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爾省”的歷史地理變遷

察哈爾省曾是民國時期的“塞北四省”之一,又是如今內蒙古自治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民國三年(1914)設置察哈爾特別區到1952年撤銷省建,察哈爾省存在近40年,而“察哈爾”這一區域的歷史更可遠追至康熙十四年(1675)。



一、成吉思汗——林丹汗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察哈爾”既是一個區域概念,又是一個文化概念。要想弄清這個名詞的內涵,需從其詞意說起。較多的資料認為“察哈爾”一詞源自突厥語,意思是“汗之宮殿衛士”。根據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察哈爾民俗博物館中的解釋,“察哈爾”是成吉思汗親自挑選的蒙古勇士組成的大汗護衛隊,這個說法似乎與突厥語的詞意是相符的。更被廣為認可的一種解釋是察哈爾源自於湖的名稱。在張家口沽源縣城北部有一片湖,遼金時名“羊城淖”,元代叫“察罕腦兒”,忽必烈曾在此建“察罕腦兒行宮”,駐於此地的蒙古族便以“察罕腦兒”為部落名,“察哈爾”即“察罕腦兒”的音變。在蒙語中,湖泊被稱為“淖爾”,又作“諾爾”、“腦兒”。另外一種解釋則稱察哈爾為蒙語中“邊地”的讀音。自嘉靖年間,阿拉坦汗(俺答汗)的土默特部落稱霸漠南蒙古,元室後裔則率部遷徙至遼東關外,因處邊地,故此部落被稱為察哈爾。

無論察哈爾一詞源於哪種情況,有兩點是肯定的。其一,察哈爾所指為漠南蒙古察哈爾部,而遊牧民族的部落所在地是不斷遷徙的,故察哈爾是一個流動的地理範圍。其次,無論是成吉思汗,還是忽必烈,又或元室後裔,察哈爾部都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直系後裔,又曾是蒙元文化的中心,故一些人將她稱為漠南蒙古的宗主部,在蒙古各部中佔據重要地位(如今中國境內的標準蒙語便是以察哈爾部正藍旗方言正音的)。

本文所指的察哈爾部——即察哈爾省的前身,其歷史是從康熙十四年開始的。明末,察哈爾部林丹汗成為漠南蒙古最強大的汗王,但因反抗清兵,最後慘敗,其子投降清廷。康熙十四年,察哈爾部布爾尼兄弟率眾反清,後被清政府鎮壓,其部落被安置在宣府、大同之外,於壩上放牧、壩下墾田。

二、清初——民初

清政府將固定下來的察哈爾部編制為兩翼八旗四牧群,即左翼(正藍、正白、鑲白、鑲黃),右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牧群(上都達布遜牧場、牛羊群牧場、太僕寺左、右翼牧場)。需要說明的是,除察哈爾部外,被安置在察哈爾八旗的還有喀爾喀車臣汗以及厄魯特部落,甚至東歸的土爾扈特部蒙古人。既然有建制,那就一定要設管理人員。為了更好地管理察哈爾八旗四牧群的生產生活,清政府相繼在張家口萬全、張家口赤城、錫林郭勒多倫設立張家口廳、獨石口廳、多倫諾爾廳,即“口北三廳”。乾隆二十三年,又在張家口設立統領察哈爾八旗軍事的察哈爾都統。這些建制一直延續至民國初年。察哈爾八旗的地理位置位於如今的烏蘭察布盟、張家口市以及錫林郭勒盟三地交界,這三地亦是如今察哈爾文化的核心區。

“察哈爾省”的歷史地理變遷


(察哈爾八旗地理範圍 圖片來自網絡)

民國三年,北洋政府改革清制,將口北3廳、錫林郭勒盟10旗、察哈爾12旗群及豐鎮等5縣編制為察哈爾特別行政區,都統借駐張家口。民國十七年(1928),正式設立察哈爾省,省會張家口(蒙語名“卡拉根”,英文名KALGAN)。察哈爾省的省域範圍包括錫林郭勒盟、察哈爾十二旗群、宣化、赤城、萬全等口北道10縣,計轄19縣、1盟、18旗、4牧群。

“察哈爾省”的歷史地理變遷


三、偽蒙時期的察哈爾

1936年後,在日本人的挑唆下,以徳穆楚克棟魯普(德王)為頭目的蒙古貴族相繼在察哈爾地區建立察哈爾盟、蒙古聯盟自治政府、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以德王為主席,以張家口為首都,採用成吉思汗紀年,掛紅藍黃白四色旗,紅色居中象徵日本,取“以日本為中心,大同協和漢、蒙、回各族”之意。至此,原察哈爾省的全部地區淪陷於此。

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下轄巴彥塔拉、察哈爾、錫林郭勒、烏蘭察布、伊克昭等五個盟,張家口、厚和豪特(呼和浩特)、包頭3個特別市,大同、宣化兩個省。

四、新中國的察哈爾省

內戰後,國民黨佔領張家口,重組察哈爾省。1947年,內蒙古宣佈自治,錫林郭勒盟及察哈爾八旗歸屬內蒙。49年後,經華北人民政府批准,恢復察哈爾省建制,省會設張家口(這一時期,內蒙古自治區省會也借設在張家口)。新察哈爾省轄雁北、察南、察北等7專區、53縣及張家口、大同2市。

1952年,中央政府決定撤銷察哈爾省建制。原察哈爾省被劃分為山西(雁北、大同、察南、豐鎮)、河北(張家口、宣化)、北京(延慶),察哈爾省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察哈爾省”的歷史地理變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察哈爾省 圖片來自網絡)


五、張家口(卡拉根)的察哈爾文化

張家口地處塞北,自古漢蒙雜居,其文化構成集合了山西、蒙古、北京三地風俗,是“烏大張”(烏蘭察布、大同、張家口)文化帶的核心區域。張家口與察哈爾的關係需從壩上和壩下兩個區域進行考察。

“察哈爾省”的歷史地理變遷


(張家口KALGAN車站 圖片來自網絡)

“壩”即河北向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因海拔的不同,張家口被劃分為壩上和壩下兩個部分。壩上地區屬蒙古高原南緣,是遼闊的草原,而壩下則臨近京津,是典型的山區。壩上人自古以遊牧為生,壩下人自古以農耕為主。壩上傳統多信仰藏傳佛教,壩下多信仰漢傳佛教。壩上(康巴諾爾、沽源、張北)自古以來就是少數民族遊牧區,而壩下上谷(懷來)、宣府(宣化)、涿郡(涿鹿)、蔚州(蔚縣)皆是漢文化圈的歷史名城,故壩上壩下風俗習慣存在一定差異。壩上康保、沽源、張北等縣原本就臨近或屬於察哈爾八旗之地,故文化上更為接近蒙古。壩下各縣(即原屬宣府的河北省口北道10縣)歷史上多為關隘地區(如龍門衛、野狐嶺、獨石口、鎖陽關),文化風俗上具有一定的蒙漢交融特徵,但整體上更接近於山西、北京(赤城、懷來接壤北京處)。

行政區劃的變更往往可以帶來一個地區文化的變遷。正是察哈爾省近代存在的歷史,使得壩上、壩下與蒙古、山西的文化進一步交融,從而形成了如今區域概念上的察哈爾文化。

綜上,我們在使用察哈爾文化這個概念時至少包含兩層含義:其一是以察哈爾蒙古族為核心的察哈爾蒙古文化,其二是近代以來以察哈爾省區劃為範圍、以張家口為中心形成的融合了山西、蒙古、北京(河北)三地文化的察哈爾文化。

最後,張家口文化構成中的山西部分還與明清以來山西人大量遷移至張家口壩上草原農耕有關,漢族人的北遷也促使蒙古人北遷,這也就是張家口壩上地區如今主要居民為漢族的原因(另一部分漢族人則是長期被漢族同化的蒙古族人,如在康保、張北、赤城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