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園林博物館:蘇州拙政園的前世今生,原來它有著不平凡歷史

拙政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中國的園林博物館:蘇州拙政園的前世今生,原來它有著不平凡歷史

拙政園位於蘇州城東北隅,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傳統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園林專題博物館。

中國的園林博物館:蘇州拙政園的前世今生,原來它有著不平凡歷史

簡單瞭解過後,我來跟大家說一下拙政園的第一個小秘密,在各大官方簡紹中,拙政園的面積大概為78畝,但是,其實呢,真正的拙政園指的是現在的拙政園的中部跟西部,而這兩個部分正是園林的精華所在。而這部分面積事實上只有31畝地,其餘的部分,其實是現代、古代、混雜在一起的。

中國的園林博物館:蘇州拙政園的前世今生,原來它有著不平凡歷史

知道了關於面積的小秘密之後,那我們來了解一下,拙政園為什麼會被稱為園林博物館。其實是因為園林的設計,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從上圖我們可以看見一個塔,這就是其中一種手法,叫做借景,走在園林中會有一種移步換景的感覺。

走在其中,景觀層次感非常鮮明,景物一個套著一個,先從小亭,看到門,再往後看是一座小塔,一層套著一層,虛虛實實,這正是中國園林的那種“虛實”的美感。

中國的園林博物館:蘇州拙政園的前世今生,原來它有著不平凡歷史

另外園內種植的植物品種特別豐富,每個部分的植物品種其實是不一樣的,園內“亭臺樓閣”等建築,山水假石應有盡有,所以也就配得上園林博物館的稱呼了。

中國的園林博物館:蘇州拙政園的前世今生,原來它有著不平凡歷史

拙政園的建造者到底是誰?關於這個問題,相信大家查過詞條的,都知道是明朝的一個御史大人,王獻臣。

王獻臣在各大百科都是為民無私的大好人。以下是我在詞條中找到的故事。

一年,王獻臣奉命巡察京都東安門北東廠。他執法無私,得罪了太監,被誣陷,連遭廷杖、繫獄刑罰之苦,最後被謫貶嶺南當驛丞,掌管驛站中的儀杖、車馬、迎送之事。

中國的園林博物館:蘇州拙政園的前世今生,原來它有著不平凡歷史

王獻臣,因此事被貶之後,鬱郁不得志,就買了塊地,建造了這座園林,並且根據潘安寫的《閒居賦》中截取“拙政”兩個字,來抒發自己的失意。

那麼,王獻臣真的是一個大公無私好官嗎?其實不見得,因為什麼呢?

中國的園林博物館:蘇州拙政園的前世今生,原來它有著不平凡歷史

這就要說一下,明朝的歷史了,明朝那會,事實上做官的人基本都是很貧窮的,明朝對於官員的剝削絕對是歷朝歷代最嚴重的,那麼當時的御史大人的工資到底有多少呢?其實一年也不過四十五兩銀子,而他所見的拙政園在當時的建造成本跟花銷大約為三萬兩銀子,那麼,當時年薪只有四十五兩銀子的王獻臣,是如何建造的這個園子呢?由此就能看出了,其實,王獻臣是一個大貪官。

另外,拙政園還沒建造之前是一座叫做大弘寺,王獻臣,為建造這座園林,把寺廟中的僧人,都趕走了,而且在當時,還把佛像的金皮給刮掉,所以在當時,王獻臣也被稱為“王刮皮”。由此可見,王獻臣,並非是一個好人。

中國的園林博物館:蘇州拙政園的前世今生,原來它有著不平凡歷史

另外,其實現在的拙政園跟王獻臣所建造的有很大的區別,這點可以從“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微明的《拙政園三十一景》的畫中可以看出,當時的景觀與現在的景觀要少去不少。

那麼,拙政園是誰來興建的呢?其實是太平天國的李秀成,李秀成曾在蘇州駐紮過三年多,而李秀成在這三年多里,沒有幹別的事情,而是耗費大量人力興建了拙政園,就是李先生把拙政園修建的無比豪華,到底有多豪華呢?

我們可以從當時俘虜了李秀成的李鴻章,李大人所留的話中看出,李大人,在當時可以說是中國最見多識廣的人了,就是從他口中說出“瓊樓玉宇,真如神仙窟宅,是他平生所未見之境也”。連當時最見多識廣的人發出這樣讚歎,才更令人信服,當時拙政園的豪華程度。

所以說,我們如今所見的拙政園的興建者,其實是李秀成。

中國的園林博物館:蘇州拙政園的前世今生,原來它有著不平凡歷史

拙政園其實是非常幸運的,歷經各個時代的摧殘,並未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中,而是在各個時代被興建,成為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