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再也寫不出《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因為它有深意,有深度,讓人產生深思。有許多華麗的辭藻看上去很優美,讀上去很乾淨,如同陽春白雪,如同玉蘭滴露,卻留不下深刻的印象。有許多俗氣的語言,很貼近生活,很有油鹽味兒,卻成了永恆的經典,經典就是把自己的深刻體會寫出來了,經典就是把別人想說的是寫出來了。經典就是滿足了別人的精神追求,讓讀者、觀眾從作品中找到了生活的平衡。

我是幸運的,在初中時期就接觸了四大名著,讀完了四大名著,雖然當時的年齡與理解能力不能把四大名著看透,讀懂。但是種子一旦紮下,早晚會生長的。如果不是那時候有大把的光陰,現在,讓我一個要為生活和工作努力奔波的人拿出時間去思考名著,已經耐不下心了。《紅樓夢》中的哲思很有深意,《水滸傳》的人生很有嚼頭,《西遊記》的內涵很有味道。但是在最初讀的時候是體會不到這些的,這就是期初紮下的根,隨著歲月的磨礪,生長出來的枝葉。


我們為什麼再也寫不出《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

在《紅樓夢》中,賈寶玉的一生是戲劇化的一生,一生不愁吃,不愁喝,也不愁有姑娘陪著玩,看似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卻從來沒有感覺到真正的快樂。心愛的姑娘總是哭哭鬧鬧,他要在她身邊調解周旋,父親盼望他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他卻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我們看到這裡是不是有了反思,人生是誰的,是自己的嗎?如果是,那麼寶玉這樣追求快樂,追求自由,嚮往平等的善良是值得歌頌的。但是我們卻註定要捲入社會的洪流中,為了生存,生活,生活的更好,被逼著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人生不是自己的,人活著從來不止為了自己。


我們為什麼再也寫不出《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

在《水滸傳》中,我看到了富有大智慧的魯智深,一個敢愛敢恨的人,一個講道理的人在社會上卻是站不住腳。那個年代是這樣,現在這個年代就不是這樣嗎?不是年代有問題,而是圈子有問題,國家不讓貪贓枉法,圈子卻有徇私舞弊。國家要人民快樂,公司卻要讓員工加班。沒有一個時代是絕對好的。什麼是真人?魯智深就是一個真人。他不會因為宋江是老大,就哥哥長、哥哥短的阿諛奉承。而如今的社會,必要時,需要在生活、工作中阿諛奉承,否則就會失掉機會。他會維持社會的公平正義,而現實中,公平正義是很難得到維持的,沒有人為你主持公道。只有禪堂是魯智深的世界,魯智深只能在禪堂裡圓寂,在自己的世界裡圓寂,比在虛偽的世界裡活著更快樂。

在《西遊記》中,純潔的取經之心,原來只是佛道兩教爭地盤的玩偶?原來世上原本就沒有純潔的。


我們為什麼再也寫不出《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

我們為什麼再也寫不出《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因為我們沒有時間去經歷,去思考,去感悟。現在的社會,人們都在講究價值、經濟、利益,不做無效的功。但是我們丟掉了靈魂,唯一可以衡量價值的只有“錢”,我們的靈魂已經失去了價值。我們不再感悟人生,體會人生,我們不再思考哲理。我們,衡量我們價值的只有“錢”,我們的精神純潔,思想崇高,靈魂聖潔,這三者要是攥不出“錢”來,就是無用的東西了。因此,我們失去了精神、思想、靈魂,還有什麼珍貴的友誼,還怎麼能寫出人生的代表作?

在寶玉眼裡,最珍貴的是快樂,在魯智深眼裡,最珍貴的是友誼,在唐僧眼裡,最珍貴的是信念,而在我們現在社會的眼裡,最珍貴的只有錢了。人類走的方向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