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雅調唱鄉俗 漁鼓絲竹品太康道情

民間雅調唱鄉俗 漁鼓絲竹品太康道情

民間雅調唱鄉俗 漁鼓絲竹品太康道情

(新浪微博@大話戲壇)

河南開班培養傳承人 千年劇種煥新生

河南周口的太康縣一帶,有一個著名的稀有劇種--道情戲,這種戲最早產生於唐代時期、道士與百姓的傳道或化募過程中。在清末民初,道情戲是太康縣百姓的重要娛樂方式,甚至有「想要一輩子不生氣,就聽太康道情戲」的諺語。如今,道情戲已經成為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還作為當地的代表性文化登上央視戲曲春晚。 ■香港文匯報記者 戚紅麗 周口報道

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道情戲起源於道士們傳道或者化募時所敘述的道家之事和道家之情。他們敘情的方式就是打漁鼓,唱道歌,所以道情戲又被稱為「漁鼓戲」。隨著道情戲流傳,其宗教色彩逐漸淡化,成為一種民間娛樂方式。千年過去,在河南周口的太康一帶,還能找到道情戲曾經繁盛的痕跡。在太康縣民間,流傳著「寧叫面發酸,也要聽聽道情班」、「不怕家中遭了賊,也得看看朱錫梅(道情戲國家級非遺傳人)」等諺語。

據該縣道情藝術保護傳承中心主任張天印介紹,道情戲在明末清初之際落地太康縣,在1820、1830年代最為興盛;當時全縣的道情戲班至少有二十個,專業的從業者達二三百人;其劇目主要靠口耳相傳,比較有名的口授劇目有《打萬監生》、《勸鄰》、《皮襖記》等;題材多是百姓的家長裡短。

「百姓聽戲,就是在勞作之餘圖個樂子。」張天印說。「所以道情戲的曲調歡快流暢、吐字清晰,唸白少、唱腔多,在豫劇的基礎上加入了彈舌音,鄉土氣息特別濃厚,而且臺詞比較口語化。」

劇目整理有序 傳承逐漸正規

從最初的口耳相傳到如今的劇目整理和檔案歸類,道情戲的傳承方式也在變化。在道情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同時也是道情藝術學校裡,可以看到陳列著的道情戲劇目以及每一次演出的光盤、文檔、照片,讓人對道情戲的流傳和脈絡有了清晰的認識。道情戲每個階段的發展和榮譽也是有據可查。據張天印介紹,道情戲保留的劇目超過160個;內容也做到了與時俱進,比如1970年代反映當時進步主題的《前進路上》、2017年獲得國家群星獎的《婚姻驛站》等劇目。

戲班踏各省 曾赴港交流

太康縣道情藝術學校工作人員介紹,道情戲的演出範圍遍及河北,也到過湖北、山東、安徽等省。2017年春節,道情戲登上央視戲曲春晚;2017年11月,道情戲班跟隨中國戲曲促進會走進香港,向香港的同胞展示了太康道情戲的魅力

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太康道情藝術學校曾經先後開過7班,為道情戲的傳承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包括道情戲省級非遺傳人、道情藝術保護傳承中心主任張天印在內的道情戲骨幹,均從此學校畢業。但是,由於道情戲是稀有劇種,願意學習的年輕人並不多;主動學習的年輕人都是從小跟隨祖輩入行,對戲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太康縣現存道情戲班十餘個,演出渠道包括古會、廟會、生日慶典等。(來源:香港文匯報記者戚紅麗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