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之死:被一根點燃的燈芯插入肚臍,“光明達曙”

東漢末年,農民起義聲浪四起,諸侯割據愈演愈烈,而在這樣一個標準的亂世,大軍閥董卓的出現,無疑將風雨飄搖的東漢政權推到了懸崖邊上。

亂世奸雄董卓是在鎮壓黃巾起義、平定西部羌人叛亂過程中發跡的。這位“卓有才武,膂力少比”(《三國志•董卓傳》)的西域守將,據說不僅可以“雙帶兩鞬,左右馳射”,而且頗有心計。彼時,黃巾起義已呈燎原之勢,衰弱的東漢政權迫切需要利用地主豪強來鎮壓義軍的鋒芒,很快,董卓便被漢廷官拜兵馬掾,隨著義軍將士紛紛應弦而倒,董卓也開始悄然擴大著自己的勢力範圍;農民起義尚未偃旗息鼓,西部羌人叛亂再起烽煙,董卓又奉命攻打西羌,前後歷經百餘戰。就是通過這些赫赫戰功,讓這位“性粗猛有謀”的武人撈足了政治資本,一路官運亨通,而他的勢力也在連年征戰中迅速壯大,通過拉擾、收編,形成了一支由西涼人、胡人、漢人組成的驍勇騎兵。當董卓披堅執銳躍馬揚鞭,睥睨著東漢的政治中心——洛陽,這位聲震隴西的軍閥已經難掩其篡漢自立的野心。

董卓之死:被一根點燃的燈芯插入肚臍,“光明達曙”

董卓揮鞭直指洛陽的時間是在中平六年(189)四月,就在這一年,漢靈帝駕崩,少帝劉辯繼位。這位小皇帝剛一繼位,就不得不面對兩個勢同水火的利益集團,一方面,是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外戚勢力,一方面,是以張讓為首的宦官勢力,兩大利益集團為了把持朝政,彼此相互排擠,不擇手段,整個東漢政權一派烏煙瘴氣。為了大權獨攬,絞殺張讓,何進想到了擁兵隴西的董卓,當一紙密令送抵董卓手中,董卓認為時機已到,遂迅速整頓軍馬,星夜趕來。然而,何進不會想到,這支大軍會在洛陽城郊停下來靜觀時變,更不會想到消息走露,自己先成了張讓的刀下之鬼。而作為這條“引狼驅虎”之策的直接受益者,董卓很快就打出了“逐君側之惡”的旗號,一路長驅直入,攻下洛陽。為了震懾對手,董卓放縱兵士在洛陽城中燒殺擄掠,將割下的人頭綁在車轅上招搖過市;與此同時,呵責垂簾聽政的何太后“逆婦姑之禮,無孝順之節”,將其賜死,生性懦弱的劉辯則被新的傀儡皇帝劉協所代,是為漢獻帝。當董卓成為享有“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三公”之首,當董氏家族紛紛封侯掛印,甚至“侍妾懷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英雄記》),這位虎目虯髯的隴西豪強,實際已經控制了整個東漢政權。

董卓之死:被一根點燃的燈芯插入肚臍,“光明達曙”

《三國志•董卓傳》對這竊國大盜是這樣評價的,“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協眾,睚眥之隙必扳,人不自保。”在執掌東漢政權之後,董卓一方面培植爪牙,廣羅黨羽,一方面,對反對者,則是慘絕人寰的報復屠殺。史載,一次董卓曾在家中宴請群臣,席間,他命人將數百名反叛者押上來,先斷其舌,再斬其手足,然後割鼻剜眼,投入湯鑊煮之,“會者皆戰慄亡失匕箸,而卓飲食自若”;為了懲戒反對者,他還殘忍地將一些人用豬油塗布十餘匹,遍纏其身,然後從腳開始,縱火焚燒;最令人髮指的,是董卓興起的文化浩劫。這位禍國賊子的高壓統治,激起了朝野上下的憤怒討伐,被多路兵馬圍攻的董卓被迫決定遷都長安。初平元年(190),董卓挾持著漢獻帝逃往長安,在撤離洛陽之前,董卓給這座積聚著文明之光的古城投去了一把熊熊燃燒的大火,曾經威然聳峙的宮闕樓閣在數萬條火蛇的吞噬下,最終成為一片焦土,而數百萬洛陽百姓則流離失所,成為逃往長安的難民;在倉惶逃往長安的過程中,董卓也沒有忘記扮演可恥的盜墓賊的角色,這個文明的毀滅者,不僅掘開了洛陽的東漢諸帝陵寢,還對長安郊區的西漢諸陵進行了大肆洗劫,尤其是西漢皇陵中的茂陵,儘管此前已有赤眉軍光顧,但董卓的到來,則成為茂陵最後的終結者。當漢武帝劉徹的棺槨被闖進來的兵士散落一地,這位用五十餘年時間營造自己最後棲身之所的皇帝怎樣也不會想到,瘋狂的掘墓人竟然連一塊像樣的槨板都沒有給自己留下。

董卓之死:被一根點燃的燈芯插入肚臍,“光明達曙”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當兇殘成性的董卓為這句帶著讖示性質的童謠大為光火,將吟唱它的孩子們悉數剖腸刳肝;當他在長安附近建起“高厚七丈”的私家莊園——郿塢,在其中貯藏珍寶,“金二三萬斤,銀八九萬斤”,“別種奇玩積如丘山”,屯積的糧食可供三十年,這位權傾朝野的亂臣賊子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朝中王允等一班大臣拉上了董卓的親信呂布作內應,乘獻帝大病初癒,文武百官齊集朝賀之時,呂布趁董卓不備,率兵從斜刺裡衝出,當場將其刺殺。在蕩氣迴腸的《三國演義》中,這個歷史節點被一個叫貂蟬的美人渲染得格外生動,其實,不管貂蟬是作者虛構也好,還是真實存在也罷,總之,儘管董卓天天穿著鎧甲上朝,仍舊沒能逃過這支刺向他咽喉的方天畫戟。

董卓之死:被一根點燃的燈芯插入肚臍,“光明達曙”

董卓,巨饕,為惡天須報。一臍然出萬民膏,誰把逃亡照?謀位藏金,貪心無道,誰知沒下梢!好教,火燒,難買棺材料。
——(元)薛昂夫《朝天曲·董卓》

史載,董卓死後,被曝屍東市,守屍人將一根點燃的燈芯插入董卓肚臍之中,因其脂肥肉厚,竟至“光明達曙,如是積日。”製造了東漢末年黑暗時刻的董卓,最後以點天燈的形式照亮了為之載歌載舞的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