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扯淡脱蜀黍在“脱电影”开设个人专栏,发布关涉经典老片和电影史的小短文。没想到啊,蜀黍竟然能在而立之年开设专栏,走上人生巅峰,一瞬间就老泪纵横了。扯淡脱蜀黍也算是看了蛮多年电影,读了蛮多年电影书,习得了些杂七杂八的知识,很有一股装逼炫耀、满足虚荣心的动力,这个专栏就满足了我这龌蹉的欲望。第一个月,蜀黍整了四篇关于香港电影的文章,给大家见见笑。第一篇文章就是这篇《“港片”前浅史》。
说起港片,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啦,尤其和蜀黍一样的八零后,那都是看着港片长大的。可是细想起来,我们关于港片的概念大多是来至于星爷式的喜闹剧;或是成龙为代表的功夫片。它们都是来自于八零年代中后期的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或之后,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原音是粤语,而对于我们南宁影迷来说,这一点极其重要,它才是港片根植于岭南文化的最大表征。然而,作为中西贸易文化的汇聚之所,香港电影的历史之长和面貌之多元远超我们的一般认知。下面,蜀黍就极为粗陋地简单聊一下“港片”之前的香港电影史。
较为公认的电影诞生时间是1895年12月,而香港仅在16个月之后就留下了这个21世纪皇冠艺术的踪迹。据考证,1897年的4月份,美国人莫瑞斯-查维特(Maurice Charvet)就在香港大会堂放映了一些新闻纪录和风光片段。此后,各路外国放映师便常以香港作为转运点,穿梭于内地与海外进行放映生意,而香港也得此便利而成为中国地区电影活动最频繁的地方之一。然而,这些活动几乎完全由外国人控制,大部分是放映,拍摄制作极为稀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14年。
据最新的考证,1914年,美国人布拉斯基在华成立亚细亚影片公司,分别于上海和香港设立制片公司,并在香港拍摄了《庄子试妻》、《瓦盆伸冤》、《偷烧鸭》等共四部短片。我岭南不愧是“大吃国”的杰出代表,第一次拍电影就和烧鸭干上了。这批影片技术班底还是由外国人把持,但是题材剧作以及表演是由香港清平乐白话剧社提供,香港电影由此真正拉开了序幕。而这批参与制作的华人里就有诸多日后早期华语电影的先驱和中坚人物,尤其其中的黎民伟更是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大家熟知的香港女星
黎姿就是黎家的后人。然而由于时局和经济情势的动荡,香港本土的电影制作发展缓慢,即便已有华人自组公司制作影片,然制片数量不多,值得一记的是第一部香港本土制作的剧情长片《胭脂》(1925年)以及第一部在香港公映的粤语全有声片《白金龙》(1933年)。后者虽制作于上海,但剧本来自粤剧名伶薛觉先的名作,亦由薛主演,可以说是让岭南文化最鲜明的特征粤语正式成为电影的一部分,香港电影的特征与轮廓已然形成。
随着有声片时代的到来,香港电影开始迎来它的第一个黄金期。当然,这其中还有个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因素——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展开。由于内地战事的持续吃紧,尤其是1937年上海沦陷,内地电影人携着电影资产大量涌入这块尚未被战火殃及的电影重镇,再加上本土电影人进一步地成熟,这一期间香港电影的产量明显增加,其中不少是抗日救亡的“国防电影”,出产了不少佳作,如蔡楚生导演的《血溅宝山城》(国语)、卢敦执导的《烽火故乡》(粤语),即便是侧重娱乐化的作品中也有“国防”元素参与其中。更为重要的是,沪港两地电影人的第一次如此紧密和大规模的交流,使得香港电影在制作水准上与题材扩宽上都提高不少,是香港电影传承上海电影的第一个高峰。然而随着香港与1941年沦陷,这个黄金期戛然而止。
好了,普通如你我的观众可以在此划条分割线。上述时期的电影作品由于拷贝保存以及商业上的原因,在市面上极少能够看到,只能期待拥有幸运的机会(比如展映)一睹这珍贵的历史。而接下来提到的电影作品还是有机会能通过各种渠道在自己家看得到的,尤其是邵氏电影公司的出品。
抗日战争结束后,香港电影制作逐渐复苏,新成立的两家大片厂制的公司大中华和永华公司不断接受因政局不稳以及电影检查日益严苛而南下的上海电影人,制作出了品质优良的国语作品,如朱石麟导演的《清宫秘史》。而后随着内地政局的动荡变化,国语制片业逐渐分为左右两派,在意识形态以及制作上出现了鲜明的区分,虽然也产出了不少佳作(如《一板之隔》、《孔夫子》等),但碍于政治局势的纷争以及无法融入香港本土市民文化而发展有限。反观粤语电影制作,则在吸收上海影人进步思想与精良技艺创作出《危楼春晓》《败家仔》等格调佳作之余,在娱乐类型片上亦多有成果,比如早期由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功夫系列片,广受本土观众欢迎,无奈行业布局散乱,难以形成体系化的规模势力。
进入五十年代中期,两家大片厂的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一家是从上海时期的天一影片公司演变而来,由邵逸夫主持的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另一家是由星马华人陆运涛经营的电懋/国泰电影企业。这两家企业都具有较高的制片体系,能够摆脱彼时香港电影界的意识形态纷争,着重电影的娱乐性质,经营灵活,甚至能够引领风潮,从而形成其在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的影坛霸主地位。关于这两家公司蜀黍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做更为详尽的介绍,此处略过不表。
当然,这两家算得上是外来的公司因为要做更大的市场考虑等原因,会更多的拍摄国语片,使得彼时的国语片在香港电影的整体制作中占据较大的优势地位。当时的粤语电影生产其实在创作上已有不小进步,然而仍然没有摆脱散乱的工业状态,尤其在宣传发行方面,致使其不论在制作上还是市场上逐渐降至低谷。
然而时代的变化才是搅动电影行业变化的根本。六十年代末开始,全球进入一个思想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香港作为中西交汇地,自然极受影响。许多香港本地出生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逐渐摆脱中原形态思维,形成以岭南文化为根基,融汇西方文明而成香港本土意识和身份认同,因此,在旧式粤语电影衰亡的同时,新式的更为现代化的粤语电影随着电视影响力的增大而出现。此时,看准了时代变化的邵氏旧臣皱文怀于七十年代初组建了嘉禾影业公司,以注重独立制作的“卫星制”抗衡邵氏的大片厂制度,扶持制作了李小龙的功夫电影、许冠文的市民喜剧(《半斤八两》、《鬼马双星》等)以及成龙的功夫喜剧等具有本土特色粤语电影。而邵氏固守不化,终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国语电影的制作也随之衰落。及至电视台出来的一批年轻人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制造出轰轰烈烈的香港电影新浪潮,国粤语电影不再有鲜明的分野,而是归于一个完全是为粤语电影工业体系的香港电影中,我们大家熟悉的香港电影概念就此形成。
好啦,东拉西扯了这么多,但其实香港电影的发展流变内容丰富得多,这仅是冰山一角罢了。如果这篇文字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扯淡脱蜀黍在这里向你推荐两本不错的香港电影史专著:罗卡与法兰宾合著的《香港电影跨文化观》和赵卫防撰写的《香港电影史》,这篇短文大部分知识来自这两本书。在此,感谢三位作者,也感谢耐心读完这篇文字的各位粉丝!
更多电影历史可关注『脱电影』!
妞蜀黍等你来调戏~
更多精彩,尽在迷影!
閱讀更多 迷影咖啡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