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卧龙、凤雏、幼麟皆有传,为何独缺冢虎?

卧龙、凤雏、幼麟、冢虎是后世对三国时期四个著名人物起的称号,分别指的是诸葛亮、庞统、姜维、司马懿。四人都有经天纬地之才,对当时的天下局势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名声,还是能力都足以流传后世。但是翻遍《三国志》中,只有前三者的传记,而唯独没有司马懿的传记。

《三国志》中卧龙、凤雏、幼麟皆有传,为何独缺冢虎?

陈寿写《三国志》

而《三国志》一书据《华阳国志·后贤志》记载:吴平后,寿乃鸠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可以推断成书年代是在吴国被灭之后,也就是公元280年。此时的司马懿坟头草已经有三丈了吧,已经足够将生平记载完全了,为何没有司马懿的传记,很多朋友对此有些疑问。

成哥总结了几个原因:

首先,司马懿的“双重身份”。

《三国志》中卧龙、凤雏、幼麟皆有传,为何独缺冢虎?

吴秀波饰司马懿

司马懿是魏臣,至死都是,列入《三国志·魏书》理所应当。但同时司马懿还是晋朝的奠基者,是晋朝的‘宣皇帝’,代表着晋王朝的脸面。就如同曹操在魏国的地位是一样的,即使曹操终生为汉臣,但后人还是将他按照帝王规格记载的。

如果魏国一统天下,也可能就不是《三国志》了,而是《魏本纪》、《蜀世家》、《吴世家》之类的了。所以,司马懿的后人建立了一统王朝,自然不能再记载到“前朝”的史书中。

再者,司马懿没法写。

《三国志》中卧龙、凤雏、幼麟皆有传,为何独缺冢虎?

倪大红饰司马懿

即使条件允许,司马懿该怎么立传?归属都‘魏书’中是肯定的了。但记载‘司马懿传’,肯定不行,在晋朝司马懿就是皇帝身份;记载‘宣帝纪’,更不行,一朝难有二主。《三国志·魏书》中已经将曹氏按照皇室规格立传了,肯定不能再给司马懿这样的待遇了。

最后,这是潜规则。

《三国志》中卧龙、凤雏、幼麟皆有传,为何独缺冢虎?

司马迁与《史记》

中国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都有修史得记录,自然也形成了一种潜规则:按照这个人最后的成就来作传。

像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陈涉一个混迹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因为带领农民起义,“功大,故入世家”;再如韩信,本来是齐王,后被徙为楚王,又被贬为淮阴侯,只能被归为‘列传’;司马懿作为晋王朝的奠基人,后世子孙又有出息,称帝了,重开一书记载是必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