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视觉中国”会遭遇严重危机?它违背什么财富原则?

最近,“视觉中国“遇到了上市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其"

维权式"的经营模式备受质疑。版权风波事件仍在蔓延, 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连续封死跌停, 股东的财富大幅缩水,网站也被整顿,甚至面临彻底关闭的风险。

为什么”视觉中国”会遭遇严重危机?它违背什么财富原则?

公平公正

这里总结一下,视觉中国的经营逻辑

一、有很多图片没有申请版权,我来注册申请版权;二、以很低价格和许多图片源头签约,获得大量图片,三、再搜索,看谁用了我的图片,特别是企业,然后提起诉讼,巨额索赔。四、索赔不是目的,而以自己的规模经营、专业维权的成本,倒逼企业强行签约年度服务。每天平均诉讼案达到91起/天,法院开庭俨然是正常的“销售约会“。

我们可以感觉到,视觉中国这样的做法,看似合法,但明显感觉不合理,违背了公平公正的财富原则。主要以下几方面:

为什么”视觉中国”会遭遇严重危机?它违背什么财富原则?

合法合理的法治精神

一、图片资源的合法性的问题。

所谓的版权,只是形式上合法,实质上,图片权益真的就是属于视觉中国吗? 有人物肖像权,图片设计的知识产权,甚至把国徽,国旗图片也作为申请版权对象?世界上,本来有很多公共资源,你申请版权就一定这样不合理的缴费吗?

二、企业经营之道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里,真正的智慧不是打官司赢人家,而是避免官司。比如《易经》讼卦不是教人如何诉讼,也不是要赢得诉讼,而是如何尽量避免诉讼。视觉中国有意发起诉讼,增加司法成本,倒逼企业签约,违背了中国文化中的”和文化”精神,也违背了契约精神的本质,自愿契约原则。

三、违背了互联网的共建共享精神。

互联网带给人们的好处是共建共享

,通过网络把闲置的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价值,但是这个价值和好处应该共享的,因为互联网平台依赖共建。不仅仅视觉中国这个案例受到关注,前些时,腾迅诉讼多闪侵权,说用户头像和昵称使用权,也受到人们质疑。微信的头像和昵称的权益到底属于用户,还是平台?虽然用户授权了,形式上合法,但是不合理。

四、违背了公平合理的财富之道。

古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的道,不是投机取巧的方法,而是道德的道。财富之道,是”给予”,而不是“索取“,回报是应得那部分。图片的价值大部分是创作者,而不是图片整理、搜索平台。平台获得部分是其收集、整理,分配、交易的价值,绝不是全部的收益,现在视觉中国,利用信息和谈判不对称,廉价获得很多本属于公共的资源或共享的东西,以增加诉讼成本方式,获取“不义之财“,违背了公平公正的财富之道。

为什么”视觉中国”会遭遇严重危机?它违背什么财富原则?

财富之道

总之,从视觉中国案例,我们发现,凡是不依靠创造价值,获取收益的经营,隐藏着危机根源,不是长久之道。人常说,赢了官司,输了财,积怨太深,终会迎来恶果和报应。

要解决互联网图片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还是要创新技术,比如,用区块链智能合约确权和交易,通过人工智能事先防止侵权,绝不是增加诉讼成本,违背契约精神,投机取巧的方式。那些妨碍社会进步的东西,会成为人们绊脚石,一定要搬掉

思之链,让思想创造价值,链接倍增财富,区块链共建共享生态是未来的价值互联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