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州三坊七巷走出的歷史名人

近代以後的重要歷史事件,如虎門銷煙、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盧溝橋事變等等,都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關節點。從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在這些事件中扮演了時代推手的角色。

林則徐

林則徐被稱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漢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郊區一帶),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是中華民族抵禦外辱過程中偉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績是虎門銷煙。官至一品,曾任江蘇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他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對西方文明成果採取積極的瞭解和吸收併為我所用的態度,故能成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之開風氣者”。三坊七巷旁的澳門路有林則徐祠堂。

沈葆楨

沈葆楨是中國“船政之父”。沈葆楨(1820—1879)字翰宇,又字幼丹。福建省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末重臣,諡文肅。晚清“同治中興”時洋務運動的重臣之一,先後曾任總理船政大臣及南洋大臣,對臺灣近代史也有重要影響。葆禎妻林普晴是清朝著名大臣林則徐的女兒。在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中,被推向前臺。他擔任福建船政大臣,負責造船、練兵和人才培養,為組建福建水師、南洋水師而努力,成為早期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引進西方科技的先驅,我國近代教育和近代海軍的創始人之一。他腳踏實地、不遺餘力地將林則徐、魏源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付諸實踐。

曾宗彥

曾宗彥(1850—1912)是“近代陸軍之父”。曾宗彥居於安民巷。他甫任江南道監察御史,便於1898年5月,上書光緒皇帝《時艱孔迫,宜用洋操剋期練軍陸軍折》。他主張:“為今之計,莫若先盡各省已有之餉,練各省洋操之兵,但求其精,不患其少。”即以新法精練陸軍。並提出必須“整頓軍隊,各省陸軍一律政習洋操,尤以東三省為急”。光緒皇帝十分重視,立即下諭:“今日時勢,練兵為第一大政,練洋操尤為操兵第一要著。惟須選教習以勤訓課,核餉力以籌軍實。”曾宗彥的奏摺,引發清廷兵制改革,所以有人稱其為“近代陸軍之父”。

嚴復

嚴復(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漢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響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是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嚴復出生在一個醫生家庭裡。1866年,嚴復考入了家鄉的福州船政學堂,學習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學知識,五年後以優等成績畢業。1877年到1879年,嚴復等被公派到英國留學,先入普茨茅斯大學,後轉到格林威治海軍學院。留學期間,嚴復對英國的社會政治發生興趣,涉獵了大量資產階級政治學術理論,並且尤為讚賞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

林旭

林旭(1875—1898)為“戊戌六君子”之一。少年即穎絕秀出,為特達奇才。他追隨康有為參與維新變法,歷時百日,被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守舊派殺害,年僅24歲,其英名永載史冊。

林長民

林長民(1876—1925),福建閩侯(今福州)人,“五四”運動引發者。1919年5月2日北京《晨報》與《國民公報》上出現《外交警報告國民》的文章,作者林長民驚呼:“山東亡矣,國將不國,願四萬萬眾誓死圖之。”言辭懇切而沉痛。事情緣於1918年的巴黎和會:彼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外交總長陸徵祥奉命出使巴黎和會,總統徐世昌特設外交委員會,聘林長民為委員會主任兼事務主任。日本與英法三國秘密約定,戰後由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既得侵略權益;並同曹汝霖約定,由日本出資建設“濟順”、“高徐”兩條鐵路,藉此進一步控制中國。林長民知後氣憤難平,決定向國人披露此等外交黑幕與賣國行徑,遂於1919年5月2日發表文章,並由蔡元培校長告知北大學生及北京各高校學生。一石激起千層浪,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12所學校的3000多名愛國學生群情激昂地舉行遊行示威,“五四”運動就此爆發。林長民女兒林徽因,為建築學大家,在詩歌、戲劇、散文方面頗有造詣,被譽為“一代才女“;女婿為梁啟超之子梁思成。

林覺民

林覺民(1887—1911),字意洞,號抖飛。漢族。福建福州人。1900年入福建高等學堂,開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學說。1905年回鄉與陳意映結婚。1906年自費去日本留學,專攻日語。翌年補為官費生,入慶應大學文科,攻讀哲學,兼習英文、德文。此間積極從事革命活動,並加入同盟會。1911年春,得知黃興、趙聲等在香港建立統籌部,籌劃廣州起義,遂赴香港,後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4月24日夜,在香港給父親及妻子寫下絕命書,情真意切地表達了對親人的愛及為國捐軀的決心。4月27日,陳更新等率福建志士進入廣州。下午5時30分,隨黃興勇猛地攻入總督衙門,縱火焚燒督署。衝出督署後,轉攻督練所,途中與清巡防營大隊人馬相遇,展開激烈巷戰,受傷力盡被俘。清兩廣總督張鳴岐、水師提督李準親自在提督衙門內審訊,他毫無懼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談,綜論世界大勢和各國時事,宣傳革命道理。又在堂上發表演說,談到時局險惡的地方,捶胸頓足,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後奉勸清吏洗心革面,獻身為國,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被關押幾天,滴水米粒不進,泰然自若地邁進刑場,從容就義。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冰心

冰心(1900─1999),人稱“世紀老人”,福建長樂人,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作家,兒童文學家,崇尚“愛的哲學”,母愛,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聖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在南后街與楊橋巷交界處有她的故居,在她的散文名篇《我的故鄉》中,留下了對故居情真意切的描述:“我記得在我11歲那年(1911年),從山東煙臺回到福州的時候,那時我們的家是住在‘福州城內南后街楊橋巷口萬興桶石店後’。這個住址,現在我寫起來還是非常地熟悉、親切,因為自從我學會寫字起,我的父母親就時常督促我給祖父寫信,信封也要我自己寫。這所房子很大,住著我們大家庭的四房人。祖父和我們這一房,就住在大廳堂的兩邊,我們這邊前後房,住著我們一家6口,祖父的前、後房只有他一個人,和滿屋滿架的書。那裡就成了我的樂園……”

陳矩孫

陳矩孫(1913—1987)是“一二·九”運動組織者。1935年12月9日,北平數千名學生舉行抗日救國示威遊行,史書記載,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次大規模學生運動”,之後波及全國各地。北平燕京大學學生陳矩孫時年22歲,參與組織了這次大遊行。在遊行的前一個晚上,是他將參與遊行的大部分學生匿藏在釣魚臺。在“一二·九”運動前夕,他以學聯幹部的身份做了大量思想動員工作,將燕京大學的革命學生有效地組織起來,成為“一二·九”運動的中堅力量。

王冷齋

王冷齋(1891年—1960年),福建福州人,家住黃巷,保定軍官學校畢業,“七七事變”見證者,抗日英雄。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時,任河北省第三行政區督察專員兼宛平縣長。在日軍攻擊宛平城前,他轉移民眾,避免了更大的傷亡。事變中,王冷齋調動城內警察積極配合駐軍,堅決反擊敵人,保住了城池。他還專門舉行了一次記者會,向公眾說明日軍主動攻擊盧溝橋的情形。自盧溝橋事變後,日軍開始全面侵華,抗日戰爭爆發。抗戰勝利後,王冷齋作為“七七事變”的重要見證者出席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被稱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王牌證人”。解放後,任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成員、北京市文史館副館長,1960年在北京逝世。

鄭孝胥

鄭孝胥(1860-1938),中國近代的政治人物、書法家。福建省閩候人。1882年清光緒八年舉人,曾歷任廣西邊防大臣,安徽廣東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後以遺老自居。1932年任偽滿洲國總理大臣兼文教總長。善楷書,取徑歐陽詢及蘇軾,得力於北魏碑。所作蒼勁朴茂。為詩壇“同光體”倡導者之一。

陳寶琛

陳寶琛(1848年-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又號聽水老人。福建閩縣螺洲人。曾祖父陳若霖官至刑部尚書。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陳寶琛兄弟6人,3人進士,3人舉人,人稱“兄弟六科甲”。光緒元年(1875年)擢翰林侍讀,與學士張佩綸、通政使黃體芳、侍郎寶廷等好論時政,合稱“清流四諫”。光緒六年(1880年),充武英殿提調官。翌年,授翰林院侍講學士,纂修《穆宗本紀》。光緒八年(1882年)任江西學政,重修白鹿洞書院。光緒十年(1884年),上疏《請募勇參用西法教練》,主張“變化以盡利,任人以責實,籌餉以持久”,中法戰爭失利,受牽連,被降五級,回鄉閉門讀書,修葺先祖“賜書樓”,構築“滄趣樓”。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任鰲峰書院山長。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任福建鐵路總辦,修漳廈鐵路。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創立全閩師範學堂(今福建師範大學)。宣統元年(1909年)奉召入京,擔任禮學館總纂大臣,宣統三年(1911年),陳寶琛任溥儀老師,賜紫禁城騎馬,1912年2月12日,清帝遜位,追隨溥儀。命修《德宗實錄》。1921年,修成《德宗本紀》,授太傅。1923年,引薦鄭孝胥入宮。張勳復辟時,推舉為議政大臣。1925年隨溥儀移居天津。1932年,成立滿洲國,寶琛專程赴長春探望溥儀。後病逝於天津,諡文忠。有藏書10萬冊,“清末陳氏私家藏書之多,冠於全閩”。著有《陳文忠公奏議》、《滄趣樓文存》、《滄趣樓詩集》、《滄趣樓律賦》、《南遊草》等。

鄧拓

鄧拓(1912年2月26日-1966年5月18日),原名鄧子健、鄧雲特,筆名馬南邨,左海等。福建閩縣(今福州)人。中共宣傳戰線重要成員,長期擔任《人民日報》社長等中央主要宣傳機構領導職務。後因多次未能領會毛澤東政治部署之意而遭到訓斥,並被撤銷人民日報社實際職務,文革前夜因政治批判而自殺身亡。

甘國寶

甘國寶(1709年—1776年),字繼趙,號和庵,為中國清朝武官官員,出生於福建福州府古田縣二十六都(今福建寧德市屏南縣小梨洋村)。雍正元年(1723年)武進士。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奉旨接任黃士俊擔任臺灣鎮總兵,後並輾轉擔任兩任該官職。是臺灣清治時期此期間,受臺灣道制約的臺灣地區最高軍事首長。擅山水畫,尤工於畫虎。今福州市三坊七巷的文儒坊中有甘國寶故居。

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諡文襄,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鎮壓陝甘回變和收復新疆(清收復新疆之戰)等重要歷史事件。左宗棠1865年升任閩浙總督。1866年上疏奏請設局監造輪船,獲准試行,即於福州馬尾擇址辦船廠,派員出國購買機器、船槽,並創辦求是堂藝局(又稱船政學堂),培養造船技術和海軍人才。旋改任陝甘總督,推薦原江西巡撫沈葆楨任總理船政大臣。一年後,福州船政局(又稱馬尾船政局)正式開工,成為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軍機大臣。時值中法戰爭,法國艦隊在福州馬尾發動突然襲擊,福建水師全軍覆滅,左宗棠奉命督辦福建軍務。11月抵福州後,積極佈防,並組成“恪靖援臺軍”東渡臺灣。1885年病故於福州。

郁達夫

郁達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鬱文,字達夫,幼名阿鳳,浙江富陽人,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沉淪》、小說《遲桂花》等。1936年春,郁達夫來福州,住南臺基督教福州青年會宿舍。稍後,因他兼任省政府公報室主任,公務繁忙,從南臺到省府路很不方便,就在光祿坊早題巷1號賃屋居住。1937年歲首,郁達夫訪問日本、臺灣歸來,因夫人王映霞來福州,在光祿坊劉宅(劉家大院)賃屋居住。1938年3月,郁達夫離開福州,赴武漢參加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的抗日宣傳工作。1938年12月,郁達夫流亡南洋。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