜢的優勢是唱跳時,在節目中兩團相遇,會頂著壓力以一敵三。

團隊協作時,學習唱跳很快的他,但怕傷了隊友的心情,會靜靜等待其他兩人練習,他後來回憶時說:“我謹謹慎慎小小心心就是唯恐流露出來我驕傲又自信的樣子” #莫名心疼#。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除了在意隊友的心情,他還很為隊友操心,他唯一一次跟隊友置氣竟是因為吳奇隆早戀,他很擔心如果被曝光會斷送吳奇隆的前程(我不會告訴你早戀對象是徐若瑄)。

陳志朋或許沒有成為團隊裡最出彩的人,但他絕對是一個可以把後背交給他的戰友,這一點對新人來說足以受用。

這類成員在團體裡更多扮演的是助攻、調和類角色,都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團隊裡,不可能人人都是將軍吧?放在普通人的團隊工作中也是一個道理。

想起剛開播的《創造營》第一期有位選手,不顧團體只為爭取個人才藝加試,被導師們狠狠地教育了一通,非常建議他來讀讀這段。#鵝廠是不是該給我們繳費了#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當然,助攻型定位不一定適用於每個人,來看下一個迷茫的孩——蘇有朋。

照上文所說,蘇有朋按理來講是有明確定位的,但他並不喜歡“男團偶像也能是學霸”的乖乖虎人設。

蘇有朋覺得自己成了兩頭不是:在團隊裡,他是唱跳最差的,學習最好的;回到學校裡,學習被耽誤了,唱跳在同學眼中,叫“愛玩”。

他當時的選擇是——

魚和熊掌,只要一個。

他開始跟學習較勁,向公司申請給自己一段時間考學,下定決心再也不在意別人認不認得他是「乖乖虎」,一心用功讀書,只為了努力擺脫這個噩夢般的陰影,平時在學校裡也不要偶像包袱的拼命學。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他後來也出過自傳,一本被稱為學霸應試指南的書《我在建中的日子》,第一頁就赫然寫著——不可以輸,絕對絕對不能輸!

1991年,在小虎隊最當紅的時期,他以全臺灣第五的總成績考入臺灣大學,完成了與自己最大噩夢的抗爭。

他的路徑很明確,就是不貪多,既然給的人設是學霸,那乾脆把這一項做到極致。除了學習,放在其他技能上也一樣,感覺他的性格如果拿到陳志朋的牌,或許會操作成亞洲舞王。

#吳奇隆馬上就來#

解散、單飛,

在事業的“米”字路口做選擇

偶像團體難有不散的宴席,或因年紀見長,或因合約到期,或因各種不得已的原因。

遠一點有飛輪海,解散後有的轉戰演戲,有的轉戰綜藝;近一點有X玖少年團,沒有解散卻要各自謀出路,肖戰進入影視戰場,伍嘉成綜藝感好,夏之光等四位團員再次進入男團選秀《創造營》。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X玖少年團#

小虎隊也不例外——1991年,陳志朋入伍,小虎隊暫時解散;1997年,吳奇隆入伍,小虎隊正式解散。

單飛後如何激活老品牌,成了三人共同的問題。

表格君又來了,直接看三人的路徑: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列出的只是三人的主要作品和關鍵節點,不難看出吳奇隆和蘇有朋有個共同風格,是死磕影視一條路,並頻出代表作,而陳志朋的風格是把藝人能做的事,都嘗試了個遍。

來說說表格裡看不見的——

吳奇隆拍戲走的是拼命三郎路線,自己的商業頭腦做外掛。

因父親生意失敗,他背上了鉅債,主要要求公司把他的工作排到不能再滿,每天只睡4小時。

這樣的高壓作戰,從去香港拍戲開始他堅持了12年,直到2001年還清債務,也是這年,他將工作重心正式轉移到內地,開始拍《蕭十一郎》等劇,雖有巨星光環加持,但危險的動作依然親自上,光重傷就好幾次。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2003年吳奇隆創立自己的影視公司

,這之後他選角偏愛古裝、武俠劇,這段時間他的爆款不多,但古裝硬漢風這條道倒是走出了個人特色#記住這個點,後面要來事#。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這部劇他不是硬漢皇帝,但這張好看,很想放#

直到2012年,桐華為自己的小說《步步驚心》選康熙一角,也就是後來大家熟知的四爺。

雖然桐華說自己兒時的偶像就是吳奇隆,但這一角色的競爭也很激烈。桐華還是徵求了圈中好友的意見——有個編劇朋友,給她發了好多吳奇隆古裝戲的視頻,證明他能很成功地演出雍正。

你永遠不知道在一條路上默默地積累,會在哪一刻救你。

至於投資,除了影視之外,他的投資涉足遊戲製作、餐飲、房地產、 服飾等各行業,擁有9家個人公司、2個工作室和3項專利。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蘇有朋走的是死磕影視,外加累積人脈路線。

影視轉型部分,在昨天的文章裡有細說→《那個時代的明星,才能叫偶像|硬核偶像①》。

大家知道的是他合作過的明星不少都能發展成朋友,他的劇、影開播,高圓圓、趙薇、賈靜雯等好友會主動幫助宣傳。

但他背後的用心,少有人知——

趙薇的話劇首映,他再忙也專門飛去現場打call。合作過的王凱拍《大江大河》,他轉發還帶詳細推薦。與賈靜雯重聚,他要寫一首詩做彩虹屁誇賈靜雯。甚至連王俊凱這樣的忘年交,他都能寫到歌詞裡去。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不只是明星,圈內大佬這麼評價他——兒影廠廠長說有次介紹蘇有朋上一部戲,是膠片,戲不多,但他投入地參與,那邊的導演回饋說:“蘇有朋是好演員。”晚上,蘇有朋有去有回地給廠長發了一條信息:“我很珍惜每一次拍片的機會,謝謝您對我的關心和照顧…”。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這次在《創造營》表演了自己寫的rap,他會發微博,寫清楚每一個伴舞,編曲,統籌工作人員的姓名 #超長,沒截全#。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大概所有人都疑惑的是為何陳志朋頻頻換跑道——

單飛後他曾經自信滿滿,但又覺得當時公司給他設定的跑道太難跑,非常辛苦,後來他乾脆就去了溫哥華唸書,他說自己其實是逃亡。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回國後與蘇有朋一同北上拍了《還珠格格》,他的人氣不見起色,接的戲也都變成了——標準男配,他一度以為自己會火,這次他說只能用酒精麻痺自己。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來源陳志朋自傳《有志者,朋》,看得出是個很感性的人#

之後,陳志朋還做起了天珠生意,最終失敗還欠下了債務,

他總結自己缺乏商業思維,不是這塊料。

大約同時期,他重新拾回了小虎隊時期的標籤,走上了模仿張國榮之路。出演了很多歌舞話劇《張國榮——負距離接觸》、《永遠的張國榮》,後來還在《百變大咖秀》上登臺模仿了哥哥,卻遭到了榮迷的不滿和抵制,這條路又走死了。

兜兜轉轉一圈後,他又選擇了綜藝、音樂、演戲三開花的路,三條路並走。

陳志朋,在近兩年決定做自己——又換了一次跑道,走進了時尚圈。很多人覺得辣眼睛,但他本人卻覺得,30年了,我終於做了一次自己,我很開心!甚至在《吐槽大會》也會自嘲:大家在罵我,可我有了存在感。

47歲的陳志朋,終於叛逆,他說:

男團出道錯誤示範,這些坑早就有人踩過了

每次寫一代人的過往,總是不免唏噓。

陳志朋是三人裡唯一一個從小就有明星夢的,對演藝事業,一片熱忱,對舞臺,充滿嚮往。

現在的練習生,哪個又不是呢,到普通人身上一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擇業,也是基於熱情和興趣。

陳志朋單飛後,嘗試的路線是三人中最多,每一項又好像點到為止。說好聽的,叫及時止損,說不好聽,是沒有一項做到極致。

當別人死磕一條路並放大自身優勢時,他一次次換跑道,撞了無數南牆。

如今他終得開心,祝福。只是也想知道,當年的陳志朋,如果在一條路堅持下去,現在的小虎隊是不是另一番光景?

只是,人生哪裡有如果呢。

明天是「硬核偶像」系列第三篇——從流量轉型到影帝,到底有沒有可能?# 鵝廠還沒看見我們這是什麼樣的義務教育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