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天人之才,庞统何德何能敢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

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

卧龙诸葛孔明大家都认识,但还有谁记得与之齐名的凤雏庞统庞士元吗?庞统何德何能与诸葛亮齐名,许多人对此都是嗤之以鼻,认为这就是一个笑话。但是大家应该注意到《三国演义》是一千多年后编的小说,是非功过早有定论,人们将他安之以“凤雏”之名,是因为肯定庞统的才能与功绩。

诸葛亮天人之才,庞统何德何能敢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

卧龙——诸葛亮

随军军师

建安十六年(211年),法正奉益州牧刘璋之命到荆州,迎接刘备入益州共拒张鲁。法正私下向刘备献秘计,请刘备借机谋取益州。刘备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庞统进言,他说:"荆州荒芜残败,人物流失殆尽。而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有大的发展。益州户口百万,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如果真能夺取此地,以为根基,可成就大业。"

刘备仍然担心:"如今与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宽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诈,我便忠实。凡事与他相反,才有今天的成就。如今为得益州,失信于天下,能行吗?"庞统说:"如今正当乱离之际,凡事不能墨守成规,要随机权变才好。况且吞并弱小,攻击暗昧,逆取顺守,报之以义,正是古人所重视的。只要事定之后,封还他一块土地,还有谁能说您有负信义呢?不趁现在攻取益州,到时就会被别人占了先机。"

诸葛亮天人之才,庞统何德何能敢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

凤雏——庞统

刘备认为庞统说得有理,决定留诸葛亮、关羽等镇守荆州,而自己则带领庞统,率领数万兵士进入益州。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城相会,庞统劝刘备于宴席中挟持刘璋,但刘备以自己初来蜀中恩信未立为由而拒绝。刘璋隆重地招待刘备及其部下,增拨给刘备不少人马粮草和军用物资,连战略要隘白水关也交给他督理,命他率兵去进击张鲁。刘璋交代完毕,就回了成都,刘备则率部到了葭萌关。

谋夺益州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刘备已经在葭萌关屯驻了一年,庞统就战略问题,向刘备献上三条密计:"挑选精兵,昼夜兼行直接偷袭成都,可以一举而定,此为上计计也;杨怀、高沛是蜀中名将,手下有精锐部队,而且据守关头,我们可以装作要回荆州,引他们轻骑来见,可就此将其擒杀,而后进兵成都,此为中计;退还白帝,连引荆州,慢慢进图益州,此为下计。如果犹豫不前,将会有大难,不能在此地久留。"·

刘备认为中计可行,便毅然举兵,斩杨怀高沛,挥兵直指成都。刘备军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地方都顺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

诸葛亮天人之才,庞统何德何能敢与诸葛亮并称“卧龙”“凤雏”?

刘备

落凤坡——战死雒城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带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阳。不久,刘备包围雒城(现今的德阳广汉一带)。庞统率众攻城,据传在落凤坡被流箭射中,死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极为痛惜,一说到庞统就流泪。为表彰他的功勋,任命他的父亲为议郎,后升任谏议大夫。刘备追赐庞统为关内侯,定其谥号为靖侯。庞统死后,葬于落凤坡,墓地只有简单的维护,据说这是刘备为其亲选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块风水宝地,现有墓碑一块。

是非功过

惜哉!庞统在刘备取益州,大功将成之时,被流箭射死,真是天妒英才。诸葛亮助刘备打下半个荆襄,而庞统助刘备夺取了整个益州,真可谓不分伯仲。诸葛亮适合坐镇后方,可谓刘备的萧何;庞统能随军参谋,又能统帅大军,则是刘备的张良。“张良”早失,蜀军困守益州,不能北伐也是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