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退休后义务扫了 21 年马路,遗嘱:丧事从简

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赵鸿宇摄影报道:2018 年 8 月开始,修水县上衫乡上衫村一段四五百米的马路上少了一个年迈的身影。义务打扫 21 年的朱建成老人病了。

" 不要提病情咧。"4 月 11 日下午,记者出发去看望朱建成老人前,村民再三叮嘱。朱建成全家老小从来不跟邻居红脸,村民们感念他的好,生怕记者会冒失地影响老人的心情。

热心:把义务扫地当作锻炼身体

朱建成老人的家并不难找,沿着水泥路往村里头走不到一刻钟,左手边就是老人的家。记者到的时候,三儿媳从家里客厅旁的卧室将老人搀扶出来。头戴旧式鸭舌帽,右手拄着拐杖,老人缓缓走出房门,消瘦的脸庞露出笑容。

" 今年 82 岁了,1997 年退休,当时 60 岁嘛。"2018 年 8 月,老人查出肺积水,打那开始,气色大不如前,苍白脸色能看出老人的虚弱,简单交谈几句,老人依旧思维清晰。他本是某银行修水支行大桥营业所的员工,退休后回到老家,他拿起了扫把。给家里头打扫卫生、给家门口的空地打扫卫生,乃至给附近四五百米的马路打扫卫生,从退休开始,老人坚持了 21 年,直到这场大病。

" 以前在单位工作习惯了,擦地板、打扫活动室,看着脏就扫嘛,退休后没别的事就当锻炼身体了。" 老人两手扶着拐杖,坐在沙发上,在他看来,给村里扫马路就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每天起床洗漱后,扫完地再吃早饭。

老人退休后义务扫了 21 年马路,遗嘱:丧事从简

孝顺:陪老人睡觉、给老人按摩

三儿媳用吸管给老人喂茶、大儿媳给老人吸氧 …… 采访过程中,两个儿媳妇都轻车熟路地照顾着老人。

老人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朱兴无、二儿子朱兴德、三儿子朱星华。" 轮流服侍的吗?每家住多久?" 记者好奇地问。

三儿媳吴年珍放下手里的吸管,楞了一下旋即笑了:" 轮流?对老人不好吧?!大家一起照顾,爸爸住在我家里,以前我们都不在家,他习惯了老二家的饭菜,吃饭大多还在隔壁。"

朱兴无在附近城镇上班,为了方便照顾老人,每天坚持回家。" 三个人都陪爸爸睡觉,怕他晚上有什么需要。老二在村里帮人开车,怕他精神不好开车危险,做大哥的就陪得多点。" 大儿媳吴金花说,清明节期间从深圳回来的老三也陪了爸爸。

谁照顾老人照顾得多?一大家子都没仔细算过这笔账也不会去算这笔账。所有人都觉得孝敬老人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以前我也在深圳,刚开始几次回来看爸爸几天又回去,后来跟老公商量干脆就没去深圳了。" 吴年珍说,老人不舒服的时候,大家都会帮着按摩缓解。" 应该是很疼很难受的,可是他从来不叫不喊。" 几个儿媳看着老人气色不佳,很是心疼。

遗嘱:丧事从简,亲友邻里要和睦团结

儿子、孙子、曾孙,朱建成这一家子已经有 20 余人。" 都很孝顺,很好,我们一家人都不跟邻居吵架的。" 老人说。

村民们感激老人的善意,所以在记者前来采访前,特地嘱咐别提老人病情。不过,老人也知道自己年事已高,健康不再,他郑重其事地说:" 你们来了,我也想跟你们聊聊我对手下人(后代)的 4 个希望和 4 点要求。"

"4 个希望,就是遗体火化、不搞封建迷信、不敲锣打鼓铺张浪费、不放鞭炮。" 老人说,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追悼会即可。对于子孙后代,他特别提出 4 点要求:" 一是要遵纪守法,二是要勤劳致富,劳动奋斗才能幸福,再就是要培育好下一代,教育好子女,最后就是要和睦团结,不仅仅是家里面,跟村里人、跟外人都要和睦。"

记者离开时,老人坚持在屋外目送,消瘦的身影却显得无比高大。

" 以德治家,以俭持家 " 梳理在老人家拍的照片时,记者发现他家墙上挂了这样的家训。村支书朱圻太说,新农村建设时,结合每家的特点,村里给每家做了个家训挂在墙上。" 要让后人继承祖辈美德,让好家风家训永远流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