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希祥:当好“双招双引”代言人,助力青岛民营经济发展

2012年,青岛市出台了集中办公区管理规定,冯希祥和他的创联工场扬帆起航,一跃成长为山东省内最大的民营创新孵化连锁运营机构,中国孵化器50强企业。

冯希祥:当好“双招双引”代言人,助力青岛民营经济发展

至今,“创联工场”累计服务超过10000家怀揣梦想的入驻企业和创新项目,成功培育出华正信息、易运输、孚嘉智能科技等准独角兽项目,并与思科、奔驰、路易达孚、钉钉、Face++等三十多家世界500强和独角兽形成了战略合作。

伴随着民营经济发展新热潮,冯希祥甘当着青岛“双招双引”的代言人,他希望能够通过“创联工场”链接国内更多的公司及平台,把更好的资源引流到青岛,为青岛发展贡献力量。

在4月3日召开的青岛高级专家协会第三次会员大会上,创联工场创始人冯希祥受邀成为青岛高级专家协会专家。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冯希祥了解人才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在创联工场发展壮大的十余年间,他在无微不至地服务着入驻企业和创业项目的同时,致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了青岛“双招双引”最好的代言人。

冯希祥:当好“双招双引”代言人,助力青岛民营经济发展

“十分的政策规划,会有十二分的执行。不论是哪个政府部门对创联工场以及入驻企业,都十分关注关心。在出台政策的时候还会及时征询企业意见并充分考虑企业需求,政策出台后也会派专人进行解读,确保对企业有利的政策能够及时地惠及企业。”冯希祥介绍,创联工场是中国联合办公新一线城市领导品牌,中国孵化器50强企业,已在青岛、杭州、南京、武汉等近10个城市运营双创基地和联合办公空间,打造出新一线城市联合办公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然而,冯希祥选择将公司总部安心置于青岛十余年不变,这项决策与青岛优质的营商环境息息相关。

冯希祥:当好“双招双引”代言人,助力青岛民营经济发展

“青岛正在对标深圳,我认为在很多方面,青岛政府媲美深圳,打个比方,他们就像是空气一样,需要时总在身边,却不会来干扰企业的的发展。”冯希祥点赞青岛的营商环境是“一流政策+一流落地”,当政府的角色转变成“服务型”和“保姆式”之后,给“创联工场”发展带来颇多助益。冯希祥表示,“当我们通过把一些好的政策传达给企业,也就解决了企业发展后顾之忧。”

当好企业“娘家人” 政企合力助推联合办公行业发展新高峰

“很多入驻创联工场的企业都有这样一个深切的感受,人事招聘、对接政策、甚至包括工商、税务的注册服务等等都可以“打包”交给创联工场,由创联工场统一为企业打点好一切关系。”冯希祥表示,创联工场的这个“底气”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当地政府的支持。

冯希祥解释道,譬如创联工场为入驻团队提供的共享招聘,通过更高效、低成本的招聘服务,解决了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的痛点;比如企业不熟悉不了解政策,创联工场可以派专人为企业解读政策,科技局、人社局等部门也会定期上门为企业培训;再比如企业缺乏资金,帮助企业融资,也是创联工场一项重要的服务内容。经过多年积累和沉淀,政府、联工场以及入驻企业三方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互惠互利,共同推动着联合办公产业的发展。

冯希祥:当好“双招双引”代言人,助力青岛民营经济发展

“这么多优秀的企业愿意落户青岛市南区,一是看重营商环境,二是我们能够提供的服务。”冯希祥的“创联工场”就像是企业的娘家人一样,悉心培育每一个入驻的企业和项目。

2008年起探索联合办公运营,这是冯希祥创业的“双十一”月,冯希祥告诉记者,这个月是他创立“创联工场”的第11年的第11个月。十余年间,创联工场为不同阶段的优质企业提供发展中所需要的资源引流、业务助推、商业社交、管理支持等定制孵化、全系列助推服务,累计服务超过10000家怀揣梦想的入驻企业和创新项目,成功培育出华正信息、易运输、孚嘉智能科技等准独角兽项目,并与思科、奔驰、路易达孚、钉钉、Face++等三十多家世界500强和独角兽形成了战略合作。

冯希祥:当好“双招双引”代言人,助力青岛民营经济发展

冯希祥把入驻企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优质企业派驻的分支机构,另外一类是自培育企业。“入驻的世界500强企业有几十家,在自培育企业中也有很多成功案例,如青岛孚嘉康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可穿戴人工智能产品,针对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的现状而设计,让使用者穿戴休息十分钟就能达到睡觉几小时休息效果,该产品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已获欧盟认证,未来发展可期。

当好“双招双引”代言人

要把更好的项目引进青岛

2019年2月底,市南区科技局出台了《市南区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政策》,其中对于高成长性企业落户的支持政策便来自于冯希祥的强烈建议。

“创联工场作为孵化器一直在和中小企业打交道,我也深刻认识到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像园区的山东易运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线上整车承运平台,它用三年的时间从0做到5亿元的全年营收。”冯希祥表示,如果在企业发展之初,就能像扶持大企业一样扶持这类型的高成长性企业,市南区也一定会出现下一个“华为”和“阿里巴巴”。

“然而,按照以往的政策,只支持较大型企业的落户,且门槛很高。”在市南区两会期间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冯希祥多次建议尝试通过“营收指标+增长速度”作为考核指标,发掘更多高成长“未来独角兽”企业,用精准的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拓展市场规模。最终,这项极具突破性的政策被采纳。

冯希祥表示,在未来,他希望能够把“创联工场”做成更有影响力的平台,可以链接国内更多的产业,成为政府“双招双引”的代言人,利用创联工场的全国营销网络,把北京、上海、杭州、南京一些好的资源导流到青岛,把一些好的项目引进到青岛。

冯希祥:当好“双招双引”代言人,助力青岛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是推动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家也是经济社会的重要建设者,对青岛民营经济未来发展的愿景,冯希祥充满希望,“民营企业的发展最终离不开政府力量的扶持和保障,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更多更好的政策,让民营企业家能够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