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法院奏響優化營商環境“四部曲”

市北法院奏响优化营商环境“四部曲”

市北法院奏响优化营商环境“四部曲”

法治,是營商環境重要內涵之一。

市北區人民法院立足審判執行工作實際,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努力營造穩定公開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積極服務青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強力奏響優化營商環境“四部曲”。去年,市北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18411件,審執結案件17871件,同比分別提高29.1%23.7%;結案率97.1%;今年,審判質量穩中有進,審執效率進一步提高。

“掃黑除惡”最強音

市北法院奏响优化营商环境“四部曲”
市北法院奏响优化营商环境“四部曲”

近年來,隨著臺東商圈、科技街、小港灣等第三產業聚集區的崛起,民營經濟成為貢獻全區生產總值、外貿出口、稅收和就業的主力軍。

著眼於優化安定和諧的營商環境,市北區法院把依法嚴懲涉黑涉惡犯罪作為刑事司法的一項重中之重。根據區委和上級法院部署要求,市北法院成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構建以刑事審判為核心、各部門共同參與的“全院一盤棋”工作格局,為掃黑除惡工作深入開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與有關部門建立協同配合機制,推動全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有序開展。

李某躍及其黑社會性質組織打著“臺東瑤瑤”的惡名在市北區臺東商圈稱霸一方,店鋪業主叫苦連天,社會影響惡劣。公安機關根據工作中掌握線索組建專案組,對該團伙一網打盡,這也是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我市偵辦的首起黑社會性質組織案。該案由市北法院受理後,立即行動,周密部署,組成由院長擔任審判長的7人合議庭公開進行審判,在依法充分保障被告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一審從嚴從快判處主犯李某躍數罪併罰最高刑期25年。對該黑社會性質組織的公開審判,是市北法院“打黑除惡”的一記重拳,有效打擊和震懾了黑惡勢力犯罪,有力淨化了市北區營商環境,提升了經營業戶的安全感,保障了區域經濟健康發展。

“民商審判”交響樂

市北區是青島市工商業的發祥地,一批優秀民營企業在這裡蓬勃發展起來。

青島某汽輪公司是我國汽輪機行業重點骨幹企業,但因業務面覆蓋全國各地,合同糾紛不斷。去年,該公司與浙江某公司因承攬合同系列案,涉及訂購合同六十餘份。市北法院的法官在審理這些案件時瞭解到,雙方企業都是在各自行業各自區域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且經營業績都很好,他們之間的矛盾簡單一判了之、強制執行並非不可行,但這樣雙方之間的業務無法繼續開展,也有可能因判後強制執行導致一方企業資金短缺而引發種種不良後果,只有雙方和解才是雙贏唯一之舉。為促成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審判法官先後七下江南,組織雙方調解,對他們曉之利弊。最終法官又利用一次赴杭州為他案解封的時機,再次調停雙方之間的矛盾,雙方企業為法官鍥而不捨的精神所感動,並再三權衡利益得失後達成調解協議,2300餘萬元履行金額分批次償清,雙方的合作關係得以繼續,案件得到圓滿解決。

觀之市北法院所審理的案件,類似上述案例俯仰皆是。僅去年一年,市北法院就審結各類合同、股權、公司治理等商事案件1768件,涉案標的額近20億元。審理金融票據、借貸、保險等民商事案件2300件,為金融機構挽回經濟損失2.8億元,有力保障各類營商主體健康經營發展。

“攻堅執行”進行曲

市北法院奏响优化营商环境“四部曲”市北法院奏响优化营商环境“四部曲”

今年年初,我市一家民營針織企業負責人懸著的一顆心落了地。

2016年,青島某外貿公司承諾青島某針織有限公司,將在近期內支付300餘萬元欠款。然而,到期後,經多次催要,外貿公司始終以種種理由推脫,遲遲不履行還款義務。2018年6月,針織公司得知外貿公司經營不善正準備轉移資產,為此針織公司急忙向市北法院提起訴訟。市北法院受理案件後,在原告的申請下,果斷在立案當日即作出財產保全裁定,並經過財產查控迅速對被告資產採取保全措施,查封了被告名下的不動產及銀行賬戶,避免了財產流失。案件經判決進入執行程序後,今年年初得以快速執結,原告終於拿到了被告拖欠已久的欠款。

去年,市北法院先後開展“百日攻堅”“藍色風暴”等執行行動4次,依法對287名失信被執行人採取了拘傳、拘留、罰款等強制執行措施,公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2批630人次,採取限制高消費措施4678人次,532名失信被執行人迫於壓力主動履行案款1.3億元。

“在執行過程中,既要想方設法維護司法權威,不讓判決打白條,又要在不損害申請執行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多方利益的共贏,實現社會效果。”市北法院執行局工作人員談到執行理念時這樣說。市北法院全力為涉企執行案件開闢“綠色通道”,特別是對涉訴標的額較大的案件,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最大限度縮短執行週期,儘快實現勝訴企業的利益。

圍繞供給側改革工作,針對“殭屍企業”提供無效供給、佔用經濟資源等現狀,市北法院積極開展破產案件的審理,通過破產重整,盤活資產,打通市場主體有序退出的司法通道。2018年,麒麟食品、友訊科技兩家企業即通過“執轉破”通道,從執行程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近年來,市北法院處理企業破產、公司清算等案件15件,確認破產債務4500餘萬元,清算處置企業資產5100餘萬元。其中依法對破產企業青島助劑廠企業資產進行整體拍賣,所得的1300萬元資金全部用於職工工資清償及債權分配;依法對華金內衣廠進行整體拍賣,為青島公交集團巴士公司順利搬遷提供了條件,助推啤酒街改擴建項目推進實施。破產清算案件的妥善處理,實現了市場出清和企業提檔升級,為優化營商環境清障化瘀。

“惠民安商”和諧歌

市北法院奏响优化营商环境“四部曲”

某建築公司在青島承包施工房地產項目,但因開發商資金鍊斷裂,該項目爛尾,工程款遲遲不能償付該建築公司。建築公司1300多名農民工長達三年的時間沒有拿到應得的勞務費,其中還包括130名哈尼族的來青務工人員。市北法院接手案件後,一方面安撫好農民工,另一方面加快對欠款開發商資產處置的進程。涉案項目拍賣款項到位後,市北法院第一時間從中回收資金併發放到1300多名農民工手中,發放勞務費高達2580餘萬元。

市北法院始終秉持依法依規、公平公正為市場主體提供有效司法救濟的精神,讓每一個市場主體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也因此贏得了企業的信任和支持。某(上海)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在與青島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簽訂合同時,特意把合同簽訂地定在市北,並約定發生爭議的管轄法院為市北法院。

3月25日,市北法院又出臺《市北區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司法環境的實施方案》,細化19條措施持續強化服務意識,將行動落實到位。下一步,市北法院將堅持“民營經濟不‘離場’,司法保護不‘缺位’”的理念,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依法保障民營企業權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繼續發展壯大。

—— 本文載於2019年4月12日《青島日報》7版

(點擊“閱讀全文”查看完整內容)

市北法院奏响优化营商环境“四部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