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号称全国最权威汽车媒体,目前一篇奔驰负面新闻都不报道,你怎么看?

船过水无痕939


汽车之家不报道这件事情理由非常简单,他不会招惹自己的金主爸爸的!


汽车之家的盈利模式相对简单一些,主要就是针对那些汽车厂商进行广告收费,在这件事情上,汽车之家应该是收到了奔驰的封口费了。汽车之间上有很多做汽车自媒体的人,他们可以将这件事情报道出来,但是汽车之家的官方平台可以控制他们。

通过汽车之家这个渠道,每卖出一辆奔驰车,会给汽车之家一定的返点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报道奔驰的负面消息对汽车之家没有一点好处,所以为什么要去报道?

说白了,唇亡齿寒,大家之间都是有利益往来的,谁也不希望谁倒塌,这对谁也不好。


我叫盐汽水


大数据时代,套路太深,防不胜防。

我一朋友非常喜欢车,平常一有空就会去研究各种车辆。以前只能在汽车杂志上查看,或者去4s店。

但现在更方便了,因为有很多汽车软件app,直接在app上就能查看车辆的各种信息,还能跟车友交流。

前天,我这位朋友又在看车,是在一个叫做“汽车之家”的app上看。这个app有个功能,只要你输入手机号和姓名,就能获取底价。

当时我这朋友还纳闷,为啥要输入手机号才能看底价呢?这样做对他们也没任何好处啊。

但我提醒他,让你输入手机号可能就是默认注册他们的会员了。我那位朋友一听我这样解释,觉得有道理。

只是注册个会员而已,对我没啥损失,完全可以。但我还是提醒他,现在大数据泛滥,各种垃圾广告泛滥,一旦手机号泄露,就可能收到各种垃圾短信和电话。

但我这位朋友急着知道底价,于是没有听从我的建议,迅速就把手机号和姓名输入了。

本想着能立马知道底价,可谁知道输入手机号以后却没看到底价,而是弹出一栏字“我们将及时为您报价”。

我这位朋友顿时感觉自己又被套路了,一脸的沮丧。但这只是开始,后面的麻烦随之而来。

朋友第二天照常去上班,来到办公室,电脑还没打开,就收到一个陌生电话。接听后,对方自称是某某汽车销售公司的,邀请他去看车。

我这朋友很纳闷:我从没说要去看车啊,而且对方怎么知道我手机号的?对方答复称,是我朋友在汽车之家app上询问底价,于是才邀请他去看车。

我朋友一听这话就火了,汽车之家泄露我的隐私啊!而且,我也没说看车,只是想知道个底价而已嘛。

这边电话挂断没多久,后续又打来几个邀请他去看车的推销电话,而且无一例外,均是从汽车之家app上获取的信息。

朋友顿时火冒三丈,觉得自己被玩弄了。

于是立马打电话给汽车之家的客服,要求他们做出解释,但客服却称这是我朋友同意的,并且她们这边无法更改,是别的部门负责,要我朋友申请才能操作。

朋友不想花时间去跟他们理论,只得问候了一遍他们家人,然后把电话挂了。

朋友后来将此事告诉我后,我详细查看了相关页面,发现在“获取底价”下面还有一行非常小的字,一般人根本不会注意,这行小字是“提交即视为同意《个人信息保护声明》”。

该声明第二条是这样写的:我们——“汽车之家app——有权将客户的个人信息给经销商、厂商,并让他们联系客户”。

哈哈,这哪是“个人信息保护声明”,分明就是“个人信息泄露声明”嘛!

后来,我朋友被这些推销电话骚扰长达一个月。


李斌斌律师


一个号称全国最权威的汽车媒体,却对沸沸扬扬的奔驰漏油事件置若罔闻,甚至视为“雷区”,在报道中一点也不敢触及,这无疑是用沉默的尴尬举动,重重地掌掴了自己的颜面。



不过,霍小姐倒是对《汽车之家》的反常举动颇为理解。

君不闻百姓口头禅里有句大实话——“吃爷喝爷还骂爷”,这世上哪有这种好事与道理?!

因为这些实力雄厚的汽车厂商,是《汽车之家》得罪不起的衣食父母,没有人家的施舍恩赐,赏一口饭吃,它估计早就饿死了。别说你让其报道对汽车厂家不利的负面新闻了,你就是白送给它十个胆,它也不敢得罪这些财大气粗的“金主”。

但是,在触及消费者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装聋作哑,不敢表态,这其实对一个号称全国最权威的汽车媒体,打着客观、公正旗号测评新车质量优劣,给消费者提供系例购车服务的上市企业,堪称是一种“名誉扫地式”的巨大讽刺!



换言之,你不站在消费者利益的角度,替群众说真话、实话,人家还选你当参考/顾问有啥用呢?!

有道是,不经大事不足以分出高低优劣。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西安奔驰漏油事件门犹如一面镜子,更好似一块试金石,谁是不怕火炼的真金,谁是打着所谓公平、客观、公正的幌子,而实质上却不替消费者鼓与乎,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背地里干些蒙蔽消费者的龌龊勾当,可谓一试即知,昭然若揭!


霍小姐的八卦炉


我玩汽车之家差不多十几年了,从最早李想还在一直玩到现在,目前基本上只看不发言了。说说个人体会吧,汽车之家和泡泡网是由李想创立的两个兴趣网站,恰好是他自己的两个喜好,由于创立时间早,内容实用,论坛开放,所以聚集了很多用户。但随着网站做大,资本加入,李想离开,现在的汽车之家早就和当年判若两人了,号称删帖之家或者车托聚集地。论坛里删帖现象严重,而且没有申诉途径,虽然可以选择申诉流程,但驳回率100%,也就是说不接受质疑。我曾发过一个讨论香港道路交通情况的帖子,一年以后,居然被删了,理由是超出网站许可范围。汽车论坛不谈交通,谈什么?论坛版主每天就几个事,打卡,洗车求雨,晒今天吃什么。按照论坛的说法,是为了规避政府言论管制,事实上很多政府并不限制的内容,也会被删除,这就造成了很多用户不再发帖,辛辛苦苦码字,转天就被删了,申诉一下,结果是自取其辱,你又不是互联网空气,可以玩的地方多的是,爷不伺候了。

再说回帖,汽车之家也许注意到现在都冷清,需要人为制造繁荣,每个帖子前两层都是机器人灌水,内容千篇一律,“建议你去售后检测一下”,现在的汽车之家论坛,已经找不到有用的信息了。

再说最关键的问题-广告,汽车之家的赢利模式很依赖车商,以至于不顾道德底线,论坛上水军车托泛滥,某一时期,相似的帖子满天飞,而对于没有充值的用户,发了就删,如果关注一下他的论坛,每隔几天就好有人喊话版主,要求说明为什么删帖,然后这个帖子也就被删了。

所以,今天的汽车之家已经完全沦为广告发布和无聊信息集散地了,和很多濒死网站的模式一样,无人管理,缺乏创新,陷在泥潭里拼命挣扎,凡是能抓住的,不管是什么,能活一天算一天。


想要熊猫898


这个应该不难理解,从“汽车之家”这个名字上大家应该就可以解读出许多东西。它若报道汽车的负面新闻,无异于自砸饭碗。

简单了解一下“汽车之家”这个媒体,有助于大家明白其不报道汽车负面新闻的原因。

这个网络媒体成立于2005年6月,其主要功能是为消费者提供选车、买车、用车、换车等于车有关的一站式服务,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汽车网站。

也就是说,从某个角度讲,这是一个依附于汽车生存的媒介。本身各大车企也对这个网站比较关注、照顾,以通过此网站的推荐服务增强自己品牌车辆的知名度。换句话说,这个网站本身也有为车企做广告及推销的功能,以增加 各品牌车的销售量。

可见,此媒介与车企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不太可能报道汽车的负面新闻,否则便是跟利益过不去,谁会那么傻呢,利益链条断不得。正如我们经常说的一句俗语:“卖瓜的不会说瓜苦”,异曲同工。

虽然汽车之家在汽车媒体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不过,它报不报道此次奔驰事件的负面新闻并没那么重要。它的权威性再高也高不过央视,央视都报道了,这个媒体报不报道都无所谓。因为已经几乎全国知晓并且关注,汽车之家再报道也没多大意义。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龍族社


首先汽车之家刚开始叫“汽车之家”,后来是“车托平台,现在叫“充值平台”。为什么不报道,你心里已经有个答案了,不然也不会提问这个问题。答案就是他们可能被money收编了。

当然还有一个解释,就是他们想知道最后的结局再进行集中报道,可以体现自己汽车领域的权威性。

汽车之家用还是可以用的,下面是使用“汽车之家”的正确姿势:

主要功能

1,可以查车型参数

2,车型参数对比

3,看内饰外观全景图

4,去论坛某些标签里看别人的媳妇和女朋友照片

5,去地方分论坛看看当地的民间交通新闻

6,没了(如果有遗漏也不打算补。。。)

温馨提示:不要安装汽车之家的APP,我在安装的时候,系统告诉我说这玩意是流氓软件,所以我偶尔用的时候都是用小程序和网页版本。

至于买车,你难道不是应该在预算范围内选3款车然后直接去试驾吗?说实话,学会正确用车比看别人的用车攻略重要多了!

好歹先去把真车看看吧!毕竟车最后还是自己开是不是?


一口好车


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为什么不敢报道汽车负面新闻,主要有以下理由

首先,声称最大汽车媒体,但是是不是真的最大,谁封的,到现在为止,这个称号是名副其实,还是拉虎皮做大旗的虚张声势。现在很多媒体动不动说自己最大,自己最厉害,其实很多名不副实,虚张声势而已,这些媒体只要不过是一种夜郎自大的吹嘘而已。

其次,这些媒体一碰到豪车名车的负面消息,不是沉默不语,就是哑口无声,其实这些媒体为了生存或者盈利,很多是受到财大气粗的名车豪车的赞助和金钱上的支持,正是因为这些金主,这些媒体如果发主子的负面新闻,无疑断了自己的饭碗。这也是这些媒体沉默不语的主要原因。

最后,一个媒体 ,特别是汽车媒体,由于所在领域的特殊性,这些媒体视乎有统一的声音和腔调,这些声音如果报道过多的豪车名车的负面新闻,很可能被其他同行所指责。如果一家来报道,那是对其他同行的行规的不尊重。

总之,媒体为了生存,为了不得罪同行,不报道负面新闻,也是情理之中。





生活帮帮人


得罪金主没钱可赚,得罪消费者却无所谓,金主手里的大钱,消费者手里的是小钱,孰轻孰重一看就明白。奔驰女在引擎盖哭诉事件持续发酵以后,连央视都报道了此次事件,而一家权威的汽车媒体一片相关新闻都没有报道,这个是值得怀疑的事件,至于背后是否有别的弯弯道道,就不是我们外部人可以看透的。


从侧面可以看出,都是一条线上的,特别对于自身的发展,汽车之家懂得怎么去处理更好,在奔驰公司因为《奔驰女引擎盖哭诉》的事件,在媒体持续发酵的时候,是一起对奔驰至关重要的公关危机时刻。奔驰公司又是汽车之家的重要合作伙伴,肯定不会火上浇油的,现在的汽车之家只能尽量的减少自己的存在感,避免和公众媒体和网友发生冲突。

只要奔驰公司和汽车之家一直是合作关系,那么就不会存在汽车之家站在奔驰的对立面,得罪谁都不能得罪金主。只有等事件不可收拾的时候,可能才会站在对立面,至于现在是不可能的。至于汽车之家为何没有报道相关《奔驰女引擎盖哭诉》的新闻,这个都是我们的一种猜测,至于真正的原因,只有等汽车之家自己站出来解释才知道。


创业爱萌人


妈的无耻奔驰,我在北京亚奥之星买的ML400后右减震器漏油找奔驰4S店售后多次都不给维修。当初刚买车时被4S店销售以欺骗手段多花3万元卖了延保,声称凡有质量问题均可在延保期内保修,想着万事无忧。可事实并非如此,而是以油漏的不够多为由不予受理,7月份延保到期的时间也很快快到啦,再去读研也来不及啦!……

可现在出现了问题,奔驰却耍无赖!以油漏的不够多、较为常见的问题为由不给维修!

无德、无耻……


东方时空文化产业


好吧,既然看到了,我就以我纯个人观点聊一下,不喜勿喷。

汽车之家确实是非常权威的汽车媒体了,多数卖车看车都会依赖汽车之家,汽车之家上的参数配置,以及优惠价格,都是有厂家或者当地经销商提供的,如果真的有买车方面的问题,确实可以参考汽车之家,上面的价格基本可以到实体店达成成交的,我个人之前就在4s店上班,就是销售顾问,对于汽车之家的价格还是比较敏感的,4s店的销售告诉你说上面的是综合优惠,并不是,这个价格就是现金优惠的价格。对于这样一个可以拿到所有经销商价格的媒体,不管是和厂家还是4s店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车上市在汽车之家第一时间就可以看到配置以及试驾的视频。这次奔驰事件,出来不久我就试着在汽车之家搜了一下奔驰漏油,只是搜到站外消息,汽车之家本身并没有发表什么相关的信息,也不难看出汽车之家也不想和奔驰闹的不太好看,对奔驰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窗口,大量的潜在客户在这里面,汽车之家不发表相关的信息,有保护的意思在里面,毕竟以后合作还长着呢,包括头条上的大咖们也极少发声的,这个也能理解,毕竟以后还要和厂家拿车试驾的嘛,你要是和我对着干,反正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你惹我试试,但汽车之家多少还是令人失望的,出了事居然连表态都没有,这个感觉还是令人失望的,作为权威媒体,就这样视而不见,让消费者以后怎么相信你呢,是不是以后只要给你钱,什么都可以说,也什么都可以不说??不指望你去黑谁,但也请客观公正一点,给那些相信你依赖你的消费者看到你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