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阿里奔赴“創新之國”,以色列科技如何嫁接中國資本?


復星、阿里奔赴“創新之國”,以色列科技如何嫁接中國資本?



去以色列考察的中國商務代表團絡繹不絕。

根據以色列中央統計局的數據,2018年赴以色列中國遊客約10.5萬人次,較2015年增長超1倍,其中40%的中國遊客來進行商務訪問。

這個僅有2.5萬平方公里國土與850萬人口的“創新之國”,高科技初創公司數量高達6000家,讓中國企業紛紛前往,探尋其科技創新之源。去年5月,馬雲帶領35名阿里高管奔赴以色列;12月,騰訊AI加速器成員前往以色列;華為、聯想、小米等一批中國領軍企業早已在以色列設立研發中心。

據統計,2018年,以色列全球融資總額達到60億美元,其中中資投資了10億美元,佔17%,而規模投資中中資佔比逾30%。

以色列正成為中國資本投資併購的新“靶心”。

中國資本“抓住機會”

中國企業在以色列的投資可以追溯到更早。2013年5月,復星醫藥以2.4億美元(約合15.51億元人民幣)收購以色列醫療美容器械公司AlmaLasers;2016年4月,復星集團以4.96億元人民幣收購了以色列死海泥護膚品牌Ahava全部股權。中途還收購過以色列保險和金融服務公司PhoenixHoldings,目前已經退出。

阿里巴巴在2015年涉足以色列市場。2015年1月,阿里投資以色列視覺二維碼公司Visualead,支付寶中就應用了該公司的二維碼技術。之後,又相繼投資了Twiggle、Infinity Augmented Reality、Lumus、Nexar、Optibus等以色列創新企業。

另一家投資明星是平安創投,平安創投在以色列已完成10項投資,包括Payoneer, eToro, IronSource等明星項目,形成了以互聯網、醫療、高科技三個支點為核心的產業鏈佈局,目前平安創投手中還儲備了十多個以色列項目。

成為以色列頂尖風投基金的有限合夥人(LP),是中國企業和中國資本佈局以色列的另一種方式。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11家左右以色列風投機構獲得中國資本注入,比如Pitango拿到湧金集團融資,Carmel Ventures拿到百度和中國平安等1.94億美元投資,阿里和盛景等注資JVP,聯想注資迦南基金(CPI)、李嘉誠旗下的維港資本與Magma Venture Partners合作等。

除了產業資本,像耀途資本、多維海拓、高榕資本之類的純VC也活躍在以色列這片熱土。

孵化器對接中國市場

眼下,中國資本在以色列的投資熱火朝天,並且“幾乎涵蓋所有主要顛覆性技術領域”。

但不可否認,中國資本在以色列的投資存在壁壘;反之,以色列項目想落地中國市場,也面臨障礙。

以色列國土狹小,資源有限,因此創業公司向來以技術驅動,但本土商業化應用場景缺乏,一開始就註定了要走出國門,中國雄厚的資本和龐大的市場自然成了以色列心之所向。

不過,一方面,中國資本對以色列創新市場還不甚瞭解,以色列創新很多都是問題導向,大多圍繞產業鏈上游的細分技術和解決方案展開,缺乏技術背景的資本難以理解其中的技術限制和市場空間。

另一方面,由於以色列創業公司普遍距盈利較遠,需要對應的產業支撐,回報難以預測。而目前鮮有中國企業在以色列設立孵化器,即便有也只是相當於企業的一個創新研發部門。言下之意,缺乏一個有效率的平臺,整合以色列當地創新資源和項目,以推進更有效的對接。

正因如此,近三年,專門對接以色列初創企業和中方資本的孵化器應運而生。以色列方面,例如太庫、DayDayUp等主要針對中國市場的孵化器正尋找機會。DayDayUp位於特拉維夫,股東背景包括阿里巴巴、小米、易到用車、酷派、昊翔無人機(YUNEEC)、掌趣科技等。

國內方面,中以產業園模式是主要方式之一。過去幾年,中以產業園、孵化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全國各地。2015年成立的“中國以色列常州創新園”,目前已集聚以色列及中以合作企業81家,已累計孵化以色列企業20多家。


復星、阿里奔赴“創新之國”,以色列科技如何嫁接中國資本?


像海爾電器一樣的實體企業也設有孵化平臺,對接包括以色列在內的全球資源。去年3月,海爾·以色列創新中心落戶青島的海創匯創業+創客空間。首期有來自以色列的5個項目登臺路演,涉及高新傳感器、物聯網通信、AI 圖像及視頻識別、室內空氣淨化等尖端科技技術;12月,由海創匯發起的中以跨境創新創業生態聯盟在以色列特拉維夫正式成立。

中國資本+以色列技術是否行得通?

不過,對於“中國資本+以色列技術”的模式,中以常州創新園主任趙東良曾表示“中國企業做應用多,以色列企業做技術多,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會造成技術不一定能夠產業化併產生很好的市場效果。”

再加上國內的中以孵化平臺更多關注於吸引了多少家創新企業、補貼了多少額度的扶持資金等,服務和運行效率有待考量。

另外,中國與以色列的創新轉移對接主要是線下的、碎片化的、時間和財務成本都是很高的,走馬觀花的不少。

如何把眾多的以色利創新項目與中國投資者和中國市場進行規模化、精準、效率對接,仍需要沉下心去摸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