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第38届香港金像奖将在2019年4月14日举行。根据入围的片单来看,这一届金像奖虽说难逃疲软的命运,但仍然有一些闪光点,尤其在港片衰落这样的大环境下。从今年的入围电影和影人名单里,不难让人嗅出一丝香港电影试图"摆脱桎梏"的意味。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在唱衰港片的大趋势下,港人热衷北上,当"身份认同"这一历史性障碍不再成为电影的注脚,港片陷入了一种"失语"的狂欢形态,好像瞬间没了灵魂,变得可有可无。今年最佳影片的有利角逐者《三夫》的导演陈果很像是港片发展史的真实写照,在港片的黄金年代,陈果拍出寓意丰富的"九七三部曲"和"妓女三部曲"(前两部)。在告别港片的黄金年代后,他的锋芒和力道消失了,2014年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是他寻求突破的尝试,悬疑cult片设定映射香港现状。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三夫》无疑是《那夜凌晨》中精神指向的延展,无论从题材抑或是内核来看,《三夫》都算得上近年香港影坛最"勇敢"的电影。情色片的外壳像是香港三级片的某种返潮,是致敬也是隐喻,剑走偏锋地刻画了香港社会存在的微妙困境,而这一精髓,是陈果和港片的黄金年代最为重要的连击点。《三夫》的出现,圆了陈果横亘18年的愿望,作为"妓女三部曲"的最终话,《三夫》的奇情怪欲下揭露的是香港这座城市的表象繁荣。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三夫"一语双关,三具欲望难填的身体以及连通海陆空的港珠澳大桥。热衷书写"身份焦虑"的陈果或许代表了港片最本质、最本土化的属性。此前,它已连拿了香港评论协会大奖的三大奖项(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表现堪称强势。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另一有力的竞争者是庄文强导演的《无双》,作为去年的票房黑马,它在无形中被赋予了"港片救世主"的使命。《非常嫌疑犯》式的悬疑反转设定,精妙的剧情编排,层次感极强的人物刻画,在诠释"真与假"的主题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算得上近年来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港片。剧本本身所蕴含的双重变奏,可以看作是对香港的"虚假与繁荣"一次彻底的拷问。从个体的视角出发,落笔于整个社会(香港)的痛点,这是庄生的反思,也是他极具胸怀的关怀。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相比前两部的高光,陈小娟的《沦落人》显得不那么起眼,但无疑是一部小成本的不俗之作。与前两部阴郁厚重的基调不同,《沦落人》主打的是温情,镜头对准"主仆关系",折射的是香港城市化现象下涌动的人情日常,剧本虽说中规中矩,但在对情感起伏的把控上恰到好处,不过分煽情,又不过分克制,兼具幽默和温暖,是《触不可及》的港版,也是《桃姐》的延续。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流动的"善良",横亘于松弛有度的叙事节奏里,它是香港这座快节奏的大都市里弥足珍贵的品质,或者说,《沦落人》是一次颇为细腻的对"善良"的呼唤。在越来越极速的电影圈,愿意花时间去描绘这些平淡无奇的瞬间的导演越来越少。将时光推回到十年前的金像奖上,那一年,许鞍华凭着《天水围的日与夜》征服了全港,抛开电影本身远超一流的质量不说,我想打动港人的还有一点,那便是对"港民市井生活"永不疲倦的终极探索。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琐碎的慢节奏叙事里所具备的温情力量是港产电影在千禧年之后所欠缺的,《沦落人》重拾了这一宝贵的精神。或许比起《无双》中的残酷真相,《三夫》里的迷茫和困顿,《沦落人》更像是一个崭新和光明的出口,它佐证了"善"的力量是能够帮助港人走出困境的。有趣的是,《沦落人》的制片人正是陈果,这样的连结似乎暗示了香港导演对香港未来的美好寄托。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在最佳女主的角逐里,曾美惠孜是大热。不夸张的说,她一个人构成了《三夫》的尺度,考量的是边缘人物,更是整个社会,充满缺陷的,不完美的,病态的,扭曲的,在她身上,你毫不费力就能强烈地感受到边缘人物的无力反抗和迥异价值观的冲突。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小妹这个角色的驾驭难度之高,使得很多演员对《三夫》都望而却步,曾美慧孜却一人扛下,为了这部电影,她几乎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身体作为一种工具,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电影,就冲这样的精神,完全配得上"最佳女主角"这个奖项。而凭着《非分熟女》入围的阿sa,或许受限于角色本身的空间,相比起来就显得平庸很多。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最佳男主的角逐基本也是毫无悬念。前面提到的《沦落人》,其成功有一个功不可没的因素:黄秋生的精湛演技。此前,黄生已经拿过了两次金像奖,一次是凭着《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拿到了第十三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一次则更早,在第五届的金像奖上他凭着《千言万语》征服了评委。这些年来,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越来越成了一个"论资历话事"的比赛,从刘青云到郭富城,从林家栋再到古天乐,对于这样隐性的游戏规则,大家都心照不宣, 这些影帝演技好是一回事,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了香港影坛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港片的衰落没有以"硬着落"收场或许也多亏了这些老戏骨在撑着局面。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话说回来,黄生戏路广是人尽皆知的,只有想不到的角色,没有演不了的角色,这句话套用在他身上再恰当不过。当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黄秋生饰演一个被艰苦生活吞噬的可怜人时,一个被生活抛弃的"沦落人"时,没有人是不为之动容的,他真正诠释了演员的最高境界——毫无痕迹。而在讲述变性族群的《翠丝》里有十分突破表现的姜皓文饰演的同样是边缘人,为了将性别错位的人物心理更好呈现出来,他在影片里大胆尝试女装造型,做到了"和角色融为一体"。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虽说饰演《逆流大叔》的吴镇宇的表演同样可圈可点,但是最大羁绊仍是剧本能提供的空间和格局太小,此前陪跑了四次的吴镇宇很可能逃不过继续陪跑的命运;凭着《无双》入围的周润发和郭富城的演技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不过若是以"动人"为标准,个人认为姜皓文和黄秋生的角色更符合金像奖的主旨。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最后想说的是最佳导演的竞争。我想,对于如今的金像奖来说,能担当得起"最佳导演"这一头衔的导演必然需要有某种"前卫"的思想,这种前卫指的是在固步不前的港片制造体系里寻求变化,同时也需要某种"保守"的意识,将浮夸的后港片时代拉回"小人物之悲喜"的镜头系统里。简单说,最佳导演是具有拿捏 "变"与"不变"维度能力的人。而纵观入围的陈果《三夫》,庄文强《无双》,林超贤《红海行动》,新人导演陈小娟《沦落人》以及陈咏燊《逆流大叔》,陈果和庄文强或许是今年最适合的人选。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前者设置了一个反常规的框架去探讨香港社会价值观的动荡,后者则透过伪钞制造业这一崭新视角去探索人性,甚至庄文强在这一点上去得更远,他很好地利用了"周润发"这一港产元素,从一个纵向维度去追溯那个真实的"黄金年代"并委婉抨击了当今香港电影产业的虚无幻象。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窥“后港片时代”,是衰落还是复兴?

时间飞逝,金像奖马上就来到了它的第三十八个年头,在金马奖早已展开怀抱接纳各方电影,前者仍旧在"港片"的体制内裹足不前,但或许这也是它最弥足珍贵的一点,即使健忘的现代人已逐渐将它忘记,它仍然在"念旧"的深渊和"展望"的怪圈中徘徊着向前走,今年必定是集体的一次有力反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