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邦電子轉戰科創板:突擊入股問題待解 遭起訴有開發區股東撐腰

去年闖關創業板被否,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邦電子”)向資本市場進發的決心不滅,今年轉而向科創板進軍。


花朵財經(F-Finance)注意到,4月10日,上交所新增受理方邦電子的科創板上市申請,這也讓後者成為科創板第一家已受理的廣州企業。

方邦電子選了個好行業,其在招股書中表示,目前在行業內的競爭對手僅有拓自達、東洋科美等少數廠家。


但花朵財經研究發現,雖然競爭對手不多,實際上,方邦電子紛擾不少。

此前,方邦電子闖關創業板時,就遭到拓自達以知識產權侵權為由的發起的訴訟,這也被外界解讀為競爭對手試圖“狙擊”上市。

花朵財經發現,在遭遇上述知識產權訴訟時,方邦電子所在開發區曾實力為方邦電子“撐腰”。在勝訴後,開發區入股的投資平臺 ,便以股權受讓的方式,參股了方邦電子。

另一方面,花朵財經統計發現,此番提交科創板招股書前的三個月內,方邦電子2次獲得投資,共3家投資機構以受讓股權方式突擊入股,其中,小米基金更是在半個月前才投資,時機選擇得非常“恰當”。

1.

去年IPO時被同行起訴索賠近億元


招股書顯示,方邦電子成立於2010年12月,主要產品包括電磁屏蔽膜、導電膠膜、極薄撓性覆銅板及超薄銅箔等,其中電磁屏蔽膜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成立不足9年,方邦電子已成為行業內全球領先企業,其目前是全球三大手機屏蔽膜生產商之一,業務規模及市場佔有率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二,主要客戶包括旗勝、景旺電子、上達電子等,產品主要應用於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等手機廠商。

方邦電子轉戰科創板:突擊入股問題待解 遭起訴有開發區股東撐腰

這或許也是方邦電子不懈衝擊資本市場的底氣。

方邦電子選擇的上市標準是: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

花朵財經注意到,2016年至2018年,方邦電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90億元、2.26億元和2.75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989.87萬元、9629.11萬元和1.17億元。符合上市標準。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成立不足9年,方邦電子就做到了行業前三,(好吧,行業競爭對手比較少,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去年,還想著能去創業板走一遭,通過IPO方式多募集點資金,這就引起了同行的“照顧”。

根據方邦電子在創業板招股書中披露,公司主要競爭對手拓自達曾起訴方邦電子侵害其發明專利“印刷佈線板用屏蔽膜以及印刷佈線板”,向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請求判令方邦電子賠償9272萬元。2017年7月,法院駁回了拓自達的全部訴訟請求,但之後拓自達又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方邦電子轉戰科創板:突擊入股問題待解 遭起訴有開發區股東撐腰

然而,花朵財經未能在方邦電子的科創板招股書中找到公司就此事的披露結果。但經互聯網搜尋發現,前述訴訟經過二審,終究還是方邦電子勝訴,這也給了其繼續資本市場征途的勇氣。

對於申請科創板上市的企業,研發投入也是較受關注的指標。

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843.7萬元、1943.97萬元、2165.78萬元,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69%、8.59%、7.88%。公司研發人員數量佔員工總數的比例為21.51%,滿足“公司科技研發人員不低於公司人數佔比10%”的科創板上市要求。

至於具體募投項目及金額,方邦電子在招股書中宣傳稱,擬使用募集資金10.58億元,按照輕重緩急程度分別投資於擾性覆銅板生產基地、屏蔽膜生產基地、研發中心等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2.

小米和開發區投資平臺突擊入股


前面說到,雖然在此次招股書中,方邦電子並未談及被同行起訴一事的結果,但花朵財經已經確認,該訴訟經二審認定,方邦電子勝訴。

然而,方邦電子所在廣州當地官媒的報道,曾將這一案例作為開發區政策為企業“撐腰”的典型進行宣傳,也引起了花朵財經的注意。

該報道稱,方邦電子在受到同行起訴後,廣州開發區及時提供法律援助,不僅推薦區內律所,還請專業法律人士分析應訴策略,在長達1年的“知產交戰”時間內,還不斷向法院跟進案情的進展。

不僅如此,法院二審判定方邦電子勝訴後,廣州開發區按照政策,還給予了方邦電子30%的訴訟補助,總計90萬左右。

方邦電子轉戰科創板:突擊入股問題待解 遭起訴有開發區股東撐腰

根據上述報道的時間點,我們可以輕易發現,廣州開發區為方邦電子提供法律援助等,是在2018年3月二審勝訴前一年多時間裡,勝訴後,還給予其90萬元補助。

另一方面,花朵財經在方邦電子此次發佈的招股書中發現,今年1月,也就是方邦電子此次提交科創板招股說明書的3個月前,廣州黃埔斐君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受讓方邦電子股東劉軍持有的2%股份,從而成為方邦電子的股東,搭上了通往創業板的列車。當時,120萬股的交易價格為3000萬元,即25元/股。

方邦電子轉戰科創板:突擊入股問題待解 遭起訴有開發區股東撐腰

價格不是重點,廣州黃埔斐君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身份才是關鍵。

花朵財經查詢發現,黃埔斐君成立於2018年12月,廣州開發區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其40%股份,持股比例最高。簡單來說,方邦電子新晉股東黃埔斐君是廣州開發區管委會持股的投資平臺。

方邦電子轉戰科創板:突擊入股問題待解 遭起訴有開發區股東撐腰

在得到法律援助、訴訟補助後,方邦電子在科創板擬IPO前夕,引入廣州開發區作為股東之一,也可以算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了。

而對於廣州市開發區管委會旗下的黃埔斐君來說,若方邦電子最終能夠成功登陸科創板,其突擊入股的回報無疑將是巨大的。

實際上,花朵財經還發現,同樣突擊入股的,可不僅黃埔斐君。

4月10日,上交所新增受理方邦電子的科創板上市申請。就前十幾天,3月26日,小米基金卻恰好突然入股方邦電子。

根據招股書,3月26日,葉勇與小米基金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約定葉勇將其持有的方邦電子的3.33%的股份合計200萬股以5000萬元的總價轉讓給小米基金。小米基金一躍成為方邦電子的第八大股東。

花朵財經注意到,兩次突擊入股的的股權轉讓價格均為25元每股。

方邦電子轉戰科創板:突擊入股問題待解 遭起訴有開發區股東撐腰

實際上,無論是創業板、中小板還是主板,IPO關注重點之一便是突擊入股問題,這放在新生的科創板上,也不例外。

花朵財經查詢發現,就在3月24日晚間,上交所發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二)》,要求全面核查突擊入股。

在該問答中有以下關鍵信息點:

對IPO前通過增資或股權轉讓產生的股東,應主要考察申報前一年新增的股東,全面核查發行人新股東的基本情況、產生新股東的原因、股權轉讓或增資的價格及定價依據……

新股東與發行人其他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本次發行中介機構負責人及其簽字人員是否存在親屬關係、關聯關係、委託持股、信託持股或其他利益輸送安排……

如新股東為合夥企業,應披露合夥企業的基本情況及普通合夥人的基本信息。

方邦電子轉戰科創板:突擊入股問題待解 遭起訴有開發區股東撐腰

目前,方邦電子算是走出了科創板IPO的第一步,等在它前面的,還有不少需要解答的問題,接下來,花朵財經將繼續對其保持關注。

4月15日,花朵財經通過電話、郵件多次嘗試採訪方邦電子,但截至發稿未能得到回覆。

方邦電子轉戰科創板:突擊入股問題待解 遭起訴有開發區股東撐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