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3月社融信貸增速超預期

3月M2同比增速升至8.6%,新增人民幣貸款1.69萬億元,新增社融2.86萬億元,均超出市場預期。同時,調整後的社融同比明顯上升至11.1%。綜合來看,今年1季度金融條件較去年4季度有較明確的改善,而增長也呈現早期企穩跡象。

3月M2同比增速從2月的8.0%升至8.6%,明顯高於市場預期的8.2%。

經季節性調整後,3月M2月環比(非年化)增速從2月的0.5%上升至0.8%。3月財政存款下降6,928億元,降幅高於去年3月的4,802億元,財政存款同比多降提升M2增速約0.1個百分點。由此,3月財政存款同比增速從2月的7.6%放緩至3.3%。3月M1同比增速從2月的2.0%加快至4.6%,而季調月環比增速從2月的1.0%回升至1.5%,顯示企業、政府現金流好轉。

中金公司:3月社融信贷增速超预期

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為1.69萬億元,超出市場預期的1.25萬億元以及去年同期的1.12萬億元。

新增貸款中,3月中長期貸款份額保持在65.7%的高位,反映實體經濟貸款需求可能邊際改善。同時,隨著2月以來清理短期票據的影響在3月顯然已經不復存在,3月新增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從2月的243億元大幅跳升至8,374億元。

具體看,3月新增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中長期貸款為6,500億元,高於去年同期的4,615億元;3月新增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為4,605億元,高於去年同期的3,770億元。另一方面,3月非銀金融機構貸款環比下降2,714億元。

3月央行報新增社融為2.86萬億元,明顯高於市場預期的1.85萬億元以及去年同期的1.58萬億元。

從社融分項來看,3月信託貸款、委託貸款與銀行未貼現承兌匯票等“非標”資產淨融資再次轉正——3月三項“非標”信貸資產合計餘額淨增824億元,逆轉2月3,649億的降幅。同時,3月地方政府專項債淨髮行2,532億元,明顯高於去年3月的662億元。此外,3月企業債淨融資3,276億元,大體持平於去年同期的3,536億元。

中金公司:3月社融信贷增速超预期

3月社融增速大幅超預期,有幾個原因:

1)貸款的確需求回升,雖然3月有較大的新增短期貸款,但中長期貸款中企業和居民的貸款也同比明顯多增,可能反映基建和房地產需求回暖;

2)3月本來就是貸款社融大月,歷史上僅次於1月,且數量級相差不大——只是因為去年3月下半月銀監會開始大力去槓桿,拉低了大家對3月信貸和社融的預期;

3)基數奇低(去年3月調整後社融年化增速僅5%);

4)非標不再下降,合計環比增加824億元,相比上月趨勢逆轉。

3月金融條件應該出現了明顯寬鬆——銀行融資方面貨幣與信貸週期指標回升,銀行渠道之外,股市和信用債的融資成本也繼續下降。

具體看,

3月調整後的社融同比增速從2月的10.6%明顯上升至11.1%(調整後的社融=社融–地方政府專項債+政府債券):調整後的社融同比增速回升主要受低基數推動——去年3月其環比年化增速驟降至5.1%的低位。經季節性調整後,3月調整後的社融月環比年化增速從2月的10.2%加快至11.0%。

中金公司:3月社融信贷增速超预期

估計3月“準M2”增速也可能顯著上升。假設央行外匯佔款規模環比不變,我們估計3月“準M2”同比增速可能會從2月的9.5%明顯上升至10.0%。

綜合看一季度新增社融,同比多增2.35萬億,人民幣貸款貢獻61%,地方政府專項債貢獻20%,企業債貢獻16%,表外三項非標融資貢獻8%:

新增貸款投放貢獻最大,主要由於:

1)政策引導銀行增加信貸投放,支持實體企業,主要方向為基建以及小微企業。呈現在新增貸款結構端,一季度人民幣貸款的同比多增中,短期的信貸投放貢獻最大,對應小微企業貸款,票據貼現貢獻86%,短期貸款貢獻47%,其次為中長期貸款貢獻12%,對應基建。其餘方面,居民貸款貢獻5%,逐季雖有擾動,但總體消費貸及按揭表現平穩。非銀貸款貢獻-49%,反映信貸投放回歸實體經濟本源。

2)銀行預計市場利率全年或維持低位,甚至繼續走低,更願意在一季度早投放早收益。

地方政府專項債貢獻次之,政府提早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且加大力度以支持基建,符合預期。

企業債發行回暖,主要由於相比18年,發行利率較貸款利率吸引力提升,且對違約的擔憂緩解。

表外三項非標融資貢獻僅8%,反映監管僅稍有放鬆。3月委託貸款負增長重回千億量級,信託貸款一季度未有明顯收縮或由於多數項目集中在年底到期,表外承兌匯票因套利及監管存在季節間的擾動,總體小幅多增。

綜合來看,今年1季度金融條件較去年4季度有較明確的改善,而增長也呈現早期企穩跡象。往前看,我們預計政策組合將“換擋”、更多以通過減稅降費實現的財政擴張穩定總需求增長。

如果政策重點“換擋”,這類“逆週期調節政策”對總需求的提振效應較為“平滑”、持久、且“副作用”較小。以調整後的社融增速為標準看,今年1月廣義信貸增長環比明顯回升,但2-3月有所回調、維持在較為“穩健”的增速。總體而言,與去年過緊的金融條件相比,今年1季度金融條件邊際寬鬆——調整後社融的同比增速從去年12月的10.2%明顯回升至今年3月的11.1%。

往前看,信貸週期有望趨穩,尤其是考慮到去年基數一路下行、同比增速持平甚至上升所需的環比增長都不高。同時,目前的總通脹水平尚未對貨幣政策產生制約。財政部宣佈今年4月起一年中共將減稅降費2萬億元,包括下調增值稅、調低個人所得稅有效稅率、以及降低社保繳費費率。如果這些政策能有效實施,則削減企業和居民部門的稅費負擔有望“接棒”貨幣寬鬆,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措施。

從貨幣擴張的角度看,財政資金撥付加速與信貸需求進一步復甦或將推動信貸週期。除了財政減收對企業和居民部門可支配收入的直接影響之外,我們預計減稅降費的一部分“紅利”將通過降價由企業最終傳導至消費者(的購買力)——同時,減稅降費直接“休養生息”、補充企業部門需求的資本金,有利於權益市場估值抬升。

本文源自中金公司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