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触众怒,“如果不是穷,谁愿意996?”


马云触众怒,“如果不是穷,谁愿意996?”


01 什么是“996”?什么是“ICU”?

996,是指从早上9点上班,到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

ICU,则指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去问每一个互联网公司996上班的人,他们都知道自己是亚健康,都知道自己健康“岌岌可危”。

但他们的生活状态却是,一边喝着咖啡熬着夜,一边办着昂贵却只去过一次的健身卡。

996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是所有“职场人”都知道的秘密。

如果没有这次马云微博刷出来,还是藏在水面下的冰山。

并有,从互联网公司,往普通公司蔓延的趋势。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典型的IT男,

住在北五环外的出租房,每天上下班挤在地铁上的时间就是两三个小时,经常“进公司的时候太阳还没升起来,走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

回家倒头就睡,臭袜子扔一地,两星期不洗澡已是常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可怜的一天休息时间,也是赖在床上,点个外卖,刷着手机。

太累了,实在不愿意在出去走动。

生存压力大,是这个社会普遍的生活问题。

马云触众怒,“如果不是穷,谁愿意996?”


很多人把“ICU”当作玩笑,但是真正见识过ICU的人,是对那里有发自内心的恐惧的。

进去的很多病人,就像是一坨肉,浑身上下插满管子,

若不是大面积的白色床单和帘子,恐怕人在里面会疯掉和呕吐。

马云触众怒,“如果不是穷,谁愿意996?”


02 你到底有多穷?

很多人都说,现在人挣的钱多了!月收入比以前辛苦一年的还多!

但是,花的更多了……

我只是明显感觉到,比以前更拮据了~

什么东西都需要花钱买,租房的钱占到收入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你很难想象帝都的房子里,横七竖八的隔断,乱七八糟的东西……

冬天嗖嗖透风的墙,还能听到隔壁小夫妻随声附和,

夏天总好些了吧,却是蟑螂苍蝇到处飞,老鼠三天两头来光顾,

最让人受不了还是没法晒被子,又潮又冷的铺盖,感觉自己像个叫花子。

小时候,无论这个家庭贫困富有,每个家里都有自己的庭院,庭院里种着梧桐或是槐树。

黄昏你可以在梧桐树下乘凉,吃饭时,把餐桌弄到树下。

槐花开了,就约几个同龄孩子拿着竹竿,或者爬到树上,去够槐花~

03 企业家们的洗脑文化

马云触众怒,“如果不是穷,谁愿意996?”


马云说,能做到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

这是欺负我们读书少没见过世面吗?

虽然我不知道996是不是一种福气,但我知道955是一种福气!

企业家们在薪酬上总让你往上看,“当你月收入3000时,某某小编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月收入三万!”

但在工作时间和福利待遇上却往下比,“你看你多幸运,多少数据统计表明很多人都没有工作机会,他们想997都没有,如果有人给他们997的工作机会,他们都会心怀感恩!”

这让我想起,很多女人在向自己的丈夫抱怨“你看人家谁谁谁家过得那种日子,整天开车出去玩耍,天天下馆子,真是惬意啊”。

丈夫说:“你咋不看看人家有多少吃不上饭的,更别说天天下馆子。你咋不看看人家那些天天下地干农活的,人家咋不吵吵着要去旅游?!”

马爸爸的话,现在读起来是不是特别熟悉?

马云触众怒,“如果不是穷,谁愿意996?”


04 没有金子的谈理想都是耍流氓

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假期,8小时工作制,早在建国初期就被确立下来。

1995年,国务院还出台了“五天工作制”。当时,许多人要幸福得昏厥过去:

“每周有两日不用上班上学,简直是比天上掉馅饼还美好的事!”

眼瞅着,我们的假期是越来越多了,似乎真的做到了和国际接轨。但事实却很可惜,因为美好的“明面”背后,还有一笔“暗账”要算。

在过去几年里,“程序员”成了媒体报导里的高危人群,IT 业界频繁曝出员工猝死事件。

很多上班族加班到晚上9点已经是是普遍现象,特别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是参加一个沙龙活动。

一个私企的老板在发言时,大谈“中国人民勤劳”,说自己六点钟起床,公交上还是人山人海。

当时我就想说,不是中国人民勤劳,是中国人民太穷。

北京这座城市就是如此,你凌晨起床走在街上依旧不孤单,你晚上十一二点走在街上正热闹。

马云触众怒,“如果不是穷,谁愿意996?”


他们为什么那么辛苦?是因为想多挣点“加班费”,可恶的一些企业连加班费也没有,用“理想”绑架你“义务加班”!

这就是耍流氓了不是?

即便是996那也该是我自己的主动选择,并且有一定的劳务补偿。

不应该是你一通谈理想,然后下班后再召集你开会到半夜的节奏啊~

更别拿你的那些成功史和辛酸史来标榜!毕竟成功的只是非常少的少数人,这是由社会学决定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说到底,还是中国人能隐忍啊,

这隐忍的背后,可能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可能是梦寐以求的姑娘,可能是颤颤巍巍的二老。

但这不能成为被人欺负的理由。

所以说,穷人都在拿命挣钱,后半生再拿钱买命。

甚至有的到最后连命也舍不得买,就走了。

说人如草芥,实在太恰如其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