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值得懷念的日子,我們重溫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遊地…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時常想

我的家鄉為何叫“紅土地”

她的紅色基因在奔騰流淌

戰鬥的硝煙早已散去

紅色的心是否依然

……

今天,大夢君帶您領略紅土地上的紅色風光,Let's go! ……

1

蔡威事蹟展陳館

城區紅色路線之一

蔡威事蹟展陳館:蔡威同志是鄂豫皖蘇區和紅四方面軍無線電通信和技術偵察工作的創始人之一,其“紅色電波”技偵工作對中國革命勝利發揮了重大作用。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早在大革命時期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在他死後長達一個多的世紀裡,他的後人苦苦追尋他的蹤跡,均無所獲。機緣巧合中,家族的一把祖傳青劍亮明瞭他的身份。將軍徐向前高度讚揚他為黨為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的一生,譽之為"無名英雄"。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如今,被授予全軍“技偵光榮傳統教育基地”、福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福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機要幹部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福建省黨史研究教育基地等。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2

明倫堂

城區紅色路線之一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明倫堂,閩東第一位共產黨員——鄭長璋同志開展革命運動的地方。位於寧德市蕉城區城關學前路,始建於南宋,是寧德文廟遺址。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鄭長璋事蹟展陳室集中收藏有關鄭長璋烈士事蹟圖畫15張、書籍100餘冊,以及生前使用的皮箱等實物。現為蕉城區青少年愛國教育基地、國學教育示範基地。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3

寧德國共談判舊址

城區紅色路線之一

蕉城區內有兩處國共談判舊址,分別是位於城區福山街尾的天后宮和位於霍童鎮的文昌閣。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天后宮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霍童鎮的文昌閣

1937年8月下旬, 閩東國共關於"停止內戰合作抗日的協議"的和談第一次談判在霍童文昌閣舉行。談判沒有結果。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劇照

當年10月,雙方又於寧德縣城東門外天后宮舉行了國共第二次談判,黃蘇仍然沒有放棄收編紅軍游擊隊的意圖,談判仍無結果。當年11月,中共閩東特委派阮英平為代表到天后宮和黃蘇舉行了國共第三次談判。雙方談判分歧較大,談判再次中斷。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天后宮

不久,談判地點移向福州,葉飛、許威偕同顧玉良往福州與陳儀直接談判。國民黨當局迫於抗戰高潮的形勢,終於達成"停止內戰合作抗日的協議"。2009年11月,天后宮列入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霍童文昌閣作為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近年來,霍童鎮大力推進紅色文化保護與宣傳,蕉城區文體和旅遊局對天后宮進行開發、管理和保護。對內部建築進行了全面的修繕,全面完成對天后宮偏殿的修復工作,將其作為博物館的展廳,正式對外免費開放。

4

新四軍六團寧德留守處舊址

城區紅色路線之一

該遺址位於蕉城碧山街林氏宗祠。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1938年3月設立的新四軍六團寧德留守處,主任範式人,秘書長郭文煥。l938年3月1 6日,國民黨省保安第二旅李樹棠部突襲留守處,警衛排長石頭弟和宗漢兩個中彈犧牲。秘書長郭丈煥等52人被逮捕,史稱“寧德事件”。經我黨抗議,及範式人等同志奔走鬥爭,被捕人員才全部獲釋,5月,多數同志北上參加新四軍軍部特務營。林氏祠堂進駐新四軍六團留守處,雖然時間短,但當時在蕉城影響很大。解放後範式人同志題字,豎立了留守處紀念牌,1992年, 該祠堂被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

海上紅色路線之一

百克醫院遺址位於三都島鎮政府大院內,建築物為兩層磚木結構西洋式建築風格。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1932年5月,中共福州市委派地下黨員丁立山到此,以開設“百克醫院”為掩護建立海上秘密交通站,配合七都地下交通站為閩東蘇區輸送大批軍需物資,並作為閩東蘇區與福州黨組織的聯繫樞紐。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1934年3月,中共福建臨時省委遭敵人破壞,省委書記陳之樞叛變。同年5月初,陳之樞以省委名義發電報命葉飛返回省委。葉飛在返回途中經過“百克醫院”,獲知實情,當即切斷閩東各縣黨組織與福州的聯繫,在關鍵時刻保護了閩東黨組織。百克醫院革命舊址在二次國內戰爭時期留下了無數革命先輩的足跡,保存有大量紅色革命遺產,2011年被區關工委、區文明辦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

支提寺

九貝紅色路線之一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支提寺是華藏寺(原為華嚴寺)的俗稱,1934年9月,開國上將葉飛領導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在這裡宣佈成立。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抗日戰爭時期,“閩東獨立師”奉命北上,轉戰於蘇皖浙地區,成為新四軍的主力部隊之一,“革命現代京劇”《沙家浜》中以郭建光為首的那“十八棵青松”,出自這隻英雄的部隊,閩東獨立師誕生地支提寺後被譽為“蘆蕩火種”發祥地。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1983年4月,支提寺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全國佛教重點寺院。1985年10月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加強對其保護和開發。

2

桃花溪

九貝紅色路線之一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桃花溪--蕉城的一處世外桃源。這裡山巒疊嶂,綠樹濃蔭。雖名不見經傳,卻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葉飛將軍曾在這裡戰鬥、生活過。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這裡還是紅軍閩東獨立師的誕生地、閩東遊擊隊整編北上抗日的集結地。此外,也是沙家浜的發源地。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3

百丈巖

九貝紅色路線之一

“百丈巖”,又稱袈裟巖,位於虎貝鎮境內,因巖壁高達百餘丈而得名。1936年10月的一天,百丈巖戰鬥打響!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閩東特委組織部長阮英平率領閩東紅軍獨立師第三縱隊約120多人在寧德縣(現蕉城區)虎貝鄉東源村遭國民黨福建保安團3個連的包圍。第2支隊長阮吳近(又名阮吳潤)率20餘名戰士掩護部隊突圍,在百丈巖與敵激戰,終因寡不敵眾,最後剩下阮吳近等九名戰士被敵人逼到百丈巖的邊沿,縱身跳崖,壯烈犧牲,譽稱“閩東狼牙山九壯士”。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巍巍百丈巖,猶如一座血染的豐碑,屹立在閩東這塊堅實的土地上,永遠記載著英勇的閩東紅軍用鮮血譜寫的悲壯史詩!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4

寧德肅[AB團]事件天峰院遺址

九貝紅色路線之一

1936年,由於“左”傾錯誤的影響,在寧德縣(今蕉城區)被以“AB團”(英文“反布爾什維克”Anti-Bolshevik的縮寫)名義錯殺的閩東獨立紅軍指戰員、地方幹部、革命群眾有370人。從1983年開始到1986年,中共寧德縣委成立“二戰辦”,為這些被錯殺同志平反昭雪。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5

閩東遊擊大隊成立地遺址——虎貝那羅寺

九貝紅色路線之一

閩東遊擊大隊成立地遺址位於虎貝鎮那羅寺。那羅寺在巖窟之中,始建於宋開寶六年(公元973年),1996年重建,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1947年5月底,閩浙贛遊擊縱隊第二大隊轉戰閩東地區,在寧德虎貝中洋裡村與黃垂明率領的游擊隊以及阮伯琪策動的福安趙祥榮起義隊伍在虎貝中洋裡村會合。6月,3支隊伍共160人集中開往那羅寺整編,宣佈成立閩東遊擊大隊。閩東遊擊大隊成立後,接連攻打了七都、霍童、虎貝、洋中等鄉公所,收繳了一批武器。短短几個月,寧德的革命鬥爭出現了嶄新的局面。

6

閩東獨立師北上抗日石堂集訓遺址

九貝紅色路線之一

閩東獨立師北上抗日石堂集訓遺址位於虎貝鎮梅鶴村、文峰村,距寧德市區約51公里。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1937年12月,為了提高政治、軍事素質,給北上抗日作準備,改編不久的紅軍游擊隊全數移駐虎貝石堂進行集訓。一營、三營駐紮在黃厝村(今文峰村),二營駐紮在林厝村(今梅鶴村),團部設在黃厝村。石堂集訓歷時2個月,期間正值春節,群眾特意提著米粿、番薯粉、黃豆等到營地慰問子弟兵,以表達對這支即將北上抗日隊伍的厚愛。2月上旬,部隊又移駐屏南雙溪、棠口,正式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

1

坑頭村

寧屏紅色路線之一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柳明格攝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坑頭村,是大山裡的紅色記憶,這裡不僅是寧德縣蘇維埃政府的誕生地,也是閩東革命的搖籃。走進坑口村,彷彿順著那一幢格外顯眼的黃色土樓、黑瓦青苔,便可追尋那段紅色的崢嶸歲月。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柳明格攝

村裡的茶產業是村民致富的金鑰匙,這裡土質優良,適合種植有機茶葉。美麗的茶園成為景觀之一。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2

北上抗日先遣隊與閩東工農紅軍會師舊址

寧屏紅色路線之一

北上抗日先遣隊與閩東工農紅軍會師舊址位於赤溪鎮陽穀宮,1984年,中共寧德縣委、縣政府在此立碑紀念。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1934年8月,由尋淮洲、粟裕等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從瑞金進入寧德。8月21日,先遣隊與葉飛、詹如柏率領的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團在暘谷會師,並留下300多支槍、200多名傷病員,革命的火種繼續激情燃燒。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戰爭年代,赤溪村有四百多人參加革命,為閩東革命和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為了不忘這一歷史性事件,人們在村前豎起了一座會師紀念碑。2016年,陽穀村村民自籌180多萬重新修建陽穀宮,通過雕塑、壁畫重現當初紅軍會師場景。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陽穀宮門前的雕塑

3

霍童農民暴動舊址

寧屏紅色路線之一

霍童鎮宏街宮,是閩東黨史上著名的“霍童農民暴動”舊址,打響了寧德縣工農武裝鬥爭的第一槍。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1933年5月,中共寧德特支、霍童區委決定發起農民武裝暴動。5月28日,葉飛、顏阿蘭率領50多名工農自衛隊員一舉攻下霍童民團團部宏街宮,繳獲26支槍和一批彈藥,取得武裝暴動的全面勝利。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1

閩東紅軍獨立師戰鬥遺址——親母嶺

好西鄉紅色路線之一

親母嶺,在洋中鎮邑堡村村界,兩山夾峙之處。相傳,曾有親家母面對面喊話,走親戚卻走了半天,故名“親母嶺”,而這裡就是著名親母嶺戰役發生地。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據記載,閩東獨立師在親母嶺戰役中打得乾淨利索,消滅敵人之多,自身損失之小,在三年游擊戰爭時期實屬罕見。這次戰役沉重打擊了國民黨當局,迫使他們接受了中共閩東特委提出的“停止內戰,合作抗日”的談判要求。因此,親母嶺戰役也成了閩東三年游擊戰爭的最後一戰。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2

閩東地委成立遺址——洋中九鬥丘

好西鄉紅色路線之一

在寧德市蕉城區洋中鎮芹嶼村有一處叫九鬥丘的地方,它不僅是畲族將軍雷應清和胡布福將軍的故鄉,它還是中共閩東地委的誕生搖籃。1947年9月,中共閩東地委在這裡宣佈成立,開啟了領導閩東人民謀求當家作主、開展轟轟烈烈革命鬥爭的序幕,推動著解放戰爭的進程。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End·

值班主任丨林翠慧

值班副主編丨顏湊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在值得怀念的日子,我们重温一遍那些有故事的旅游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