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军得罪了慈禧手下的太监,许多大臣都劝不住太后发怒,张之洞是怎么平息慈禧怒火的?

用户5997223575739




1880年中秋节前,慈禧太后派自己的亲信太监李三顺给自己的亲妹妹醇亲王的福晋送中秋节礼物。福晋也是光绪皇帝的亲妈妈,几层关系加在一块儿亲上加亲,礼品自然比较丰厚,装了满满一车。

当李三顺走到午门的时候,就被禁卫军给拦了下来。理由很简单,午门是正门,像太监这种低贱身份的人根本不可以从这个门进出。护卫忠和的说法很直按:既没有看到内务府的放行条,也没有接到放行的通知,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随便进出。


李三顺仗着自己是慈禧太后的狗奴才,拒绝出示放行条,更是不允许护卫查看随身携带物品。并且他公开咆哮,奴才是奉主子的旨意办事,你要放行条,找太后去要。

禁卫军领班玉林听见吵闹声连忙赶了过来,原本他有意说和。怎奈这李三顺看到禁卫军想息事宁人,就更加不讲理了。禁卫军职责所在,自然不能随便放行。这李三顺一怒之下,命令太监推翻了车子,直接回宫告状去了。



话说这时慈禧太后已经守寡多年,缺少男人的滋润,气血不调,月经就不正常了,按照症状分析,大概就出现了血崩。本来聘请了几位名医,已经调理的差不多了,再加上中秋喜庆,慈禧的病症已经大大好转。

听到这个消息的慈禧太后勃然大怒,她马上去找慈安太后,要求她为自己做主,惩办这些不听话的狗奴才。慈安太后一向是个不大爱惹事的主,自然就按照慈禧太后的意思要求刑部严办。

既然两宫皇太后都开了口,刑部尚书潘祖荫自然不敢怠慢。马上召集相关人等开堂审理,本来这个案情就不复杂,三下五除二也就搞清楚了。

潘祖荫迅速定论:依据宫中和朝廷制度,太监李三顺犯错在先,禁卫军职责所系,阻拦在后。因此当堂宣判护卫无罪,太监以后务必按照宫中和朝廷章程办事。



到这里好像案件可以结束了,其实不然这只是一个开头。慈禧太后听到刑部的这个判决,马上就展现出一个农村老太太的蛮横无理劲头,就差没有撒泼打滚了。她马上要求潘祖荫进宫觐见,当场质问他:是站在太后的立场上说话,还是故意给老太太添堵,良心何在?那些不把太后放在眼里的人让他们活着干吗?

因为案情过于简单,刑部尚书潘祖荫又是一个老牌的律法专家,他实在找不到可以给玉林等人判处死刑的理由。在慈禧太后的强烈要求下,恭亲王奕訢、李莲英、军机处、内务府、宗人府都开始过问这个案件,要求尽快结案,还太后一个清静。

就这样一来二去折腾了三个多月,中秋节前的事,现在马上又要过春节了。慈禧太后表示可以让步,这些人不用判死刑,但是必须从重处罚。老佛爷认为:把玉林、忠和革除旗籍,发往黑龙江充当苦差。统领岳林管教不力,交刑部严加议处。

刑部尚书潘祖荫也非常为难,他把慈禧太后的这个意见转给了一些朝廷重臣,让大家共同商议。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议的,但是正像李鸿章说的那样,太后的事没有小事。无奈朝廷自有法度在,如果照这样宣判,依法治国的精神就荡然无存。



这时作为朝廷清流的领袖张之洞站出来解决了问题,在这里他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洞察力和超强的政治手腕儿,这也是他能混迹于清政府高层几十年不倒的根本原因。

在历史上,中国人治国的理念是以忠孝为本。光绪皇帝对慈禧太后要尽孝道,大臣们对慈禧太后要忠孝两全,要向儿女们对父亲那样尽孝,不能有任何违背,否则就是泯灭天伦。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太后的话不能反驳,只能照办。

当然从心理学上来说,大臣们是在按照朝廷的法度和规矩来办事,和慈禧太后的理解是相反的。因为慈禧太后是女人,她更看重的是关系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不是事实和法律。大臣们的眼中则相反。

就这样,大臣们越是坚持,慈禧太后越愤怒。慈禧太后就觉得他们像当初被自己除掉的八大臣一样,欺负自己孤儿寡母,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根本就听不进去任何劝谏,会更加坚持自己的主张。



有人这样评价晚清四大巨头:李鸿章太聪明,左宗棠太刚直,曾国藩太执着,张之洞太滑头。他们各自凭借自己的优点,成就了一番事业,屹立于大清朝堂几十年不倒。

张之洞认为,朝廷的制度自然要坚持,太后的面子也不能不给。于是他就给慈禧太后上了一道奏折,翻译成现在的白话就是:我也知道太后和皇上对于天下臣民的一片爱护之心,对于宫中太监和宫外之民都是一样。但今天太后的这颗心,恐怕天下的臣民就不一定知道了,太监们就更加不会知道了。这些太监恐怕以后会更加胆大妄为,顺着杆儿向上爬,进一步做出伤天害理之事。

他进一步的说道:当年嘉庆年间乱党林清敢于进攻皇宫,前不久有一个疯子闯进皇宫,都是因为有太监在做内应。如果太监们总是这样,不按法度办事,迟早会生出更大的祸患。前朝太监干政之事历历在目,请太后查之慎之。

这时皇帝的老师陈宝琛也非常老辣的说道:皇上和天下臣民对太后的一片孝心天日可鉴,当然他们可以严办。但这就有伤太后的一片宽厚爱民之心,让老百姓误解太后刻薄寡恩、坦护包庇太监,这就有损太后的英明。

这才让慈禧太后打消了自己心中的愤怒,减轻了对护卫们的厨房。最终判决如下:玉林杖100,流2000里。忠和杖100。护卫统领统林免于处罚。太监李三顺重大30大板,首领太监刘玉祥罚银六个月。

在专制独裁年代,掌握绝对权力的人随时都有可能任性胡为。像张之洞这样的名臣,能以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办法把政治的权力关进牢笼里,这是非常难得的。


新知传习阁


这是指午门护军案。

光绪六年八月十二,太监李三顺奉旨给醇亲王福晋送中秋节礼,行至午门时与午门护军争执,护军将太监李三顺打伤,所携物品损毁。慈禧因此责怪护军,非要杀之而后快。此事引发朝野舆论大哗,刑部、内务府、步军统领衙门、军机处、上书房一片混战,慈禧不依不饶,迁延几个月没有定论。

据清人林纾的笔记《铁笛亭琐记》载,当天清晨,太监李三顺奉慈禧太后懿旨,给慈禧的妹妹,也是醇亲王福晋送中秋节礼,计有两千两银子和针线活计、月饼等。李三顺将所有的东西放在两个圆形的礼盒里,上面加盖,命一个苏拉挑着跟在他后面。

行至午门,被当值护军忠禾、常禾拦住,依例查验,同时,按规定太监出宫必须得有内务府的放行条,忠禾、常禾要求李三顺出示。

李三顺耍赖,不仅不允许查验物事,还拒不出示放行条。口口声声说,我是奉懿旨出宫,要条子你们找太后要去。

护军当然不许,拦住不让走。李三顺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硬闯。护军无奈伸手拦挡,李三顺索性故意打翻所携物品,将之撒在地上,还声称他被护军忠禾、常禾打伤了。

这个时候护军领班玉林听到争执的声音也赶到现场,他看太监李三顺有意将事情闹大,赶紧劝解,想息事宁人。李三顺看到护军示弱,越发得寸进尺,自己将身上的衣服弄乱,用脚把地上的东西踢翻,一溜烟跑回宫里告状去了。

玉林一看事情不可收拾,马上采取措施,自己先动手,将忠禾、常禾兄弟二人看管起来,然后上折自陈管理不善,与太监冲突,请求处分。

慈禧太后那几天正在生病,病情很严重,是妇科病中的大规模经血不调,民间称之为崩漏。她已经病得不能视朝,每天只由慈安太后一个人与军机大臣见面。

为此,直隶总督李鸿章和山西巡抚曾国荃分别举荐了山东济东泰武临道薛福臣、山西阳曲知县汪守正二位名医进京请脉。两个人通力合作,用药得当,眼看慈禧快要痊愈了,却又因为护军案而大动肝火,口口声声说不想活了,非要杀了那几个护军。

实话说,护军没有什么错,错都在太监身上。李三顺是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在慈禧身边办差,平时娇纵惯了。他不守规定在先,胡搅蛮缠在后,又恶人先告状,实在是仗势欺人。

而护军阻拦李三顺是终于职守的行为,皇宫大内的护军也有他们的骄傲,让一个小太监骑在头上拉屎,简直欺人太甚。所以护军同仇敌忾,而他们的顶头上司步军统领衙门也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这件事处理不好会极大伤害护军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又得罪了慈禧皇太后,是糟的不能再糟的局面。

军机处秉承慈禧的旨意,命刑部议罪。当时的刑部尚书是全庆、文昱和潘祖荫,三人中前两个是满人,却不大好说话,因为他们当时已经熬成了文坛大佬,士林领袖。后一个潘祖荫是名士范儿,上书房师傅,更不想屈服于慈禧的淫威。所以,第一轮议完了是秉公办事,刑部认为护军没什么罪,顶多是罚俸和撤差。

而内务府总管大臣恩承、广寿等人却不怀好意,推波助澜,曲意维护太监。他们故意在慈禧面前装作委屈,挑拨慈禧的情绪,说尽了护军和刑部的坏话。

慈禧又一轮大动肝火,在朝堂上破口大骂,像个乡野村妇。军机大臣自恭亲王奕訢以下,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完全手足无措。如果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男人,比如皇帝,还可以晓之以理,甚至犯颜直谏。但如今面对的是一个泼妇,这些饱读诗书的朝廷要员哪见过这等场面,只有面面相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就连一向温厚的慈安太后也声色俱厉,指责军机大臣们没有良心,不体谅病中的慈禧太后,让她的病情加剧,尤其是还暗示恭亲王奕訢对他嫂子不敬,不拿老嫂当回事。

没办法,恭亲王奕訢一干人等只好再去做刑部的工作。刑部第二次呈报,护军玉林等人杖责,充军。但太监李三顺也要杖责。

慈禧怎能甘休,又是大闹,不依不饶,甚至绝食,不吃不喝了。她就想让刑部杀了护军,而不能责罚太监。她那几天简直像吃错了药,把李三顺当成自己儿子来袒护了。

恭亲王奕訢一筹莫展,为这一件小事,总不能召集王公和大臣廷议吧。无奈他只好找他无话不谈的密友、军机大臣宝鋆商量,让他鼓动清流想想办法。

宝鋆从同治初年起,就长期担任左都御史,又多次执掌文衡,俨然士林领袖了。虽然他自己也觉得不是那块料,但翰林院里他的门生很多,此时大多都在当言官,找个把人上个折子还是很方便的。

于是,刚刚从翰林院散馆的两个从五品小官,司经局冼马张之洞和日讲起居注官陈宝琛分别上折,剖陈厉害,条分缕析。

谁也想不到,这两个折子竟然说动了慈禧,最后竟然放弃杀护军的念头,同意了刑部的处置方案。一场迁延四个月、轰动朝野的公案,满朝文武谁也劝不了的一件麻烦事,总算是了结了。

两人的折子一公布,朝野普遍认为张之洞的折子写得好,一支笔竟然让已经完全失去理智的慈禧放弃成见,令人佩服。

其实这其中是另有隐情的。

最根本的原因是宫里发生了两起严重的案子,一起是纵火未遂案,另一起是一个精神病人混进了深宫,惊动了慈禧太后。

这两起案子是有关联的。太监们看到因为午门护军案慈禧与大臣们在朝堂上争执不下,案件呈胶着状态,跟着着急。为了坐实护军监察不利、门禁不严的罪名,故意在离慈禧寝宫不远的房子里的顶棚放了黑色火药、当时还很稀罕的火柴以及引火之物。

同时,他们在外面找了一个叫刘振生的人,是个精神不正常的人,让他从太监们私自打开的通道中进宫,来到长春宫的院子里,在慈禧午睡时大声喧哗,故意吵醒慈禧。

这两件事做过了,太监的眼界毕竟很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嫁祸护军,因而越发显得太监可恶。由此推论,午门护军案中的谁是谁非已经很清楚了。而李莲英办案神速,让慎刑司一顿皮巴掌就知道谁是主谋了。他给了那个几个主谋一些钱,让他们赶紧跑路,越远越好,永远不要回来了。

慈禧不想丢面子,她让李莲英传话下去,谁要是多说一句就立马打死。

可是没有不透风的墙。风言风语很快传到外面了。张之洞的折子开篇就拿精神病患刘振生说事,他剖析了宫里严峻的安全形势后说:

惟是两次谕旨俱无戒责太监之文,窃恐皇太后、皇上裁抑太监之心,臣能喻之,而太监等未必喻之,各门护军等未必喻之,天下臣民未必喻之。太监不喻圣心,恐将有藉此案恫吓朝列妄作威福之患;护军等不喻圣心,恐将有揣摩近习谄事貂珰之事。

事情到了这一步,慈禧再闹就没意思了。虽然可以借助女人的身份继续撒泼打滚,但现在已经让大臣们抓住了把柄,她毕竟是垂帘听政的君上,闹大了,影响威信。

张之洞的确是高人。

宫里的那些事,内务府从来也没有承认过,自己关起门来偷偷处理的,认真起来,刑部和大理寺是无法追究的,因为没有证据。

可是御史闻风言事是有清一代的传统,言官也可以照此办理。只要有传言他就可以拿来说事,不需要证实。在这个问题上清朝的规矩是举证责任倒置,御史闻风言事,当事人要自证清白。

慈禧脸皮再厚,也不能颠倒黑白,因为知情人太多了,根本瞒不住。

于是,十二月初七,两宫太后谕令军机,玉林革去护军之职,仗一百,流三千里。忠禾、常禾兄弟因为是宗室觉罗,加恩从宽,仗一百,圈禁三年。而太监李三顺则直接送到慎刑司,哭天喊地地仗了一百。长春宫总管大太监刘玉祥罚俸半年。

虽然慈禧让步了,但毕竟是委屈了忠于职守的护军。没办法,谁让人家是太后呢。

午门护军案是晚清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是晚清清流群体崛起的象征。从那时起,清流风光无限,一时无两,涌现出张佩伦、黄体芳、宝廷、何金寿等“翰林四谏”,以及文廷式、盛昱等清流健将。

不过他们的好日子也没有几天了。再过三年就是甲申异枢,那以后,醇亲王奕譞的心腹、工于心计的孙毓汶请君入瓮,将给恭亲王奕訢找了无数麻烦的清流党收拾得一干二净,最后硕果仅存的只有一个张之洞。

至于那时被无数人看好的陈宝琛则被彻底雪藏,直到末代皇帝溥仪丢了江山,才混了个帝师的名号。


国史馆


做皇室的手下,需要的不仅仅是忠心,许多时候一味的忠心带给自己的反而是灭亡。有的臣子敢于直言,面对皇帝的怒火,他们不懂退让,只知道一心前行,这样的下场就是身死名灭。

而有些人却能够在乱世中活出自己的样子,既能够指出帝王的过错,又不损伤帝王的颜面,只有这样的臣子才是好臣子。

张之洞就是这样的一位臣子,面对慈禧的怒火,他想的从来都不是如何与对方争辩,靠着自己的高情商,他将慈禧的怒火平息了下去,还了案件双方一个公平。

当时慈禧非常生气,朝廷上下也都很紧张,盛怒之中许多朝臣直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要求慈禧不要做出惩处护军的惩罚,要明辨是非,看到太监在这件事中的错误。

但是慈禧就是不听,张之洞就是个明白人了,他没有直接在这时候上书发表自己的意见,反而是等着事情结束,等待一举将慈禧打醒的机会。

他们争辩的,自然就是前几天朝中发生的那件事,太监行至午门,因为没有文书,与守门的护军争斗了起来,结果却是太监屁事没有,护军被严厉的惩罚了一通。

当时慈禧的妹妹要过生日,为了表达自己的祝福,慈禧专门挑选了让自己很满意的寿礼,让宫里的小太监给自己的妹妹送过去,本来高高兴兴的一件事,却因为小太监没有带过午关的文书吵了起来。

原来宫中的所有侍从,只要是出宫办事的,都需要领一道手续,证明自己要出去做什么,表明自己是为公事还是为私事出宫,这次给慈禧送寿礼的小太监就忘记带这道手续了,狗仗人势,他可没有闲心思回到宫里重新办手续,没有任何忍让对方的意思,护军也是新来不久的,不懂事,双方便打了起来。


本来这时候不管是太监回去补一下文书,还是护军看对方势大放他们一马,这件事都不会发生,谁让太监背后站的人护军惹不起呢,护军也因为看不起太监没打算放他们出宫。

被打了的太监跑回宫里告诉了慈禧这件事,护军也知道自己得罪了宫里的贵人,立马书写了事情的详细过程。

慈禧召集了大臣讨论这件事,直接表示要将护军查办,狠狠的处罚一次,护军虽然上书陈述了事情的经过,却得不到重视,打狗也要看主人,更何况主人还是像这样搬弄是非的慈禧。


朝中许多权臣都狠狠的抨击了太监的过失,为护军求情,但慈禧就是不满意,毕竟是她的人,不管做得对还是错,都不应该受到惩罚,护军没有靠山,虽然做的不错,却也应该接受惩罚,只有张之洞一直在等待时机。

后来慈禧的行宫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老人,据手下说是一个小太监领进宫里见世面的,护军不敢拦着。借着这件事,张之洞告诉了慈禧太监仗着她的威势做的有点过分了。见状,慈禧也不再犹豫,不仅救回了护军,还将太监狠狠从惩罚了一次,张之洞的情商着实是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