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花痴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

泡杯咖啡,躺在沙發上,打開平板電腦,

搜索一下今天想要寵幸的男人。

想要霸道總裁型的,可以看偶像劇。

想要小奶狗小狼狗,可以看一系列練習生節目。

甚至你想要看成熟一點的男人,還可以看《都挺好》的渣男天團!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打開平板電腦,就有各路男色等著你

對咱們這些現代女性來說,「欣賞男色」已經成為非常稀鬆平常的事情。

但過去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在我們麻麻的少女時代,她們是不是也像我們一樣,也會有自己喜歡的男神?也會像我們現在一樣磕「小鮮肉」?

出於對這個問題的好奇,花痴編輯部最近梳理了從1980年代至今不同時期的男色代表,想和大家探討下我們對「小鮮肉」的審美都經歷了什麼變化?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PS:由於篇幅關係,本文舉例以中國大陸明星為主,港臺以後有機會再說哈~)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奶油小生的誕生(1980)

首先先說明,咱們也不是什麼正經嚴謹的學術研究,寫這個主要是花痴的興趣。(我們的觀點也只是娛樂觀點,並不是給年代或者社會定性)

盤點從1980年代開始,是因為此前的審美,還是以男性口味為導向,國家需要強壯的男兒建設社會,影視形象也多是高倉健這類硬漢。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1960年宣傳畫與1970年代最紅的電影《追捕》男主角高倉健

直到1980年代,我們的挖掘機,啊不,唐國強老師橫空出世,我們才出現了「奶油小生」這個詞。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1980年《孔雀公主》裡的唐國強,粉嫩得像年畫


「奶油小生」這個詞,一開始就是姑娘先叫起來的。

唐國強和陳沖一起拍《小花》的時候,陳沖覺得唐老師實在太好看了,就忍不住吹起了彩虹屁:“你的皮膚怎麼比我還嫩,像奶油一樣”。

然後,「奶油小生」這個形容美男子的詞語就傳出去了。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雖然那個時代的人,都看慣了高倉健這類硬漢,不太接受「奶油小生」類美男。

但這個詞語還是深刻反映了那個年代的基本審美——國字臉、濃眉大眼還有相對白淨的皮膚,取代了粗糙強壯的肌肉男。

除了唐國強,那個時期類似style的,還有同樣是八一廠出身的朱時茂。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1982《牧馬人》裡的朱時茂也是俊俏的小哥哥。

之後,還有把這個詞語發揚光大的蔡國慶。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媽媽們的“不老男神”蔡國慶是80-90年代的正統男神代表

蔡國慶在1980-1990年代可以說是霸屏的存在,他發唱片、上春晚,甚至還出寫真集。

當然也會有人看不慣這種審美,何東就寫過一篇600字的評論《甜歌星 齁死人》指名道姓批評蔡國慶的颱風。

可這依然架不住姑娘們愛他,就連那英也是蔡哥哥的迷妹。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這篇文章對蔡國慶影響很大,一段時間成為他的心理陰影,甚至才為此辭演了《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後來過了17年,何東在採訪蔡國慶的時候也當面對他道歉了。

後來,「奶油小生」多了,人們也慢慢接受男人也可以長得俊這件事。

這種“濃眉大眼國字臉”的審美觀到現在還發揮著一定的影響力,早期的黃曉明、印小天、聶遠,都是這種形象的延續。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聶遠和黃曉明的楊過試鏡照

其實賈乃亮也是這種俊朗長相的代表。

可惜的是花期太短,還沒開始磕顏他就已經成為了甜馨他爹,開始走搞怪的綜藝路線。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大唐歌飛》裡的賈乃亮的顏還是很好磕的,希望他重新出發以後可以認清自己的優勢!

武俠鮮肉(1990)

1990年以後,武俠題材在影視圈多了起來,這時候就誕生了新的男色類型——武俠鮮肉/男神。

以李連杰、趙文卓為代表的早期武俠男神,其實是「高倉健硬漢」+「奶油小生」的糅合。

他們正氣凜然、身手了得,但外型還是偏斯文和儒雅。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李連杰的黃飛鴻系列不可不說是經典


對女性來說,這類男神不僅不具有攻擊性(畢竟武俠裡的男主角都保護婦孺),而且他們對情愛木訥懵懂、不解風情的樣子,還是一種“欲拒還迎”的致命吸引力。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趙文卓也演過黃飛鴻,那個年代的武俠男神風格還是很像的


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就是吳京(對,當年的戰狼也曾經是嫩得掐出水的小鮮肉),吳京在進入演藝圈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功夫小子闖情關》,也是和李連杰、趙文卓一脈相承的硬派武俠動作片。

但後來吳京拍的《小李飛刀》,開啟了武俠古偶風潮。

武俠鮮肉們變得更加風流帥氣,劇裡也多了更多兒女情長的情節。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吳京真的是華麗轉型的代表了

特別是2000年以後,武俠題材裡衍生出了仙俠劇。

武俠鮮肉也從過去“硬橋硬馬”武術宗師慢慢變成“風流飄逸”的翩翩公子。

從胡歌開始到天涯四美,其實也都是這種形象,大家更講究造型的唯美度和角色的少年感。

(這種審美也一直延續到我們現在的古偶IP劇)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胡歌的《仙劍奇俠傳》開啟了仙俠劇風潮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天涯四美,也都是以俊美為主。

誰說男兒不溫柔(2000)

除了武俠劇發生變化,2000年以後,因為社會風氣以及日韓文化的影響,我們對男性形象的接受度更高了。

「花美男」這個詞被引入。

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長髮少年!

黃磊在此必須有名字!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當年沒有發福的黃磊,也曾經是九億少女的夢

到了影視劇中,胡兵當年在《粉紅女郎》裡的長髮造型也是驚豔。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就更不用提2001年火爆全亞洲的臺灣版《流星花園》啦~

(不過港臺小鮮肉範圍就更廣了,這篇文章就不再展開了)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除了長髮造型的加持,男性的陰鬱氣質也被開發挖掘。

從《人間四月天》裡的黃磊,到《像霧像雨又像風》裡的陸毅、陳坤,還有《藍宇》裡面的劉燁,在表演的氣質上都展現出了的男性獨有的溫柔。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像霧像雨又像風》裡的陸毅、陳坤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人間四月天》裡的黃磊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藍宇》裡的劉燁(啊舔屏男神年輕神顏一百次!)

咱們這些柔情似水的美男子,可不是海外花美男的單純複製。

他們雖然同樣帶著陰柔美,可骨子裡依然有著我們傳統文化裡的儒雅和浪漫。

加上那時候的民國劇也比較多,於是總是不自覺把角色的文人氣質代入到他們身上,「文藝美男」這個男色類型也便在這個時期佔據主流。

(現在很多民國戲拍得沒有感覺大概就是隻注重美而忘了這種清冷文藝範)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金粉世家》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京華煙雲》裡的黃維德和潘粵明

流量以及反流量時代(2010)

2010年,隨著韓庚從Super Junior離開,單飛回國發展,我們也正式打開流量鮮肉時代。

這時候,韓國流行審美確實對我們影響很大。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韓庚第一張專輯《庚心》造型還是很韓風。


韓國組合EXO出身的吳亦凡、鹿晗、黃子韜、張藝興(仍在隊)組成的“歸國四子”在初亮相時,無一例外都是韓式愛豆的打扮:

五彩的頭髮造型、韓式平眉、精緻白皙的膚色,酷炫的舞臺服飾。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不過,他們回國以後,隨著資源和身份變化,氣質也跟著改變,不再一味追求誇張的舞臺造型。

可見我國對於小鮮肉的包裝,其實還是很有自己的一套審美。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TFBOYS算是我們獨立開發比較成功的一個組合,青春、陽光有少年感。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三小隻以前真的好可愛,現在就是越來越帥了。

比較可惜的是,我們本土的偶像選秀節目卻沒能走出對韓國文化的模(chao)仿(xi)。

導致現在大部分的練習生風格,依然延續著韓式造星工廠那一套流水式的審美標準——白皙的皮膚、小巴掌臉、五顏六色的頭髮、親和力。

這種統一的形象,說實話,在一開始還是挺有震撼力的,蔡徐坤能夠站C位也確實因為他在舞臺有不一樣的魅力。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土偶第一季看到99個精緻的小哥哥一起唱跳,一起喊“國民製作人你們好”,我的姨母心還是會激動澎湃的。

但問題是,同樣的類型看一百個已經夠了。

今年的《以團之名》《青春有你》以及準備要來的《創2》都讓我感到深深的審美疲勞。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作為一名曾經為101少女淚流滿面的老阿姨,在認真掃視《創造營2019》的公式照一圈以後,發現我竟然記不住任何一張臉。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看到這麼多練習生選秀節目湧出,也許有人會擔心,我們接下來的審美會被流水化,我們的男色都會變成一個又一個的蔡徐坤。

對此,我卻有不同的看法。

是的,現在是流量時代沒錯,但我覺得現在和過去沒有變的一個地方是——

我們喜歡的,我們會磕的,都是審美差異化。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1980到現在,我們的審美也在不斷變化

蔡國慶那個年代「奶油小生」可以紅是因為之前都是高倉健式硬漢;之後到了武俠年代,我們又想造自己的硬漢;硬漢多了,我們又開始欣賞走陰柔風的文藝美男……

而蔡徐坤走紅也是一樣,我們以前並沒有專業的練習生體系,第一次可以親手送自己喜歡的小哥哥出道還是很有吸引力。

(蔡徐坤這種專門為唱跳打造的愛豆,在我們的市場上還是不多,所以會有新鮮感)

可是,如果接下來沒有任何的創新,所有的小哥哥都只是複製黏貼蔡徐坤的話,我們這些少女也是不會那麼傻再次付出真情實感的。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今年《青春有你》目前人氣最高的李汶翰,超話熱度只排在第30位,只比去年土偶排12的卜凡高一位,可見小姐姐們真的累了,磕不動了。

因為,現在是一個更開放的時代,我們可以選擇的男色實在太多了。

蔡徐坤只是其中一個style,他戳中了那些喜歡唱跳愛豆的少女心。

但另一方面,除了蔡徐坤,我們還有會演戲的小鮮肉,劉昊然吳磊彭昱暢;除了小鮮肉,我們也喜歡會美聲的大長腿,鄭雲龍阿雲嘎王晰;除了大長腿,我們還能為老臘肉的演技而痴狂……

請記住,這是一個連沈騰都有站姐,連倪大紅都有眼袋粉的年代!


花痴編年史:從蔡國慶到蔡徐坤,我們的蘇點變了嗎?


一代又一代的男色已經證明了

只有獨特才能被時間記住

不一樣的東西才會閃閃發光!

​存大人、花痴女王 | 文

關注微信公眾號: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收看更多花痴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