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晚清没努力,它努力的时候比谁都认真

晚清,一个印象中朝廷腐败、战乱迭起的中国大变革时代。这个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似乎能从郑应观《盛世危言》的微言大义中感受到当年时局动荡,能从《颂龙旗》的曲调旋律中体会到昔日国状起伏。晚清,深刻的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变化,它挣扎的样子虽然无力,但却值得我们的深思。

那个时代并不缺少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也不是没有想力挽狂澜名留青史的帝王将相,无数爱国志士试图用多种改良的方式向强大的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发起了不同的时代强音,但却以悲壮的结局留下了功败身亡的殇曲。

在满清康乾盛世的浮华之下,封建制的富足也只是勉为其难的总体温饱,帝国落日的黄昏即将逝去,18世纪的世界正在悄然变化,一场东西方的大碰撞即将到来。

别说晚清没努力,它努力的时候比谁都认真

晚清政府因封建体制本身的束缚而腐朽僵化,呈现出了一个“形富实穷”的国家现象,不仅仅是四万万之众的国羸民穷之状,也是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下的掌舵者思路贫乏。

古往今来成功的改革变革,不是几句激扬的口号和乐观的心态就可以完成的(当然,少了心态和口号可能也是不行的)更需要充足的准备和体制机制的健全,而在这个方面,清末新政显然是滞后了。自鸦片战争始至新政一年,清廷统治阶级在改革问题上足足辩置了三十年,最终被迫妥协。

之所以说晚清是中国数千年变局之年代,就在于它干了之前古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过渡,这就好像是即将要打开的潘多拉魔盒,谁都不知道结果会如何,但还是要勇于尝试,毕竟鱼死网破比坐以待毙的生存概率要大那么一点点。

别说晚清没努力,它努力的时候比谁都认真

由于清政府对外战争屡战屡败赔款动辄割地赔款,不平等条约也成为了家常便饭。祸不单行,对内有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叛乱,两大内乱把半个中国卷入了内战的漩涡,上亿百姓因此而丧生,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死亡记录。战争告一段落了,清廷财政早已是入不敷出,并还有数以亿计的列强政治借款,迫不得已被动放弃了传统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为了“求富”,无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清转而搞起了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近代工商业,甚至连千年以来的传统信仰都进行了重新审视,终成为自我意志的消磨。

列强凭借着不平等条约里的特权,对满清进行经济掠夺和政治打压,以图垄断中国市场和抑制中国的进步发展,表现在外国资本百般阻挠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前行并尽数夭折,晚清的任何努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不见起色,新政之下反而尽露出蹩脚的封建制度弊端,国家需要一个新的模式,不合时宜的变革注定要被时代所抛弃。

别说晚清没努力,它努力的时候比谁都认真

武昌城内的一声炮响,揭开了清王朝倒台的大幕,要推翻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清廷费大力气培养的新式军队,军官也多是清政府引以为傲的外遣留学生,他们成为了大清王朝的掘墓人,腐朽的封建制度不复存在。

旧历史的片段早已雨打风吹去,站在特定的晚清历史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清政府碍于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令这场被各界寄予厚望的政治改革计划最终失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也是值得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