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账突破5000万后,网大被“打回原形”?

文 | Fuki

继去年9月上映的《大蛇》分账金额突破5000万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有余。犹记得去年年底,行业内许多人都在期待着今年的网大市场能够乘胜追击,再创票房新高。然而第一个季度已经过去,这段时间内上映的网络电影不仅没能创下票房新高,连突破千万的作品都屈指可数。网大市场不仅没能迎来春风,寒意倒是倍增。

分账突破5000万后,网大被“打回原形”?


分账突破5000万后,网大被“打回原形”?

(优酷19年、18年1月网大分账榜单)

根据优酷、爱奇艺两家网大头部平台所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分账榜单数据显示,今年的头部作品市场表现普遍低于去年同期。如优酷平台1月榜单分账最高的《东海龙棺》分账金额583万,与去年同期《青天降魔录》的2370万相差一千余万。

分账突破5000万后,网大被“打回原形”?


分账突破5000万后,网大被“打回原形”?

(优酷19年、18年2月网大分账榜单)

2月榜单冠军《唐伯虎点秋香2019》分账金额有所回升,达到1457万,但仍低于去年同期《镇魂法师》的3555万票房成绩。爱奇艺前三月的整体分账表现优于优酷,但同样低于去年同期作品表现。

去年的这个时候,《灵魂摆渡黄泉》早已顺利出圈,成为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口碑票房双收网大。今年已经来到了4月,整整一个季度过去竟没有一部作品能够成为小爆款。2018年全年优酷爱奇艺平台分账票房超千万的影片共有34部,以目前的市场表现,今年追赶去年纪录已经很有压力,刷出新高更是难上加难。头部作品乏力,普遍质量欠佳,网大市场恐怕又要被无情的现实一拳打回原形,梦碎2019。

谁能救网大?这个问题似乎又没了答案。

头部公司转场,青黄不接

分账模式本在网大市场兴起,如今网剧市场却有了后来者居上之势。自2016年爱奇艺首次提出分账网剧模式以来,腾讯、优酷先后入局,2018年全年分账网剧数量已达上百部。这种在付费生态下诞生的用户导向产物给了内容方巨大诱惑,新片场、映美等头部网大公司先后转移阵地,纷纷开始探索分账剧市场

分账突破5000万后,网大被“打回原形”?

网大市场题材始终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开拓新疆土的道路比想象中更为崎岖。如此前有冒头之势的女性向网大,经历数月发展后市场表现并无起色,至今未出现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作品,就连行业内头部公司和部分导演都对其前景感到堪忧。然而同样题材的作品投放在分账网剧市场,效果却要好得多。与网大相比,分账网剧的制作周期相当,但面向的受众范围要比前者大得多,盈利空间也要更广,显然诱惑更大。

而另一方面,主流市场的男性向网大经历了几年发展,质量虽有明显进步,内容和题材却仍在原地打转,已经不可避免地陷入同质化。鹦鹉君观察了最近几周头部平台的网大上新榜单,均发现了新作少和创新少的问题。

分账突破5000万后,网大被“打回原形”?

2019年第一季度除爱奇艺以外的两家头部平台网大上新数量都十分有限,同时,头部作品题材仍然多聚焦于奇幻、仙侠、古装、动作、恐怖、冒险等。少数的像《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和《最后的日出》这类新题材网大,创新可嘉,可惜却均未能得到亮眼的市场成绩。

观众审美疲劳,监管雪上加霜

照此模式发展下去,若头部网大公司将重心转移至分账网剧市场,那么网大市场的头部阵营又将损失几员大将。中后部公司无人能够脱颖而出,网大市场迟早会失去活力,无人创新,故步自封。而这也将直接导致观众们的审美疲劳,市场千变万化,即便是圈层性极强的网络电影,其受众群体的审美也会改变和进化。如果网大跟不上观众的节奏,那么市场将会淘汰它

分账突破5000万后,网大被“打回原形”?

此外,网台趋同的监管政策也对网大市场产生了让人无法忽视的影响。今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了一则《关于网络视听节目信息备案系统升级的通知》,未来,投资超过100万的网络电影作品将由线上发行平台代为备案变为出品方自主备案。

备案主体的变更在无形中将压力转移给了内容方,在政策限制之下,内容方未来在进行创作时必然要着重考虑内容的安全性,行事将更为保守。在这个受众圈本就局限的市场中,路很有可能会越走越窄。第一季度或许只是个开始,至于新规之下网络电影市场是否会产生巨变,一切都是个未知数。

分账突破5000万后,网大被“打回原形”?

2018年,中国网络电影整体分账票房超过6.5亿,年度分账票房冠军《大蛇》票房超五千万。这一振奋人心的好成绩让许多人都开始畅想未来,竖起更高远的新目标。然而2019年第一季度的网络电影市场表现像是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我们不得不承认,《大蛇》可遇不可求,网大市场仍然前景堪忧。

影投人 [公众号ID:movieeye]

有眼力、有脑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视内容制片工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