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新中国开国大典,有着“木头奇迹”之称的英国蚊式轰炸机

在二战期间飞行的数百种飞机中,每一位二战军迷都能列出10种以上的飞机,如:Spitfire、 P-51、 Zero、 Stuka、 Me-109、 B-17、B-29、 Fw-190、 Me-262、F6F等,这些飞机或者战功赫赫,或者极具标志性。但可以肯定的是,英国德·哈维兰蚊式轰炸机(de Havilland Mosquito)在每个二战军迷的心目中都有一席之地,媒体称其为“木头奇迹”,也有“白蚁的梦想”这样的昵称。蚊式轰炸机进入战争的时间相对较晚,也就是在不列颠空战结束后一年,在二战期间蚊式轰炸机被改装为战斗机、侦察机、联络机、反潜机等,改型总数共计33种,战后共有7种改型。在十年的生产运行中(1940-1950),共制造了7781架蚊式,其中6710架是在战争期间制造的,而战损率仅为6.3‰,也就是每出动2000架次,损失一架飞机。蒋介石曾购买蚊式轰炸机对解放军进行轰炸,解放军缴获了两架,这两架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蚊式轰炸机采用全木结构,是一种没有任何防御能力,仅靠速度保护自己的双引擎双翼多用途战斗机,它与喷火式战斗机、兰开斯特式战斗机及飓风式战斗机齐名。蚊式是战争中最强大的战士之一,它曾连续36晚对柏林进行投弹,被英国媒体称为“蚊子之夜”。它曾长途奔袭,攻击位于奥斯陆中心的德国盖世太保司令部大楼,以烧毁大楼中的挪威抵抗运动的资料和档案,避免抵抗运动遭到破坏。它曾为营救一百多名英国飞行员,在集中营的外墙上炸开大洞,同时摧毁了德国看守的营房,帮助飞行员逃跑。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参加过新中国开国大典,有着“木头奇迹”之称的英国蚊式轰炸机

蚊式轰炸机

蚊式轰炸机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事件大概就是干扰纳粹阅兵式了。1943年1月31日,戈林准备上午在柏林的阅兵式上进行讲演,但早上,英国第105空军中队的蚊式轰炸机从柏林上空编队飞过,阅兵式不得不取消,改在下午进行的阅兵式又因为英国第139空军中队的蚊式轰炸机再次编队飞临柏林上空而取消,准备下午发表鼓励性演说的戈培尔也被迫取消演讲。蚊式轰炸机中队这两次飞行虽然一枚炸弹都未投下,但却使戈林、戈培尔夸下的“没有任何敌机能在白天飞临柏林上空”的海口变成了笑话。戈林对此大为震怒,在德国空军部的一次讲话中说:“我看见蚊式轰炸机后非常羡慕,英国人能够得到比我们多得多的铝材,却发展出了这样的木头飞机,连英国的钢琴厂都能大批制造,而且速度如此之快,和他们相比,我们作了些什么呢?没有什么是英国人作不到的,英国人是天才,我们是傻瓜。”要知道赫尔曼·戈林自己就是一位有着击落22架敌机纪录的王牌飞行员,并且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最高荣誉“大铁十字勋章”的获得者。连戈林都羡慕的飞机必然有着超凡的性能和卓越的战绩。

参加过新中国开国大典,有着“木头奇迹”之称的英国蚊式轰炸机

赫尔曼·戈林

参加过新中国开国大典,有着“木头奇迹”之称的英国蚊式轰炸机

蚊式中队

世界上一些伟大的飞机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们所从事的工作并非它们最初设计的初衷,蚊式飞机就是更好的例子了。蚊式最初被设计为一种轻型轰炸机,它是1939年至1945年间建造的所有双引擎飞机中最成功的多用途飞机。它擅长于各种各样的角色,它的职责包括低空、高空攻击的昼夜轰炸机、远程摄影侦察、探路者、高速军用运输机、远程昼夜战斗机。它曾在欧洲、中东和远东以及苏联前线服役。事实上,无所不在的蚊式飞机在二战期间通用类型中始终占统治地位。二战期间轰炸机指挥部的指挥官贝内特将“蚊式”和英国最好的重型轰炸机“兰开斯特”进行了比较:

· “蚊式”携带的炸弹只有“兰开斯特”的一半

· “蚊式”的损失率只有“兰开斯特”的十分之一

· “蚊式”的价格是“兰开斯特”的三分之一

· “蚊式”上有两名飞行员,而“兰开斯特”上有七名飞行员

· “蚊式”被证明是一种精确的轰炸机,而“兰开斯特”则不是。

参加过新中国开国大典,有着“木头奇迹”之称的英国蚊式轰炸机

蚊式内部构造

参加过新中国开国大典,有着“木头奇迹”之称的英国蚊式轰炸机

击落多个德军目标的蚊式

1940年,在英国单独对抗德国的情况下,温斯顿•丘吉尔指出:“战斗机是我们的救星,而轰炸机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唯一手段。”1940年3月1日,英国著名飞机设计师、飞行员和企业家德·哈维兰与英国空军部签订了一份合同,制造50架DH.98侦察轰炸机(包含原型机)。5月空军部制定了F.21/40技术规格,要求德哈维兰飞机公司研制在机鼻安装4门20毫米机炮和4挺7.7毫米机枪的DH.98远程战斗机,来解决英国运输船队面临的福克-沃尔夫Fw-200“秃鹰”远程海上巡逻机威胁,DH.98订单中的一架被指定为F.21/40原型机(W4052),6月DH.98被命名为“蚊式”。随着法国的沦陷和敦刻尔克的撤离,蚊式一度从飞机生产部的项目中被撤下,推迟了材料的订购,但随后又获得了继续生产的许可。要不是蚊式在建造中使用了“非战略性”模压胶合板,它很可能永远不会被恢复使用。原型机的建造在1940年艰难的几个月里一直向前推进。当“不列颠之战”在上空打响时,炸弹落在离哈特菲尔德工厂不到一英里的地方,每5天就有1次,不分昼夜,所以原型机的研制中有将近25%的工作时间是在防空洞中度过的。尽管经历了所有这些变迁,原型机(W4050)在1940年11月25日第一次飞行,仅仅在详细设计工作开始后10个月零26天。飞行员是公司首席试飞员小杰弗里·德·哈维兰。与此同时,人们对高速轰炸机失去了一些信心,而全副武装的远程战斗机越来越受欢迎。因此,合同改为20架轰炸机和30架战斗机,需要修改一些已经制造的部件。战斗机原型机的建造在伦敦科尔尼的索尔兹伯里大厅进行,作为哈特菲尔德设计办公室和实验车间的分散基地。在这架原型机(W4052)准备起飞的前两天,一名德国特工穿着便衣,带着便携式收音机,跳伞降落在索尔兹伯里大厅附近。第二天,这名德国特工被抓获。次日,1941年5月15日,杰弗里·德·哈维兰驾驶战斗机原型机从450码外的空地上起飞,旁边坐着首席发动机安装设计师约翰·沃克,地点就在建造它的棚子旁边,试飞中“蚊式”表现出相当于战斗机的速度和机动性,证明了快速轰炸机概念的正确性,试飞成功了。

参加过新中国开国大典,有着“木头奇迹”之称的英国蚊式轰炸机

德·哈维兰

参加过新中国开国大典,有着“木头奇迹”之称的英国蚊式轰炸机

1940年在工厂里的第一架原型机

参加过新中国开国大典,有着“木头奇迹”之称的英国蚊式轰炸机

原型机正准备起飞

“蚊式”采用美国人发明的“模压胶合成型木结构”先制造一个模型再将云杉木片胶合摆放压实后冲入压缩空气,胶合材料凝固后取出就是质量轻盈的木材料,这种材料制造的飞机机身远比金属和传统木质机身轻便,在发动机马力不变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材料的飞机载弹量和灵活性堪称是轰炸机和战斗机的结合。胶水和木头不但使“蚊式”重量轻、外形优雅、还减少了战略物资的消耗,降低了制造难度和工时。“蚊式”的模块化设计也有利于分布式制造,这意味着家具和钢琴厂也能制造木制组件,然后送到总装厂统一装配,这种制造模式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到1942年1月德哈维兰公司已经获得了1378架各型“蚊式”的订单,另外还准备在德哈维兰加拿大公司生产400架“蚊式”。 德哈维兰公司采用转包生产的模式来制造“蚊式”,机身壳体主要由郎森、E.Gomme、帕克·诺尔、Styles & Mealing家具厂制造,其中有些厂家在今天也小有名气。制造“蚊式”所需的专用木板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州马什菲尔德的罗迪斯制造公司,公司老板汉密尔顿·罗迪斯招募了一群姑娘来熨烫木板。翼梁由J.B.Heath和Dancer & Hearne乐器厂制造,襟翼、襟翼护罩、前缘组件、弹舱门等许多部件在白金汉郡的海威科姆制造,因为这里有标准很高的家具制造业。约有5000架“蚊式”安装了来自海威科姆的部件。在加拿大,“蚊式”的机身壳体由通用汽车加拿大公司的安大略省奥沙瓦工厂制造,然后运到多伦多的德哈维兰工厂总装。在澳大利亚,德哈维兰公司悉尼工厂直接制造“蚊式”。加拿大共制造了1076架“蚊式”,澳大利亚制造了212架。

参加过新中国开国大典,有着“木头奇迹”之称的英国蚊式轰炸机

姑娘们在做木制机身

“蚊式”在服役之初的速度相当于德国空军的Bf-109F和Fw-190A,德国战斗机经常会遇到爬升到截击高度时“蚊式”投弹返航的事情,再追赶已来不及。尽管战争后期德国人研制出速度超越“蚊式”的战斗机,但“蚊式”依然是个难以对付的目标。“蚊式”在夜间更是占据了绝对优势,德国空军的Me-110和Ju-88夜间战斗机都无法与之匹敌。德国人在提高夜间战斗机性能上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因盟军的战略轰炸,在发动机方面始终不过关。亨克尔He-219和容克斯Ju-388在性能上相当于“蚊式”,但都未大量生产,稀少的数量从未对“蚊式”产生严重威胁,在整个战争期间“蚊式”的夜间行动基本没有受到像样的阻碍。

参加过新中国开国大典,有着“木头奇迹”之称的英国蚊式轰炸机

1941年时的蚊式

参加过新中国开国大典,有着“木头奇迹”之称的英国蚊式轰炸机

1945年时的蚊式

“蚊式”还有一个非常传奇的故事。波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二战中德国占领丹麦后,他也处于德国的控制下。为了比德国更早研制出原子弹,他成了盟军争取的对象。他本人也很不满德国法西斯的种种暴行,终于在秘密安排下他抵达了中立国瑞典。瑞典到英国要经过已被德国占领的挪威和丹麦,因此盟军通过蚊式轰炸机将波尔带到英国,波尔加入了原子弹的研究,最终赶在法西斯之前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参加过新中国开国大典,有着“木头奇迹”之称的英国蚊式轰炸机

著名物理学家波尔

“蚊式”在极远的距离上依靠着极快的速度携带着惊人的负载,表现出与设计者最初设想的目标完全不成比例的壮举。可以说,没有一架飞机像“蚊式”那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积累了如此卓越的作战记录。简而言之,“蚊式”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架杰出的战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