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寒:“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癌症可控不可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淄博4月15日訊 (記者 劉雪蓮) 不知從何時起,人們對癌症的恐懼心理也越來越嚴重,幾乎每個人都是談癌色變。得了癌症就是死路一條嗎?癌症治療真的那麼可怕嗎?4月11日,淄博市第四人民醫院腫瘤六科主任王方寒做客中國山東網高端訪談欄目,講述目前國內及國際上常見腫瘤類型、腫瘤的發病率、以及採取什麼方式進行腫瘤治療,腫瘤防治的措施等相關情況。

王方寒:“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癌症可控不可怕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抓住時機很重要

癌症被稱為當今世界“頭號殺手”,現代人無不“談癌色變”。現在全球每年都有超過1400萬人被診斷出癌症,相比於其他國家,我國癌症的發病率在全球處於中等水平。

王方寒告訴記者,雖然目前我國的癌症發病率相比於其他國家來說還是相對平穩的,但是我國癌症死亡率確是全球第一。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源於我國就診的癌症患者中,有60%-80%的人剛到醫院時,就已經進入中晚期,已經錯過最有效的治療時機。

“其實我們每年都會接診很多腫瘤疾病的患者,往往他們來到醫院的時候就已經是中晚期了。出現這種事情的原因也是因為我們市民平時不注重身體的健康查體,沒有很早的發現疾病的存在,也沒有接受相應的治療,導致了現在這種情況的發生。”王方寒告訴記者,防範這種現象發生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通過每年組織人群定期體檢、鼓勵市民進行健康體檢等方式,儘早的發現腫瘤疾病的前兆,提高癌症治癒率、降低死亡率。

王方寒:“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癌症可控不可怕

數十年的腫瘤治療研究,王方寒始終認為“一方治百病”不僅浪費患者的錢財,還會延誤治療甚至加重病情,腫瘤治療要講究個體化。“目前任何單一的治療方法,都不能對惡性腫瘤達到根治的效果。”王方寒說。

很多腫瘤患者都有過相似經歷,就是經研究公認為對某種腫瘤有效的治療方案,用到自己身上卻毫無效果。王方寒認為,腫瘤是一個異質性、多形態、分化程度不等的細胞群體,不同的腫瘤類型或同一類型的不同病人,甚至同一病人在不同的發病階段,對治療的敏感性並不完全相同,治療效果效果差別也很大。

王方寒說,“規範化治療必不可少,但更要注重個體化的差異,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整體的治療方案。在用藥的劑量上,保守用藥會讓腫瘤細胞產生抗藥性,相比之下,只要患者身體能夠承受,就應大劑量治療,也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殺滅患者體內的腫瘤細胞。”

王方寒:“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癌症可控不可怕

“指南指導+個體化” 綜合整體治療新方式

“對於癌症的治療,目前來說沒有很好地辦法,因為癌症本身來說是不可能被消滅的,最好的結果就是人類能夠控制住癌症。所以腫瘤的防治應該講究綜合治療,綜合治療簡單來講就是一種多方法、多模式的協同作戰。”王方寒介紹說,腫瘤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傳統治療方法有手術、放療和化療,近年來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也逐漸被大家所認可。我們應該有計劃、合理地把手術、化療、放療、靶向和免疫等治療手段相結合,這樣才能最大幅度地控制腫瘤生長,延長患者生存期,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目前我國腫瘤治療水平飛速發展,治療模式也從以前的以個人經驗為主,逐漸轉變成為現在的“指南指導+個體化”的治療模式。“我院一直從事腫瘤防治治療這方面的工作,多年以來積極探索研究,形成了以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中醫藥治療為主體,腫瘤微創、介入治療、高頻熱療等多種先進技術相互配合為特色的綜合治療體系。同時開展了立體定向放療、適型調強放療、各種腫瘤介入術、氬氦刀低溫冷凍消融治療腫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惡性腫瘤等新技術,在腫瘤急症處理、胸腹水、癌痛治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王方寒說

作為一名具有豐富臨床實踐經驗的腫瘤內科專家,為減輕腫瘤患者的治療痛苦,王方寒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總結出一套個性化診療方法。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姑息性手術、放射治療、介入治療、射頻治療等局部治療,積極給予止痛、支架置入、營養支持等最佳支持治療。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及不同藥物選擇,把消除毒副反應的西藥以及中藥巧妙地用於診療的各個環節,讓病人輕鬆地度過整個治療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